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的烤肉店,开始流行吃
青苔包烤肉
了。对,就是那个绿色的、长得像拿来洗碗的丝瓜络一样的“草皮”,用来卷着烤肉吃,看得人是一愣一愣的——这到底啥味道啊?好吃吗?
作为云南人的我,在看到图片的一瞬间就发出尖锐爆鸣——这不就是
西双版纳青苔糯米饭
里的青苔吗?!
傣味里吃青苔,一般都是和糯米饭搭配。
用糯米饭蘸着炒过的青苔碎
,吃一次,回味一年。只要是冬天去西双版纳,我就心心念念要找这口吃。
没想到许多年后,这一股吃青苔的风,终于刮到了北京……的烤肉店。
青苔糯米饭 | 作者 拍摄
虽然都和苔字沾边,但比起被广为人知的海苔,青苔的认知度就少许多。
这个吃的青苔,其实并不是苔藓,而是属于
藻类,
常生长在流速缓慢、光照充足的温带/热带淡水水域。
水质越好,青苔的味道就越鲜美。
在青苔生长的这些地区里,仅有西双版纳和国外少数地区有食用它们的习惯。
而想要获得可食用的青苔,需要花费不少心力。
每年冬天,也就是
澜沧江的旱季
,水流开始变缓,生活在江边的傣族朋友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从江里捞出的青苔,挑出其他水草杂质,淘洗干净去除泥沙,挂晾滴干水分。然后重新在晒架上铺成大片的薄片,再次晒干(也可打捞清洗干净后,直接铺架晾晒),就得到了
生的青苔饼,
也就是青苔的初制品。
制作青苔饼 | 作者 拍摄
这时候的青苔饼不能直接食用,仍带着腥味和苦味,还需要处理一下才能更好地激发出鲜味,才更好吃。但腥味并不是一件坏事,有经验的傣族人都知道,
闻起来越腥的初制青苔饼,烹饪后吃起来就越甜。
生的青苔饼,烤一下更好吃 | 截自纪录片《我的美食向导》
在西双版纳的菜市场,可以买到
初加工的和可直接食用
的2种青苔:初加工的青苔,又可分为原味青苔和加了芝麻、辣椒等的调味青苔,但都不能直接吃,需要自己回家再加工一下;可直接食用的青苔,则可以买个糯米饭配上,边吃边逛。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
烤青苔碎
,口感酥脆,香味十足。而
油炸的青苔片
,入口嚼着口感更干巴,而且很容易腻。
油炸青苔片 | 作者 拍摄
在西双版纳,青苔最常见的吃法就是作为
糯米饭伴侣
。
青苔饼淋上猪油,在火塘边转着圈烤熟,再撒上盐,
揉成碎末
,配上糯米饭,一口咬下去,绵密黏牙的米香,混着青苔淡淡的清香,鲜而不腥。
烤好的青苔还可以搭配烤肉、烤鱼等,除了比海苔更加耐嚼,
口感和味道都与海苔差不多
。
除此之外,还可以炒青苔,将青苔放入蒜末、辣椒等过油炒一下,带出青苔的丝丝焦香;或者
把青苔放入芭蕉叶包好、蒸熟
,用傣家传统的包烧方式来突出青苔的鲜甜;还可以用一种叫石烹的烹饪方法,把烧至高温的鹅卵石,放入青苔,做出口感软滑的青苔汤……
在西双版纳吃老挝火锅,右上角是一盘青苔 | 作者 拍摄
令我感到小小震惊的是,在北上广等大城市,最常见的青苔吃法不是在傣味餐厅,而是在
烤肉店
里。而且,在北京推广青苔烤肉的基本都是一家韩式烤肉店。
大大的一张青苔饼上桌,稍微烘烤三五分钟,再放上烤得滋啦冒油的五花肉、蒜片、青椒等卷起来。小红书上满满都是这样的青苔烤肉。
韩式烤肉一直有用生菜叶、苏子叶等包着吃的习惯,之前去韩国的时候我也碰到过一家用青苔的店,但相对来说并没有生菜叶和苏子叶普遍,不是每家店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