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儿派
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平平淡淡看世界 踏踏实实写人生 ·  17 小时前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平平淡淡看世界 踏踏实实写人生 ·  17 小时前  
砺石商业评论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砺石观点 ·  昨天  
出彩写作  ·  比deepseek靠谱!从未写过的文种咋写? ·  2 天前  
出彩写作  ·  deepseek能取代机关写材料的人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女儿派

十年后,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不是成绩,不是智商,而是这6件事

女儿派  · 公众号  ·  · 2025-01-26 20:40

正文


▲家有女儿,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每个优秀自律的孩子,都离不开父母的用心托举、精心培育。

足够的爱和滋养,能给予孩子勇气,让他们兴致盎然地与世界过招。

——鹿妈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女儿派主播晏娇朗读音频

焦虑、内耗、烦躁、遇事一点就着……

妈妈不是脾气差,而是“能量”太低了

2月11日 早上 9:00 ,点击 预约 直播间

带你走出焦虑困境,做高能量的妈妈

▽▽▽

作者 | 盒妈

来源 | 小盒家长(ID:xiaoheji azhang01)

为人父母,你对孩子最大的期待是什么?
  • 懂事听话有教养,是别人眼中学习的榜样;
  • 从小成绩优异,未来毕业于重点大学;
  • 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年纪轻轻事业有成;
  • 兴趣爱好丰富,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教育孩子,陪他长大,我们事无巨细地操心,为此倾注了工作以外所有的时间和精力。

过程中,我们付出的越多,对孩子成长的期待也越来越多。

图 / 电视剧《陪你一起长大》
莫言曾说:“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每一个优秀、自律又上进的孩子,都离不开父母的奋力托举、用心陪伴和精心养育。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在这6件事上用心管住孩子。而这些“良苦用心”,就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管住磨蹭
帮孩子实现蜕变式成长
每天早上都赖床,吃饭总是慢吞吞,写作业、做事永远拖拖拉拉……如果投票选出让父母最头疼的事,那“孩子太磨蹭”一定榜上有名。
当拖延磨蹭的坏习惯渗透到孩子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它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生活、学习节奏,导致孩子经常在新学期开始或准备做一件事时,迟迟无法进入状态,降低效率。
严重的拖延,还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自责情绪与负罪感,陷入自我否定、贬低的循环中,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图 / 电视剧《我们的婚姻》
但一味地催促,偶尔地吼骂,并不能让孩子改掉磨蹭的坏毛病,有时还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故意和家长对着干。
想要管住孩子的磨蹭,父母要做的,是先帮孩子正确认识时间,建立时间管理观念 ,比如几点起床,几点吃饭,什么时间应该写作业,什么时间可以休息玩耍。
不为孩子大包大揽,不把孩子的事变成自己的事。
当我们明确责任的界限,适当时让孩子直面、承担磨蹭的后果, 孩子直面教训,比听100次说教还有效。
图 / 电视剧《小欢喜》
改掉坏习惯的过程总是伴随着困难和痛苦,父母不妨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关爱,减轻孩子的抗拒性。
在做得好的时候,及时给予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一步步地蜕变成更好的模样。
管住依赖
赋予孩子独立的灵魂
孩子对父母,有着与生俱来的依赖感。
他们可能在喝水时喊妈,吃饭时喊妈,学习时喊妈,出去玩时喊妈……仿佛离开了父母的视线,就没办法做任何事。
但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慢慢长大,终将有一天离开父母的怀抱,独立地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追寻精彩的人生。
如果摆脱不了依赖心理,就永远没办法成为真正优秀的人。
图 / 电视剧《少年派》
《解锁父母智慧》一书中曾提到:“学会独处对于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管住孩子的依赖,我们要大胆地给孩子创造独立的机会,比如独立地收拾房间,独立地阅读,独立地写作业……在孩子遇到困难向家长求助时,视情况给予言语上的鼓励还是行动上的支持。
把实践的机会交给孩子,即便会跌倒,也请狠下心来让孩子自己“站起来”继续前行。
无论何时,都要告诉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不能因为遇到困难就轻言放弃。
图 / 电视剧《小舍得》
当孩子从独立完成一件事中获得成就感,当我们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才会从脆弱变得坚强,才会拥有向未知探索、独当一面的勇气与不怕输的底气。
管住任性
坚持爱与规矩并行
《规矩和爱》一书中曾说道:

