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我陪着女儿往返于几个辅导班之间,几乎没有休息几天,母女俩都很疲惫。我和女儿说,咱们辛苦几年,你考个好点的大学,妈妈就不管你了,剩下的路,你自己走。
女儿问我:
妈妈,为什么要上大学呢,为什么不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生活呢?
其实,这个问题也有很多人问过我。
曾经,有位读者在我后台留言,对我写的教育文很不以为然。他说自己十六岁离开家乡来到北京快十年了,开始的时候辗转了几个地方打工,是受了些苦,但现在自己过得不错,在一家公司做销售员,已经做了几年,收入比他很多上过大学的同学要高很多。
他一半懊恼一半如释重负地说,苏老师,上大学有什么用啊?
说实在的,作为一名HR主管,我认识很多和这位读者情况差不多的销售员。他们年轻时凭着一腔孤勇闯天涯,拼大酒,倾注所有的热情去跑订单,拉客户,收入确实也不少。
但是,他们的职位大多都是一直停留在职员上,向上发展的空间很小,即便是有主管的空缺,人事部门第一时间考虑的,也是业绩好且学历高的人。
前几天,我逛街遇见销售公司一位原同事,他辞职两年了,当初在我们公司干了好多年销售员,工作很努力,业绩也不错。
可随着新的销售模式的不断变化,这位同事有点适应不了,业绩逐年下滑,排名在自己前面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越干越觉得没意思,干脆辞了职,想换个行业试试。
我问他在现在干啥了?
他说就是给朋友帮帮忙,两年也没固定下来,现在各行各业都需要有知识的新生代,自己那点墨水想要找个好点的工作太难了。
他憨厚地笑容里,充满了无奈。
我从不认为,没有上过大学就没有好日子过。我认识很多文化程度不高却事业有成的人,他们后天的付出,比那些上过大学的人,不止一星半点。
但事实是,这样的人在人群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放眼望去,如今的新秀们,哪个不是一个比一个读的大学好?
前几天,有篇“公众号六年改变命运”的文章刷屏,谈到了很多才华横溢的精英,几经耕耘和困厄,在这个平台上,实现了华丽丽的人生蜕变。
这些人也算是我的同行,对于他们的背景来处我还是比较清楚,真的,无一不是师出名校。
我有个闺蜜小群,都是自媒体领域优秀的KOL,里面除了我,都是硕士以上学历。还好,虽然我学历没有她们高,但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学习的状态,才让我,有机会与她们相逢在命运的美景中,一起同行。
是的,
这个时代,再也不是凭着胆大就能赚得盆满钵溢,有勇寡谋的红利期早就不复存在了,如今,需要的是完整的知识体系支撑,需要养得根深,才能枝繁叶茂。
朋友M,他女儿去年去了澳大利亚留学,今年,他去看女儿,父女俩几乎走遍了澳洲所有的国家和地区。
M说,他每天回到酒店,就和女儿回想当天的人和事,并形成一篇文章,记录下来。
其中一篇,写了一个和蜗牛有关的故事:新西兰一家能源公司采煤时,发现了一种非常稀有的蜗牛,约有250只左右,公司为此事召开了紧急会议,最终,决定向另一个方向掘进,这一举动,让公司成本增加了900万美元。
M的女儿写道:
人们尊重大自然,大自然也回报给人类美丽的青山绿水,他们的家园上空,有着最蓝的天空。
浓郁的人文情怀诉诸笔端,让人,看到的是她不一般的眼界。
所以,孩子你看,妈妈让你爬得高,走得远,不是为了让世界看到你,而是为了,让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看过了世界,你才会有大格局的世界观,才能拥有星辰大海般的胸怀。
有位作家说:
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生活琐碎中沉沦,真正自信的人,总能够简单得更强有力。人生这盘棋局,全由格局决定,有怎样的格局,就有怎样的结局。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有一个演讲,题目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上学?》。
他说:
你想当医生或者警察吗,你想当护士、建筑师、法官、律师或者军人吗?那么,你必须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从事这些职业,你不能指望辍学后会碰上个好工作,你必须接受培训,为之学习,为之努力。教育并非只对你个人的未来有意义,教育带来的益处将决定国家的未来,你们在学校学的知识,可以去治疗很多疾病,可以去开发新能源,可以……
是的,很多知识,只有受过更多的教育才能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