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慧交通
记录行业发展,分析新闻热点,数读市场投资,与智慧交通网、智慧交通杂志两大平台联动,欢迎您的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日报  ·  董宇辉最新回应 ·  昨天  
河南日报  ·  董宇辉最新回应 ·  昨天  
济南音乐广播Music887  ·  《哪吒2》“急急如律令”翻译成“biu ... ·  昨天  
济南音乐广播Music887  ·  《哪吒2》“急急如律令”翻译成“biu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智慧交通

对交通出行伪科普盛行的思考

智慧交通  · 公众号  ·  · 2024-06-26 08:30

正文


1、前言

在繁忙的城市街头,交通信号灯如同一位默默无闻的指挥家,引导着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确保道路交通的顺畅与安全。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关于交通信号控制的伪科普信息也层出不穷,误导着公众对交通信号控制的理解和应用。

这些伪科普信息往往披着科学的外衣,却内含谬误与偏见。它们可能源自对交通信号控制知识的片面理解,或是对某些技术细节的夸大其词,甚至是对权威信息的曲解和误传。这些伪科普信息的传播,不仅会影响公众对交通信号控制的认识,还可能误导交通参与者的行为,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因此,我们有责任揭开交通信号控制伪科普的真相,让公众了解交通信号控制的真实面貌。本文将深入探讨交通信号控制中常见伪科学,揭示伪科普信息的根源和危害,并提供正确的知识和建议,帮助公众形成科学的交通信号控制观念。让我们一同揭开交通信号控制的神秘面纱,追求真理,为道路交通的安全与顺畅贡献一份力量。




2、常见伪科普现象




2.1“九宫格”红绿灯是新国标


2022年8月,网上开始广泛传播关于“九宫格”红绿灯是新国标的消息,并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和质疑。特别是在8月21日左右,这一话题在社交媒体上达到了高峰,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和争议。

针对九宫格”红绿灯”的伪科普关注点在于:

伪科普一:“九宫格”红绿灯是新国标

国家发布了关于红绿灯的建设标准2022版本,该新版红绿灯建设标准中存在一个“九宫格”红绿灯条例。

伪科普二:“九宫格”红绿灯将全面替换现有红绿灯

国家在2022年新发布新版红绿灯建设标准中,要将路面上现存已建设完成的红绿灯全部根据该标准进行拆除重建。

伪科普三:“九宫格”红绿灯的设计复杂且难以理解

新版的2022版“九宫格”红绿灯的设计当中,存在多种信号灯组合、多种灯色组合,信号灯的设计过于复杂,司机难以理解。





去伪求真:





事实一:

所谓的“新国标”实际上指的是2016年12月13日发布、2017年7月1日起实施的GB 14886-2016《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该规范中提到的“九宫格”红绿灯只是其特殊组合的一种,仅适用于极少数复杂路口,并非普遍推广的新标准。

事实二:

“九宫格”红绿灯并非要全面替换现有的红绿灯系统。它仅适用于特定场景,如城市中心区或商业区行人/非机动车较多,且独立设有左转专用车道和右转专用车道的路口。根据规定,这是一种补充形式,并非主流设计。GB 14886-2016《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中也没有提示要把所有红绿灯根据新标准调整。

事实三:

虽然“九宫格”红绿灯看起来较为复杂,但实际上它遵循一定的逻辑和规则。驾驶员只需记住“红灯停,绿灯行”的基本原则,并根据具体信号灯的状态进行判断即可。此外,还有口诀如“左转不亮看全屏,右转不红不用停”等帮助驾驶员理解。



2.2取消读秒设计导致不安全


目前国标当中未有明确的要求说取消路口信号灯倒计时,目前由于网络信息的繁杂性和误导性,时常会出现关于取消读秒设计,导致路口不安全的伪科普。

针对取消读秒设计的伪科普关注点在于:

伪科普一:全面取消读秒设计

目前在网上部分博主为了博取流量,冠新版红绿灯标准的要求进行伪科普,误传“全面取消读秒设计”为新国标红绿灯的必然改变。这种说法误导了公众,让人们误以为所有的红绿灯都将取消读秒功能。

伪科普二:取消读秒是为了增加罚款

甚至存在一些没有底线的伪科普博主,对于红绿灯取消读秒设计进行阴谋论,通过视频说取消红绿灯读秒是为了增加罚款,通过短视频平台错误诱导网名的情绪。

伪科普三:取消读秒后驾驶员无法判断剩余时间

伪科普内容常常夸大其词,声称取消红绿灯读秒设计后,驾驶员将无法判断剩余时间,从而增加了驾驶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去伪求真:





事实一:

目前根据现有的国家标准显示,并非所有地方都取消了红绿灯的读秒设计。根据《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16),也就是所谓的“新国标”,读秒设计并未被全面废除,部分地方安装倒计时显示器,依据的是推荐性行业标准《道路交通信号倒计时显示器》(GA/T508-2014),可以继续正常使用。

事实二:

其实取消读秒设计的初衷并非为了增加罚款。实际上,取消读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司机在即将变灯时心急加速通过路口,从而降低事故概率。同时,也有助于减少“空放”情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事实三:

取消红绿灯读秒设计并不意味着驾驶员无法判断剩余时间。新版红绿灯通过频闪提醒等方式,为驾驶员提供了足够的判断依据。虽然部分地区取消了读秒设计,但驾驶员仍可以根据红绿灯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是否可以通过路口。

