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36氪汽车
看懂汽车产业新百年。36氪旗下智能电动车产业报道公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黑马营销  ·  深耕IP内核,泡泡玛特探索潮玩发展边界 ·  6 小时前  
安利云学堂  ·  直播预告 | 雅姿滤镜精华新品发布会 ·  14 小时前  
他化自在天  ·  「任侠」感谢2024年1月第2周10位光荣榜 ... ·  昨天  
赛博禅心  ·  超级硬广:输入 ikun,解锁 ... ·  3 天前  
赛博禅心  ·  超级硬广:输入 ikun,解锁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36氪汽车

早期项目 | 扎根大圆柱电池赛道,凌顶能源“倍速生产线”已投产

36氪汽车  · 公众号  ·  · 2024-07-29 14:31

正文

「凌顶能源“倍速生产线”的制造周期总计缩短了55%。」
| 韩永昌 编辑 | 李勤

2020 年9月,特斯拉CEO马斯克宣布:我们将生产一种更为先进的圆柱电池,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提升 5 倍,成本降低 14%,搭载该电池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提高 16%。
这就是4680电池,因其尺寸比传统的 18650 电池足足大了两圈,又被业界称为大圆柱电池。
特斯拉发布4680之后,多家国内外电池厂都开始跟进推出这一产品。然而,由于特斯拉迟迟没有突破,行业内大圆柱电池的量产进度也一再放缓,但总有坚守者存在。凌顶能源便是这样一家公司。
凌顶能源成立于2022年6月1日,是一家专注大圆柱电池的研发及生产商,公司致力于打造全新一代有成本竞争力的高能量密度大圆柱电池产品。
公司股东背景与实力雄厚,包括整车体系下的广汽资本、依托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的赛科投资、头部风险投资机构火山石投资等。
凌顶能源的核心团队均拥有十多年的电池行业经验。创始人兼CEO梅骜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在电池行业深耕超过15年,曾任广汽研究院、广汽埃安研发中心电池研发部部长,是广汽电池包与电芯自主研发的开创人、总负责人;同时还是国家强检标准GB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的起草人之一。
当下的各家电池企业做出的大圆柱电芯样品,性能提升并不明显,在成本端也没有优势,再加上圆柱电芯天生的成组效率较差,导致大圆柱电池在汽车市场的产品竞争力远不如传统方形电芯。
但梅骜博士告诉36氪,相对现有方形电芯来说,大圆柱电池有机会把性能做得更高,且成本更低,前提是换用新的电池材料,以及改变传统的比较复杂的结构和工艺。
凌顶能源的产品也是按照这个思路研发。据介绍,公司以材料创新为起点,为产品提升性能,以结构与制造方式的创新来降低成本。
具体而言,凌顶能源使用了全新高能材料体系的正极材料和含硅负极材料,并研发了独有的补锂添加剂,以及相匹配的辅材、电解液等,以此来提升性能。
在制造端,凌顶能源重新设计了创新的电芯极简结构以及组装制造工艺,在原有的大圆柱电池的基础上继续简化工艺,减少组装步骤。
最终得到的的效果是,凌顶能源目前的电芯产品为4670和4695两种规格的大圆柱电芯,能量密度达到了350Wh/kg,这一数值比市面上一些半固态软包产品还要出色。
更重要的是,基于制造方式和工艺的创新,凌顶能源“倍速生产线”的设备投资降低了70%,厂房面积缩小了9%,能耗与用电量节约17%,操作工减少32%,制造周期总计缩短了55%。这一模式提升了制造效率、拓宽了制造工艺窗口,从而有效提升良率,降低电池成本。
传统锂离子电池已经进入技术瓶颈期,市场需要兼顾性能与成本的全新电池技术,大圆柱电池便是理想的路线之一。
但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态势愈发激烈,面对如此内卷的态势,凌顶能源尝试先进入无人机、电动航空、低空领域等拥有高技术门槛、高产品溢价、对性能需求又迫切的领域。
据梅骜博士介绍,自去年起,凌顶能源配合多家无人机公司和eVTOL公司进行定制化设计开发与送样测试,目前,凌顶能源已经与某头部工业级无人机公司达成产品供应协议,将为其供应首批高能大圆柱电池系统。同时,凌顶能源的多家客户开始全面转向大圆柱电池,并批量配套搭载。
在生产制造端,凌顶能源的高能大圆柱电池“倍速生产线”在近日正式建成,并启动试运行。下一步,凌顶能源将拓展更多的低空领域的客户,并随着时间推移,逐步进入到更为广阔的动力市场。
封面来源 | IC photo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