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三板智库
新三板智库——新三板第一投研平台。新三板智库以专业研究能力为基础,深度发掘企业投资价值;以一流大学学术指导为支持,极致发挥投研潜能;以助新三板企业成长为目标,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肖肖的小家v  ·  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 ·  12 小时前  
读嘉新闻  ·  大涨!还在涨!创历史新高 ·  19 小时前  
读嘉新闻  ·  大涨!还在涨!创历史新高 ·  19 小时前  
EarlETF  ·  AH股溢价缩窄至36%,A股性价比凸显 ·  昨天  
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  【研讨会】3月14-16日,并购六条重大机遇 ... ·  3 天前  
大佳的投资笔记  ·  吊打97%的权益基金!实操详解:如何利用de ... ·  3 天前  
大佳的投资笔记  ·  吊打97%的权益基金!实操详解:如何利用de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三板智库

三过三!有的净利未达5000万,有的“二闯关”,还有的“三进宫”,这下都过了

新三板智库  · 公众号  · 投资  · 2019-09-19 20:13

正文

9月19日,发审委如期召开了2019年第131次工作会议,会上审核了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钢研纳克”)、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力合科技”)、山东泰和水处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泰和科技”)三家公司的首发申请。


最终结果又是皆大欢喜的一周,三家全过,“二闯关”的力合科技和“三进宫”的泰和科技终于迎来了想要的A股录取通知书。




钢研纳克:国有股股东控股97.43%,净利未达5000万


公开资料显示,钢研纳克是专业从事金属材料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创新型企业,目前提供的主要服务或产品包括第三方检测服务、检测分析仪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能力验证服务、腐蚀防护工程与产品,以及其他检测延伸服务,其服务和产品主要应用于钢铁、冶金、有色、机械、航空航天、高铁、核电、汽车、新材料、环境、食品、石化等领域。


2015年-2017年,钢研纳克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6596.3万元、37089.73万元、39823.18万元同期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48.78万元、4439.76万元、4245.1万元。虽然营业收入持续上升,但与此同时,公司净利却持续下降。


此外,令人关注的还有公司的股东背景。从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来看,钢研纳克仅有7名股东,其持股情况分别为:中国钢研持股88.35%;钢研大慧持股3.96%;SANC持股2.1%;北京金基业持股1.86%;中检测试持股1.86%;中关村发展持股1.4%;龙磐创投持股0.47%。


其中,中国钢研、钢研大慧、北京金基业、中检测试、中关村发展均为国有股股东。也就是说,七成的钢研纳克股东为国有股股东,且合计持股比例达97.43%。特别是大股东中国钢研,是国务院国资委的全资子公司,而且其与钢研纳克的关系并不只限于控股。


因为招股说明书显示,2015年-2017年和2018年1月-6月,钢研纳克由中国钢研及下属公司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668.04万元、4310.71万元、3298.9万元、1699.04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2.76%、11.62%、8.28%、8.81%。虽然上述销售金额和占比整体在下降,但在报告期内,中国钢研及下属公司一直都占据着钢研纳克第一大客户的头衔。



力合科技:“二闯关”,圆了一个7年的上市梦


力合科技专业从事环境自动化监测仪器仪表制造,以自主研发生产的环境自动监测仪器为核心,应用自动化控制与系统集成技术为客户提供自动化、智能化的环境监测系统解决方案,并为客户提供环境监测设施的第三方运营服务。


根据公司招股书,力合科技在2015-2017年以及2018年上半年业绩处于稳步上涨态势,其中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1634.26万元、26806.25万元、36936.93万元和21589.09万元;当期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3953.89万元、 5324.4万元、7761.07万元以及5195.58万元。


不过,力合科技业绩的走高与其享有税收优惠有一定关系。招股书显示,力合科技报告期内享受的税收优惠合计金额分别为1180.57万元、1519.81万元、2908.77万元和1478.62万元,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6.11%、24.86%、32.11%和24.12%。另外,报告期内因销售自行开发的软件产品而享受的增值税即征即退金额分别为765.77万元、940.03万元、1645.21万元和834.30万元。