总而言之,目前没有新版国家标准全面要求取缔红绿灯倒计时,而且取消读秒设计虽然会对司机的驾驶习惯产生一定影响,但能使驾驶员注意力集中在红绿灯色变化,并不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相反,通过加强交通宣传和提高交通执法力度等措施,可以引导司机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提高道路安全性。



2.3信号灯红绿同亮通行规则


随着2022年在网上的短视频平台掀起新版红绿灯的伪科普热潮后,信号灯红绿同亮的通行规则也成为了广大网民讨论的热点,而关于红灯和绿灯同时亮起的伪科普信息大家讨论的主要热点在:

伪科普一:红灯和绿灯同时亮起是新规或新设计

部分伪科普博主表示根据新版红绿灯建设标准,信号灯可以出现红灯和绿灯同时亮灯,但是未表明在这种红灯跟绿灯同时亮灯时的通行规则,只表达对该标准的质疑。

伪科普二:红灯和绿灯同时亮起表示特殊含义

伪科普博主发布的内容声称红灯和绿灯同时亮起时,表示某种特殊含义或新的交通规则,如“可以任意通行”等。然而,这一说法缺乏事实依据,且与现行交通法规和信号灯设计标准不符。

伪科普三:遇到红灯和绿灯同时亮起时应按某种特定方式行驶

伪科普中提到遇到红灯和绿灯同时亮起时应按某种特定方式行驶,但是该特定方式行驶却未被明确定义。





去伪求真:





事实一:

交通信号灯的设计和使用遵循严格的交通规则和国家标准,根据GB 14886-2016《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要求,信号灯灯色转换顺序为:“红—绿—黄—红”,没有红绿同亮的灯色状态,因此红灯和绿灯同时亮起并不是一种新的设计或规则。

事实二:

交通信号灯的颜色和状态有明确的含义,信号灯的红灯跟绿灯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控制信号,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可以通行,不可能出现信号灯红灯和绿灯同时出现的情况也没有特殊的交通含义。

事实三:

遇到红灯和绿灯同时亮起时,实际上是由于信号灯故障或异常导致的,驾驶员应该根据交通安全原则谨慎处理,并及时向交管部门反应情况,而不是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式行驶。



3、伪科普产生不良影响


由于网上不正确的交通出行伪科普,对于市民、政府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具体的影响主要有:

●误导公众认知和判断:

伪科普信息可能误导公众对交通红绿灯规则的理解,导致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产生困惑和误判,从而影响行车安全。

●增加交通安全隐患:

由于公众对交通信号灯的误解,可能导致在行驶过程中不遵守交通规则,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特别是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下,这种影响可能更加显著。

●降低交通效率:

驾驶员对交通信号灯规则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他们在行驶过程中犹豫不决,降低交通流畅度,增加拥堵情况。

●损害交通管理部门的公信力:

如果伪科普信息广泛传播,公众可能会对交通管理部门的决策和改革产生质疑,降低他们对交通管理部门的信任度,进而影响交通管理工作的推进。

●浪费社会资源:

为了澄清和纠正伪科普信息,交通管理部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精力进行宣传和教育,增加了社会成本。

●误导城市规划:

如果公众对交通红绿灯规则的理解存在误区,可能会影响城市规划和交通设计。这可能导致城市规划部门在交通布局和设施设计上做出不合适的决策,影响城市的整体交通状况。

●破坏社会和谐:

由于伪科普信息的误导,公众可能对交通管理政策产生不满和抱怨,增加社会矛盾和不满情绪,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4、伪科普盛行原因分析


➤部分网络作者只为提高关注度缺乏责任感:

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上,流量和关注度往往与经济效益直接相关,因此部分“up主”、“网红”在自身专业知识不足,对法律法规不了解情况下为了赚取更多的点击量和关注度,选择热点或容易引起讨论的话题作为科普内容,只关注引流情况而不关心科普内容真实性和准确性,该缺乏责任感行为往往会出现信息误导情况。

图1为吸引眼球某网络作者重复发布相似内容

➤市民存在了解信息需求:

出行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因此都有了解出行规则以保障自己正常出行的需求,但大部分难以系统、深入地学习交通法律法规,因此利用网络平台是其快速、便捷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但由于了解信息不完整,往往容易被伪科普误导。

➤目前缺少面向市民传播范围广的对交通出行知识科普的权威网络媒体:

目前大部分交通知识传播媒体为个人或企业运营,而且大多为面向从业者进行交通专业知识传播,对市民进行基础出行知识传播的官方、权威网络媒体较少,因此难以对伪科普进行纠正及对,并给予正确指引。

➤部分交通管理工作存在缺失加深市民误解:

比如前文提到的信号灯红、绿同亮情况即使为设备故障导致,但若未及时进行修复难以避免市民会怀疑是否有意为之;

此外虽然《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全国实行统一的道路交通信号,交通信号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警察指挥”,而且交通信号灯与交通标志标线也有明确的国标规范设置要求,但不少地方为了美观、艺术、特色而“创新”设置的交通信号情况却屡见不鲜,这不仅增加了市民的理解难度,也对交通信号设置的权威性产生不良影响,“多变”的交通信号更容易产生误导性的解读。

图2不符合规范的交通信号



5、希望与建议


每位交通人都是打击“伪科普”的行动者

个人认为作为交通从业人员需要有传递正确的交通出行知识、观念的责任与担当,由于从业者自身已经储备一定的交通知识,更容易快速识别科普真伪,并提供正确答案,面对网络平台的伪科普我们可以通过评论、纠正转发、举报等方式进行纠正和引导,力所能及地影响身边的出行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