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经住进常营,以为能在五环外找到生活的平衡点,
结果每天的活动范围只有长楹天街
;
或是搬去亦庄,幻想住进宽敞崭新的高端社区,最后发现除了家和工位,
最熟悉的地方是山姆超市
;
明明向往顺义的松弛感,可在京承高速堵了两小时后才意识到,
这地方适合生活,但前提是你不用上班。
意识到终点不存在后,一群北漂干脆不找了。他们不再纠结未来在哪买房,也不纠结长期租房是不是亏,而是决定先住进一个能让自己看起来像中产的地方,
于是选中了北京最像“精致生活样板间”的区域——百子湾。
图源:六耳猕猴桃
在不少北漂眼中,百子湾是北京最具中产氛围的租房区,不是因为房价有多高,而是因为它离中产的物理距离足够近。“国贸、华贸、三里屯,是北京最密集的精英职场和高端消费区。高端商场、精酿酒吧、私教健身和brunch文化,则是这类人群的标配。”
而百子湾是离这些地方最近、房租尚可承受的区域,承接了从核心商圈一路外溢的都市精英氛围。
住在这里的人,哪怕还没晋级中产,也能提前感受到中产的余热。
窗外就是中国尊/图源:zzzzz正在发癫
住在百子湾的年轻人,不一定人均年薪百万,
但消费方式却与各种悬浮的都市剧无缝衔接。
“住在亦庄或顺义别墅里的人,周末会去山姆囤进口牛肉。百子湾的打工人下班便去盒马,随手拎一盒智利车厘子或M5和牛,回到40平米的公寓慢慢享用。
每到周末,他们还会在睡到自然醒之后,随手在手机上点一盘68块的牛油果吐司,再云淡风轻地发一条朋友圈,
定位在今日美术馆旁
。”
外人看百子湾,总觉得它是一个“租得起,攒不下”的消费陷阱。这里的房租平均五六千起步,环境也谈不上顶级,但生活成本直逼上海的CBD地带,怎么看性价比都不高。
可即便如此,它仍然在吸引着大批北漂涌入。
有人说,百子湾提供的从来都不是一个真正的终点,而是一个足够体面的
中转站
。住在这里的北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金融民工、互联网人和自由职业者。
金融民工选择住在这里,主要是看中了地理优势。“百子湾紧挨国贸,可以大大减少你每天穿梭在投行、券商和基金公司之间的通勤时间。挤出来的时间,正好够在健身房里,进行一场高强度训练。”
刚入职投行的北漂王然,选择住在百子湾,不是为了离公司近,
而是为了让自己在高压工作之外,看起来还有点生活。
甚至会有人来百子湾city walk/图源:春天游泳
他的同事很多住在更远的地方,早晨裹着羽绒服冲进地铁,凌晨打车回家倒头就睡。而他加班再晚,至少还能在楼下买杯热拿铁,或是去合生汇随便逛逛。这些时刻让他觉得,
“我不只是个被PPT榨干的金融民工,而是这座城市里过得还算不错的一个。”
互联网人也是百子湾的主力租客。他们住在百子湾,不是因为便宜,而是因为这里的社交氛围让班味没那么重。
“
百子湾的一大未解之谜,就是为什么大量精酿酒吧和手冲咖啡厅,明明人流稀少,却永远不会倒闭。
后来发现,加班到很晚的时候,精酿酒吧就成了刚需。这里没人在聊跳槽、裸辞、转行考公,焦虑的时候,至少还能在这里换换脑子。”
而许多自由职业者,宁愿咬牙多花一些生活成本,也要住在百子湾,
因为这里是他们和大城市保持连接的重要一站。
“他们尽管收入不稳定,但客户和资源都在百子湾的圈子里。互联网人是他们的甲方,楼下的邻居可能就是下一个合作对象。换个地方,接单的机会就可能大幅减少。
咖啡馆、联合办公区就是他们的职场,brunch、展览和普拉提课也不只是爱好,而是让自己继续留在北京的必要成本。
”
百子湾的咖啡厅,是自由职业者的办公室/图源:椰塔塔