在没有规矩的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感恩;


在没有爱的规矩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自卑;


在没有规矩也没有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敬畏;


在规矩和爱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谦卑和自信。

图 / 电视剧《陪你一起长大》
因为得不到想要的玩具,就撒波耍赖;因为输了一场比赛,就乱发脾气;因为想玩,就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地胡闹……
当一个孩子在没有立规矩的家庭中长大,从小养成的任性,不仅会让他缺少遵守规矩的意识,误入歧途,做出伤害他人,伤害自己,甚至是伤害父母的行为,还将会因此而接受来自社会的更残酷、更严厉与更无情的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爱孩子与讲规矩并不是一道单选题。
你希望孩子长大以后会成怎样的人,在孩子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里都有迹可循。
图 / 电视剧《少年派》
给孩子制定规矩,树立敬畏感,让孩子生活在规矩与界限分明的家庭中,在父母的正向引导、以身作则的榜样影响下,从小养成养成守规矩,懂礼貌的好品格。
懂得什么行为是对,什么行为是错,做错了有惩罚,做对了会被表扬,未来他才会成为明辨是非、尊重他人、知礼明仪的人。
管住欲望
帮孩子找到努力的方向
心理学概念上,有一个叫【德西效应】,即:
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
换句话讲,父母给孩子适当的物质奖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学习的动力,但并不会真正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过度地追求物质奖励,孩子就会被无边的欲望迷住双眼。
不仅会忘记学习原本的目的,还会变得视野狭隘,把奖励和自我认知划上等号,认为“有奖励=我很棒,没奖励=我不好”,输不起放不下。
图 / 电视剧《小舍得》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即便是孩子也不例外。
如果事事都毫无犹豫地满足孩子的需求,放纵孩子的欲望,助长贪婪的滋生,孩子就永远也学不会努力和珍惜。
管住孩子不断膨胀的欲望,在该兑现奖励的时候,父母决不缺席;在不该满足的时候,父母也要用坚定的态度回绝孩子无理的要求,并给出合理拒绝的理由说服孩子。
唯有让孩子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为了成就今后更好的人生,而不是交换眼前的一份礼物,一顿大餐,他才会明白“先有付出后有收获”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图 / 电视剧《小舍得》
奖励不是用来控制孩子的工具,而这一生,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奖励,就是无条件的爱与支持。
管住懒惰
让自律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
在《欢迎来到你孩子的大脑》一书中提到: 一个人能否成功,自律的影响是智力的2倍。
但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而言,让他们坚持专注做事、自律生活的难度堪比“上青天”。
如果没有父母及时的引导与行为的约束,孩子将会贪恋一时的安逸与放松,被内心的懒惰控制生活。
不想学习就合上课本,作业写到一半就去看电视,不想看书阅读就拿起手机玩游戏……久而久之,当懒惰成为一种坏习惯,孩子更难以走向自律,拥抱优秀。
图 / 电视剧《我们的婚姻》
管住孩子的懒惰,培养孩子的自律并非朝夕之事,我们常说,每一个自律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能“忍”的妈。
我们要忍住唠叨,忍住插手,忍住怒火,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和规律的作息时间,有方法有态度地督促孩子每天按计划学习、生活。
图 / 电视剧《陪你一起长大》
监督孩子的过程中,也别忘记以身作则,用他律促成孩子的自律。
当父母把自律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长期坚持,孩子就会下意识地模仿,并默认约束与坚持才是生活应该有的模样。
正如高考学霸杨晨煜的妈妈所说:

“一定要在孩子没有自主思考能力时,帮助他养成习惯;监督的过程很痛苦,因为你得时时刻刻盯着他。但定型之后,孩子未来的路会很好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