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子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弘扬中华道家文化,替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看起来,我家婆姨好温油啊-202502082 ... ·  2 天前  
记忆承载3  ·  房地产价格与你的关系,远大于和地方的关系 ·  2 天前  
财宝宝  ·  回顾一下春节-20250207221212 ·  3 天前  
财宝宝  ·  如果还不起月供了怎么办?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子道德经

子女有没有出息,从“吃饭”便可以看出来

老子道德经  · 公众号  ·  · 2025-01-18 06: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餐桌行为表现反映出的人的格局和教养。包括一个人在餐桌上的吃相可以体现其真实性格,吃相好的人往往具有高尚的灵魂和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品质。文章还强调了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餐桌礼仪和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餐桌行为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和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细节决定成败,餐桌行为反映人的格局和教养。

文章指出,人们在餐桌上的行为举止往往能反映出其真实的性格和修养,包括吃饭的习惯、态度、礼仪等方面。

关键观点2: 餐桌礼仪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了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餐桌礼仪的重要性,这关系到孩子将来的生活态度和人际交往能力。

关键观点3: 感恩之心在餐桌上的体现。

文章提到,在餐桌上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非常重要,让他们珍惜食物,不浪费,从而珍惜今日生活的来之不易。

关键观点4: 父母在餐桌上的角色和责任。

父母需要在餐桌上端正孩子的态度,使其学会替他人着想的善意,从小培养孩子的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


正文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佳句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贾平凹说:“ 人一旦到了餐桌上,在高人眼中,就已然一丝不挂。

深以为然,生活中,一些微小行为习惯,常能窥见出一个人最真实的模样。

特别是在一日三餐之中,一碟菜,一碗饭,滋养着我们胃的同时,也承载着我们的生活。

所以,要想知道你的孩子将来有没有出息,看他吃饭就知道了,如果有不好的习惯,请及时教孩子改正。【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一个人的吃相,就是他的品相

饭桌上,我们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

有的人,好吃的菜一上来就抢;有的人,却会等转到自己时,才伸手去夹。

有的人往碗里盛很多菜,最后却没吃多少;有的人,却珍惜粮食,不剩一粒辛苦。

有的人边吃边说话,唾沫残渣横飞;有的人,却默默倾听,等到嘴中的食物咽下,这才开口答话。

习惯见修养,细节察人心。

许多时候,一个人在餐桌上的一言一行,往往也是其日常生活的缩影。

古语便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最初的礼仪,便诞生自小小的饮食之间。

记得幼时在餐桌前,父母常会教导:

“吃饭不要抢”

“碗要用手端着”

“不要在盘中挑挑拣拣”……

这些敦敦教诲,教会了你我最基本的吃相,也教会了我们最初与人相处时的教养。

所以说,吃饭,虽极为寻常,却如同一面镜子,可照出一个人的格局和教养。

一个只顾自己的人生活中也极少会顾别人的感受;

而吃相好的人,举止得体,落落大方,行事起来也会稳妥体贴,能为他人着想。

所以有的人一起吃出了真情实感,也有的人,在觥筹交错间距离越来越远。

吃,谁都会,但吃得体面,吃得让自己开心,吃的让大家舒心,却需要修行,需要从一双筷子的节制开始。

一个在饭桌上懂得节制,有所分寸的人,骨子里必然有些高尚的灵魂,也会在人生路上越走越宽。

一个人的吃相,藏有他的福相

曾听网友讲述过一个他家的故事:

网友说,但凡是去过他家吃饭的,都会感慨他家家教好。

他家吃饭时,长幼有序,没人抢食,也少有人浪费。

而种种的规矩,都源自他的爷爷。

他的爷爷小时候时家里穷,在一家富商家做帮厨。

富商有几个儿子,但都没有经商的意向,富商便想在自家做工的小孩中选一个接班人。

于是有一次过年,富商留了家中所有的工人及其家人一起热闹吃个年夜饭。

许多家的小孩,看到一桌的佳肴,都哄抢了起来,唯有他的爷爷,慢条斯理,不慌不慌的慢慢吃。

看到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孩,富商便问道:“ 不怕最后吃不到吗?

网友的爷爷说:“我也很想吃,可去抢着吃,吃太快,吃太多难受的还是自己。”

商人听罢,十分开心,便收了网友的爷爷做徒弟,

后来,网友的爷爷也成为了家族中里最富裕的人。

古语有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做事,细节决定成败;做人,细微之处能见涵养。

人与人的交往,少不了要在小小的饭桌上觥筹交错。

所以餐桌虽小,但在一夹一送之间,自有自己的规矩。

期间你一举一动的变化,都牵动着自己的风水,都影响着别人对你的评价。

古人便告诫道:“吃有吃相,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行走于世,衣食住行,皆是一种修行。

吃相好的人,胸中自有一份静气,能抵住外界的诱惑,能稳住自己的心。

所以一个吃饭礼貌得体的孩子,早已在不动声色中赢得好人缘,在举手投足间种下了成功的种子,让自己的人生路能越走越远。

好好吃饭,生活不会差

有句话说得好:“一碗米饭、一碟小菜,都是通人性的东西,一定要好好对待。”

一个人对吃的态度,也是他对生活的态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作家许石林曾陪父亲去看望一位生病的好友,临近饭点,被好友留下来吃了顿便饭。

好友在家中翻箱倒柜,最后也只找出来一些面条,便准备做几碗汤面。

他先是拿出四个小碟,预先细致的准备好一些大蒜,酱油等调料。

等所有人都陆续落座后,再将煮好的面条,放入其中拌好,小心翼翼挨个端到客人的面前。

最后他才端起自己的那一碗,慢慢地将面送入口中,细细品味。

作家许石林说,那时的好友,虽身有病疾,面容憔悴,也只是穿着一件被缝缝补补过不知多少遍的旧棉袄,但却脸带微笑,神情极为祥和。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吃往往是对人最好的安慰。

一个人即便深陷贫困,但只要对饮食怀有热情与敬畏,生活也一定不会差。

所以有出息的人,即便在吃喝最平常的小事当中,也会展现出自己良好的修养。

平日里父母在关爱子女时,既要在饭碗中添加营养,也要在心中种进教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