专栏名称: 时间线杂志
时间线是《财经》新媒体旗下垂直公众号,内容覆盖互联网、3C、在线旅游、直播、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度解析行业热点,为用户呈现独特的精彩资讯。欢迎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TechWeb  ·  2月27日小米发布会“双Ultra”来了,你 ... ·  23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DeepSeek称不构成诊疗法律或投资建 ... ·  昨天  
新浪科技  ·  转发微博-20250221195420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时间线杂志

快递业混战:三通一达和顺丰谁主江湖

时间线杂志  · 公众号  ·  · 2017-06-08 12:02

正文

来源:第一财经,作者: 陈姗姗

原标题:快递江湖混战


经历了为争夺市场份额仍在持续的价格战,以及快递巨头们纷纷通过借壳方式登陆资本市场的快递元年,新快递物流时代的转型探索,也将影响未来物流行业、企业供应链,乃至零售行业的格局。


六一儿童节这天,国内一家快递公司与阿里旗下大数据物流协同平台闹翻了。

先是菜鸟网络发布消息,6月1日凌晨,丰巢关闭了自提柜的数据信息回传,6月1日中午,顺丰又关闭了整个淘宝平台物流信息的回传。

随后顺丰则表示,此事是菜鸟以数据安全为由暂停丰巢数据接口,进而引发了顺丰停止与菜鸟的数据对接。

尽管两家企业各执一词,但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菜鸟和丰巢的股东,其实还有不少交集。

在菜鸟网络初创时,包括顺丰、圆通、中通、韵达、申通在内的几家国内民营快递公司巨头就都是初始股东,几家各出资5000万元,分别占股1%。

2015年成立的丰巢科技,则是顺丰联合申通、韵达、中通、普洛斯四家公司共同投资创建的,主要通过智能快递柜,为快递公司、电商物流提供平台化的快递收寄,抢占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

尽管资本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业务上却依然争得不可开交,背后是中国快递业爆发式增长到今天,各个参与方在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上出现的分歧。

当“通达系”的快递加盟商们还在为争夺一个电商包裹拼得你死我活的时候,顺丰却早已尝试在仓储、供应链等综合物流服务领域的布局。

而经历了为争夺市场份额仍在持续的价格战,以及快递巨头们纷纷通过借壳方式登陆资本市场的快递元年,新快递物流时代的转型探索,也将影响未来物流行业、企业供应链,乃至零售行业的格局。

电商催大通达系

没有人会否认,中国快递业的崛起,与爆发式增长的电商行业密切相关。

从2006年开始,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产生的快递量,大幅超过传统的包裹递送业务,这为以“三通一达”(主要指圆通、中通、韵达、申通)为首的国内快递企业带来了不少新的生意。

2006年5月,圆通速递董事长喻渭蛟就与淘宝签下一纸合作协议,正式成为淘宝电子商务的配送服务商。当时,圆通也是淘宝选中的第一家民营快递企业,在那之前,为淘宝进行递送服务的一直是中国邮政EMS。

那一年,圆通成立才刚满六年,主要业务集中在国内快件的递送上。从那以后,淘宝逐渐成为圆通最重要的大客户。去年,圆通以30.32亿件的业务量拿下了行业冠军,其中有六七成就是淘宝件。

当然,圆通只是受益于电商市场爆发的通达系快递企业的缩影,深度绑定电商递送,也使“三通一达”的快件量获得了快速的增长,不断挤压快递“老大”EMS的市场份额。

不过,多位为淘宝进行递送服务的民营快递企业高层也对第一财经记者坦陈,由于越来越多的快递公司加入到为淘宝递送的行列,递送价格也被压得越来越低。

一直以来,快递公司为淘宝递送的价格主要是与卖家单独约定,买家在购买产品时所支付的快递费,很多并不是完全归快递公司,而是要与卖家分成,这就意味着,如果递送普通的商务快件是6块钱,为电商递送的包裹可能只能拿到4块钱或者更少。

加盟制的游戏规则

那么,既然电商快递递送基本不赚钱,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企业甘愿打工?这与通达系快递企业的盈利模式不无关系。

申通、圆通、中通、韵达被称为快递圈的“三通一达”,通过深度绑定电商递送,这几家企业已经占据了国内快递市场超过半壁江山,老板都是浙江人,而且都来自同一个地方——桐庐。

由于拥有相同的地域文化特性,“桐庐帮”的快递企业也建立起相似的游戏规则,在这些企业中,总部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管理机构,把运单预收费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加盟商每收一单快件,就要向总部缴纳一块钱或更多的运单费。

这样加盟商的数量越大,递送量越大,总部销售的运单就越多,获得的收入也就越多。此外,各地网点如果需要总部投建的转运中心进行中转分拨,还会缴纳一定的中转分拨费用。采取加盟模式的“三通一达”收入主要为面单费、干线运输费和派费。