互联网人顾凡,在百子湾住了四年,搬了三次家,但始终没离开这片区域。理由很简单,“这里的房租确实贵,但换来的,是你随时都能找到一起喝酒、聊跳槽、讨论行情的朋友。”
他对北京生活的期待,
是房间可以小一点,但楼下必须有精酿吧、24小时便利店和随时能约见老
同事的咖啡馆。
“这样当工作变动频繁,行业周期起伏不定时,只要身边的圈子没变,就不会焦虑,依然觉得自己还在合适的赛道里。”
在北京, 北漂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挤在郊区的老破小里,天天数着余额过日子,只等攒够一笔跑路费后离开这里;另一种则早早看透了“大城市赚钱大城市花”的真理,
反而学会了在消费主义中苦中作乐,把每天的小日子都过得有声有色。
百子湾就是后者的聚集地。这里是北京最典型的精致打工人聚集区。住在这里,你不一定是中产,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中产预备役。
在百子湾的苹果社区住了两年的95后北漂何小茜,说住在百子湾的人可能赚得不少,但大多数攒不下来钱。“这里房租不比三里屯便宜多少,一居室的价格不会低于五千;商场也不比国贸高级,但物价水平却足够让人破防。”
百子湾的网红菜市场,经常能偶遇明星/图源:阿道夫
而她心甘情愿住在百子湾的理由,是这里给她营造出一种中产乐园的滤镜。
“住在这里,像是进入了一场'都市精英生活’的沉浸式体验游戏。公寓的落地窗外抬眼就是中国尊,
楼下就是全北京最有名的法式甜点,步行十分钟就能到达网红打卡地今日美术馆
。”
图源:Aien
有人说,百子湾提供的不是居住体验,而是预先提供了一种成功人生的模板。“它不像通州那样让人觉得自己‘被发配边疆’,也不像顺义那样让人有种提前进入退休生活的懒散。
它是北京最擅长制造‘上升感’的地方——即使你的银行卡余额撑不起真正的中产生活,
你也能在这里短暂体验到一种正在走向成功的错觉。”
甚至连公租房的外观都堪称“北京最美”/图源:噢泥泞
此外,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广告、传媒领域的文化公司,是北京当之无愧的传媒基地。
因此落脚在这里的年轻人们,精神状态都格外领先。
“他们是最懂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一群人,哪怕月底卡里只剩三位数,还是能气定神闲地点杯手冲咖啡,假装自己是华贸金融圈的一员。”
最近打算在百子湾租房的朝阳白领Elsa,她的观察是,“百子湾的公寓楼比民用住宅要多,
而且很多网红社区的房子大多都装修成奶油风,且大多数都会配备衣帽间,简直就是都市白领的诱捕器
。”
图源:撒撒
之前,Elsa住在东城某老破小里,来百子湾考察后,她发现这里是北京活人感最重的租房圣地。
“来这里定居的大多数是年轻白领,大家每天琢磨的也都是吃喝玩乐。不像东城的小区楼下,都是大爷们坐在马扎上打牌晒太阳,百子湾的公园里全是穿着潮牌跑鞋晨练的小哥,偶尔还会偶遇带着口罩遛狗的小明星网红。”
有人探访百子湾后,还发现这里的网红社区,
有一种国外布鲁克林的文艺气质。
图源:六耳猕猴桃
“不像是那种密密麻麻的高层小区,营造出一种住进了鸽子笼的紧绷感。百子湾的网红小区里有一片偌大的绿地,小区的步行道上是闲庭信步的年轻男女,
聊的话题不是股票代码,而是电影资料馆里又放了什么新片
。”
虽然在百子湾的年轻人们,大多数都沉浸在扮演中产的游戏里自得其乐,但在百子湾原住民胡可眼里,
离开百子湾,才是一个北漂通透了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