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班主任家园
班主任研究会是研究班主任工作和家庭教育的专门机构,在这里,教师与全国同行一起相互温暖,抱团前行;在这里,你会懂得如何做一名优秀家长,学会与老师沟通,助力孩子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新闻网  ·  恭喜!广州3所中学共6人获牛津录取 ·  2 天前  
信息时报  ·  “没有课上但不放假”?广州多所学校回应 ·  3 天前  
保研论坛  ·  招募 | 保研论坛2024届咨询师多岗同招! ·  3 天前  
保研论坛  ·  招募 | 保研论坛2024届咨询师多岗同招! ·  3 天前  
西安晚报  ·  深夜通报!校长免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班主任家园

期末考试后,不带孩子做这3件事,就白考了!(建议收藏)

班主任家园  · 公众号  · 教育  · 2025-01-18 16:57

正文

点击"班主任家园"关注我们

期末考试结束后,面对孩子的试卷,家长的心情各有不同,成绩好的家长固然心情舒畅,做什么都有劲头;


成绩不好的则无精打采,生怕朋友问起孩子成绩,甚至有家长反映,因为孩子成绩差,感觉做什么都没劲,为此天天失眠,不知怎么办才好。


这便是当前家长现状,听听都让人揪心,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管,当然要管,但要会管!


其实,分数只不过是对学生这一阶段努力的一个评价,考完后家长和孩子便不要老盯着它。


更重要的是,回到家里,家长最该做的就是帮孩子进行期末分析,弄清丢分的原因,看孩子的错误、薄弱点在哪,哪些知识点掌握了、哪些还不熟练、哪些是非常生疏的采取措施,加以补救,才能在下次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知识点分析篇


▣ 1.先瞧病


和孩子一起细细浏览卷子中的每道题。注意,是每道题,不是只看错题。重点看错题、答起来不顺的题和凭运气做对的题,对那些掌握比较熟练的题可以略过,这样可以迅速地找出问题所在。


▣ 2.再找根


将错题、难题所对应课本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先记录到记录本上,让孩子弄清楚原因并加深记忆。


▣ 3.后治病


让孩子对这些知识做一个由点及面、更深、更广地复习,彻底搞清相关知识体系及相互联系。最后摆脱试卷,给他们出相应的题目做,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学习方法分析篇


▣ 1.要与孩子一起归纳学习方法


有的孩子学习态度、习惯也较好,但成绩经常在某一水平,难以突破;还有的孩子学习是拖拖拉拉,不能集中精力学习,作业做得慢、解题解得慢,这往往都是学习效率较低的原因。


要让孩子学会劳逸结合,学习之余适当休息和锻炼,利于保持清醒敏捷的头脑,有充足的精力。另外,玩的时候要痛快地玩,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在课堂上充分吸收。


▣ 2.除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归纳也十分重要


学习态度是决定成绩好差的前提条件,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如果在考试中,记忆性的题目失分过多,那显然是学习态度的问题。


要思考自己的学习是否扎实,对于新知识是否只是停留在了解、识记的层次,有没有进行掌握和运用;是否心存侥幸心理,认为平时拖拉点没事,只要考试前几天,认真一点就可以应付。


如果存在上述问题,要抓紧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及时扭转被动学习的状态。




考试技巧分析篇


▣ 1.策略是否得当


要了解孩子考试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有没有出现先紧后松或先松后紧的现象,孩子觉得考试时间不够,很可能是没有合理安排时间。


☞ 改正方法:


首先大致看一下试卷内容,然后按照题目先易后难的顺序做,遇到暂时解决不了的可空下,等全部答完后再回来处理,这样不仅可节省时间,还可获得心理优势,防止出现交卷时很多题会做但没时间答的窘境。


▣ 2.是否按标准答题


要认真分析是否存在不标准答题现象或很明显的低级失误,比如:不按要求涂答题卡、字迹潦草、答案写在密封线内(被装订看不到)等等。


☞ 改正方法:


要让孩子将不标准答题方式记录下来,在下面写上标准的答题方式,加深记忆,让他好好铭记这次“大教训”!


▣ 3.是否摆正心态


在分析各门考试过程中,要重点想想是否心态摆正了,英语听力是否因为纠结前面内容而影响了后面内容?


数学是否因专注某道很难的大题而没有检查,导致丢了一些不该丢的分等等。


☞ 改正方法:


要告诫孩子,一定要摆正心态,不急不慌,遇到难题就先略过,千万别因此心烦意乱,打乱整个考试节奏。


考试后分析是为了找出新问题、发现新起点、追逐新目标只有从中找出不足并持续改进,才能让孩子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不留遗憾!


各位家长,每一次考试都是如此,希望这篇文章对孩子有所帮助!

(本文来源于中小学数学通,转自今日教育传媒,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班主任家园


微信号:bzryjh


班主任家园,我们共同的家


(长按二维码关注)

交流、合作请加主编微信:xiaoxiaobanzhang

投稿请发送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