各地的加盟商才是真正对快件递送的成本和价格负责的一方。他们要自行购买车辆,招聘员工或者将下属的站点分包。因此,我们消费者一般看到的快递价格啊,并不是由总部制定,而是各个地方加盟网点自行确定的。一些网点甚至还把定价权下放给了旗下站点的承包商,只要有的赚,承包商也可以再跟顾客讨价还价,这里说的顾客,也包括淘宝等电商卖家。

由于总部的盈利主要依靠加盟商的运单的增长,这其实也助长了其对加盟商低价策略的支持。而这种低价策略带来的低利润率,又导致扩大基础设施乏力,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而对于加盟商来说,之所以愿意“廉价”递送电商件,主要还是看中了淘宝等电商平台巨大的交易量,这对一些小地方的网点维持生存来说很重要,如果能够保证一天300票的量,就可以维持一天的开销了。

由于行业竞争程度加剧,通达系在2013~2016年的单件收入整体都在呈下降趋势。而记者咨询“三通一达”多位管理层,很多都认为今年的价格战和市场份额之争仍会继续。

顺丰的另类考量

而对于电商递送市场,顺丰似乎一开始就没有抓住“红利”,目前在阿里平台上,顺丰获得的单量也不足自身业务的两成。

为什么顺丰没有像通达系一样对电商递送件趋之若鹜?这同样与顺丰的盈利模式有关。

与通达系不同,顺丰快递采取的是直营模式,全国各地的分子公司由总部统一管理,各项成本上就比通达系高出不少,这从顺丰快件的递送价格高出通达系不少也可见一斑。

顺丰上市前公告披露的材料就透露,2013年、2014年,顺丰控股快递业务平均单价分别为23.73元、22.54元,远高于同期同行业平均单价7.27元和7.49元。

而这样的客单价也决定了,顺丰要去争抢价格更低、拼杀更激烈的电商件,并不是一笔划算的生意。

当然,顺丰并不是完全不关注电商递送市场这块蛋糕。早在2014年,公司就曾推出了不少针对电商的快件递送产品,比如“顺丰小盒”,如果货物体积在1200cm3以内、重量在200g以内,就可以享受“同城8元、跨省价12元”的优惠价,递送价格比顺丰的普通快递降低了约30%。

不过,当时负责顺丰电商物流事业部的管理层就告诉记者,即使部分产品的价格相比顺丰的普通快件价格有所优惠,但其实比在电商递送市场占据大头的通达系价格要高,顺丰并不想以价格战的方式参与电商递送市场的竞争,而是试探不同细分市场的客户需求。

在目前国内的电商递送市场,“三通一达”占据了将近80%的市场份额,剩下的20%由顺丰、EMS等其他快递公司分割,不过顺丰为电商客户递送的依然主要集中在中高端领域,包括3C产品、时装、珠宝等高价值物品,以及水果、生鲜等需要冷链运输的产品。

在被问到电商市场是否对顺丰来说还是一个很关键的市场时,公司高管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公司并不会评判一个市场对顺丰来说是否是重要的,只会评判这一类客户对顺丰来说是否重要。顺丰认为,未来十年,快递服务将由单一的包裹递送,转型为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这也是很多客户提出的实际需求。

据记者了解,在顺丰内部,几年前就陆续设立了电子商务、供应链等好几个事业部,并推出快递物流、电商物流、汽配物流、食品医药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国际电商服务等更多综合服务,希望为客户打造一站式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

在顺丰的掌舵人王卫看来,顺丰做上述的很多业务虽然没有什么经验,但却是现在必须做的,因为一些大的集团客户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们希望把自己所有的物流服务都外包给一家物流公司,打通整个供应链。“国际四大快递巨头今天的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就可以作为顺丰未来中长期发展的参考,国内目前那种分散招商,大宗物流给一个供应商,快递给一个供应商,仓储、电商配送等又给一个供应商的操作模式,在不久的将来就可能会有所调整,因此,现在就必须投入资源去做好。”

通达系的跟进

最近几年,顺丰已经不是唯一这么想的快递企业了,去年陆续实现上市的通达系快递公司也开始意识到了这一点。

在圆通登陆A股的当天,圆通速递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喻渭蛟就对记者表示,上市之后,公司将丰富产品结构、完善产业布局,将圆通打造为能够与欧美行业巨头比肩的综合物流供应商和供应链集成商。

随后,中通快递在纳斯达克敲钟时,其创始人、董事长赖梅松也表示,上市并不是中通快递的最终目标,而是成为一家全球一流的综合物流服务商。

“大型快递公司向物流发展是大势所趋,UPS、FEDEX等国际快递巨头也都是这样的发展路径。”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告诉记者,事实上国内几家民营快递企业在各地租用和购买仓储资源的布局从去年就开始了。

这样的转变与成本的上升也不无关系。“民营快递扎堆争相上市,与目前竞争同质化、成本不断上涨、企业的利润率不断下降也有关。”徐勇对记者指出,很多小快递企业已经严重亏损被挤出市场,未来市场需要进一步细分,大型快递企业向综合物流转型,中型向专业化转型,小型向个性化转型,重要的是一定要形成差异化,找准定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