力合科技指出,未来若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或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政策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另外在报告期各期末,力合科技高企的应收账款和存货余额也引发了市场的极大关注。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末,力合科技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38亿元、1.49亿元、1.65亿元和2.3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3.67%、55.56%、44.66%和53.73%(年化),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50.86%、44.68%、34.03%和44.52%,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2.67%、30.87%、25.52%和33.65%。力合科技在招股书中也提示风险称,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存在发生坏账的风险。


此外,报告期各期末,力合科技存货余额分别为4187.5万元、6549.24万元、9930.4万元和2.09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5.46%、19.65%、20.49%和40.06%,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9.93%、13.58%、15.36%和30.27%。


实际上,力合科技的“上市梦”已久,公司早在2012年便萌生了上市的想法,直到2017年迎来首次上会机会,但在当年7月上会时却惨遭否决。据悉,当时力合科技部分高管、员工均涉及到多起商业贿赂案件,受到了发审委的重点关注。如今时隔逾两年,力合科技再度获得了上会的机会,好在这次没有让机会溜走。



泰和科技:一而再,再而三,这次终于过


从主营业务来看,泰和科技所属行业为环保行业的水处理领域,是一家致力于环保事业的企业。据悉,本次泰和科技拟登陆深交所公开发行新股3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2亿股,募集资金约8.44亿元。其中,7.07亿元用于年产28万吨水处理剂项目和水处理剂系列产品项目,占募资总额比例约为84%;此外,8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其余5640.82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据泰和科技董秘办人士介绍,上述募投项目是为了丰富公司现有产品线,并在已有的产品市场的基础上,通过产品性能和质量的提升,扩张了应用领域,提升了公司在洗涤用品、日用化学品、纺织印染、农业等新应用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不过,据了解,在募资扩充产能的背景下,报告期内泰和科技产能利用率却呈下滑趋势。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7年泰和科技的水处理剂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9.16%、64.79%、66.32%,呈下降趋势,2018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更是降至41.37%。


对于产能利用率较低的原因,泰和科技解释称,报告期内公司产能不断增长,由于市场开拓需要一定的时间,销售数量的涨幅小于产能的涨幅,公司产能利用率有所下降。2015年~2017 年,剔除 HPMA等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的产品后,产能利用率相对较高;2018年1~6月公司产能利用率较低的原因,是由于燃煤锅炉检修使得公司暂时性停产。


值得一提的是,持续盈利能力存变数此前被视为泰和科技IPO最大的拦路虎。因为近年来,公司经营业绩并不稳定。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54亿元、6.25亿元、9.09亿元、9.01亿元、8.97亿元、11.18亿元,2015年、2016年均出现下滑,2017年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185.09万元、3756.87万元、6725.47万元、4571.07万元、6686.96万元、9865.76万元,2013年下降,2014年大幅增长,2015年又出现下降,2017年暴增。同期,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4210.98万元、3651.86万元、6675.03万元、8477.42万元、6541.13万元、9618.92万元,2013年、2016年下降明显。


另一方面,在泰和科技主营业务构成中,报告期内外销收入占比为51.71%、52.32%、51.58%、50.42%。总体而言,外销毛利率略高于内销,外销产品盈利能力强于内销。不过,在日趋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外销存变数。


去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泰和科技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也受到波及。报告期,公司涉及贸易摩擦及加征关税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856.22万元、1978.39万元、3054.37万元、1603.36万元。公司称,如果摩擦继续,将给公司对美国出口产品产生不利影响。


据了解,此次是泰和科技第三次冲刺A股。此前2015年泰和科技就曾尝试冲刺却未果,两年后的2017年再度尝试也被“拒之门外”,被发审委取消了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如今第三次尝试,终获通过,可谓一波三折。




部分内容整合自北京商报、中国经济网


END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分析师招募丨培训+实战,用实力说话,奖金与offer就是你的!


发掘投资并购标的| 第五届新三板优秀企业路演活动正式启动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专题】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专题(十七)】 督导券商,新三板中唯一稳赚不赔的角色?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专题(十六)】 新三板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专题(十五)】 新三板老股江湖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专题(十四)】 新三板融资: 最美花朵总是在绝处逢生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专题(十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