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时报
报道多元世界 解读复杂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又有新发现!“三国迷”快来集合 ·  15 小时前  
人民网  ·  “冻”真格了!强冷空气今晚发货 ·  昨天  
人民日报  ·  楼市税收优惠新政来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时报

美国麻麻感慨:中国的小学,其实完胜美国的啊!

环球时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10-02 10:20

正文

美国《华尔街日报》最近一篇稿件引起了热议。这篇稿件特别适合在假期与诸位父母与广大学生读者分享。蜜汁微笑.jpg


文章的作者是一枚有着中国血统的美国麻麻,这是他们的一家四口:



(图:华尔街日报)


这个家庭在上海旅居,孩子们也在上海非常好的公立学校读书。


起初,这枚麻麻对中国的教育是有点儿担忧的:你们是不是把孩子管得特别严?是不是不尊重孩子的天性和个性?是不是老师都很凶?……





结果,孩子在上海读书的这几年里,这枚麻麻对于中国教育竟然彻底“转黑为粉”——她觉得,在教育孩子这方面,美国真的要好好向中国学习!





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来围观下这篇文章——



▲“为什么美国孩子应该读中国的学校?”



一开篇,这枚麻麻回忆起了她儿子3岁时的故事。当时这娃还在上幼儿园。



结果幼儿园的老师干了件事把她给吓傻了……



在我儿子3岁时,有次他老师强行把一口鸡蛋硬塞进了他嘴里。就在幼儿园。没经过我儿子的允许。


‘她把鸡蛋放这了!’大儿子说道,嘴张成了O形,手指往里指了指。


那你呢?我问他。他讨厌吃鸡蛋的。


‘我就大哭大叫,把它吐了。’


然后呢?


然后她又塞进来了!’最后,这位陈老师一共把鸡蛋往我儿子的嘴里塞了四次。最后一次,他终于咽下去了。”



天呐……这在一个美国麻麻眼里看来,那就是虐待孩子啊。 





这麻麻当然很愤怒很不服气啦,于是她冲去了幼儿园找这老师撕X。



撕X的过程是这样的……


第二天,我冲到学校就塞鸡蛋事件和陈老师对质,劈头盖脸地陈述了自己关于个人选择的理念。


“在美国我们不会采用这种强迫的方法,”我用中文说道。


“哦?那你们怎么处理 ?”陈老师倒也表现得理直气壮。


“我们会向他们解释,吃鸡蛋对他们有好处,里面的营养成分能帮助他们强健骨骼和牙齿,对视力也有好处,”我回应道。


“这有用吗?”陈老师反问道。



哎哎哎……是啊,这没有半点luan用啊! 


和3岁的小孩子和颜悦色地讲道理,他不想吃还是不会吃啊!对于一个还没有是非利弊观念的小娃娃,有什么道理可讲?他连“道理”是什么都不知道呢!





这枚麻麻也很快反应了过来……


事实上,的确没用。我从来没成功地让儿子吃过鸡蛋。儿子很挑食。陈老师教育我倒,“在孩子面前,你应该说,‘老师说得对,妈妈也会这么做’,好吗?”


我点点头,感觉有些震惊。





就这样,这位麻麻陷入了一种“三观被毁”的迷之混乱中。中国老师的这种方式看起来好霸道好无情好冷漠啊……可是不也成功让一个讨厌吃鸡蛋的孩子把鸡蛋给吃了吗?


我们天天说中国式的教育过于严苛,但为什么这种教育体系下培养出的中国学生,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公认的优秀?





接着,她举了一些例子来描述中国学生的“优秀”……


研究人员发现,6岁大的中国小孩在早期的数学技能,包括几何和逻辑方面都胜过美国同龄孩子。当中国孩子申请海外留学项目时,录取结果也令人震惊。


中国孩子也正从全球顶尖学府获得越来越多的录取名额。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公布的数据,和10年前相比,常春藤名校录取的中国大学生人数增长了八倍。与此同时,在助推硅谷创业大潮的杰出人才中,中国人占了很大比例。





是啊……如果说中国的教育是失败的、不可取的,那为何中国的学生和其他国家的学生相比,不但没有差到哪去,反而相当有竞争力呢?




这几年来,通过观察孩子在上海学校的变化和成长,这枚麻麻也开始了许多思考。


她发现,自家孩子在老师的“绝对权威”下并没有变成她所担忧的顺从模样,而是依然非常有活力,有自主性和积极性,只是行为举止显得更加礼貌、更加有涵养了。


所以……这有什么不好的么?



这样的观察,让她开始反思起了美国的教育理念……



美国在相反的方向上做得太过,将学生的个人需求凌驾于集体需求之上。有些家长毫无顾忌地把未接种疫苗的孩子送去上学——无视公众健康——或者请求学校调整开学时间,避免与体育活动安排冲突。”



说是“注重个性”,其实和自私没啥区别。父母和老师说是把孩子当朋友,但过度的放任对于心智并不成熟的未成年来说,未必是件好事。





除此之外,这枚麻麻还高度赞扬了中国教育理念中对于“勤奋”的重视……


中国人另一个非常励志的理念是:在学习方面,天才在于勤奋。语文老师知道,只要认真学习认字卡,加上不断地练习,我的儿子一定能学会3500个常用汉字。他的小学数学老师不会在三位数计算上给任何孩子开绿灯,实际上还会在放学后留下来辅导落后的学生。


中国的学校体系哺育出一种中国式坚韧,日复一日地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条——坚持,而非智力或能力,才是成功的关键。



是啊……西方不也有类似于“熟能生巧”之类的说法?无论何时何地,勤奋都是通往成功最朴实的法宝。





就这样,通过观察自己孩子在中国的学习,这枚美国麻麻已经完全由一个美式教育的崇尚者,变为了中国教育理念的粉丝。而这篇文章,也引起了许多国外网友的热议。



小伙伴们,你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吗?中国的教育是真如某些人所认为的一无是处,还是的确也有不少可取的闪光点呢?



 


(转载自微信公号:环球时报英文版)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阅读英语原文。


关注《环球时报》微信公众号

请回到文章顶部,点击环球时报 or 

点击页面右上角,查看公众号,关注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