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孙立平社会观察
有关社会现象分析与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孙立平社会观察  ·  孙立平:马斯克改造政府:我不太在意人们的那些 ... ·  15 小时前  
人民日报评论  ·  码字人,你瑟瑟发抖了吗? | 睡前聊一会儿 ·  昨天  
人民日报评论  ·  过出“新”年味 | 人民论坛 ·  昨天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  郭嘉昆:中方愿同各方加强人工智能交流合作 ·  3 天前  
人民日报评论  ·  ​ 把握“两个历史主动”,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孙立平社会观察

孙立平:马斯克改造政府:我不太在意人们的那些争论,我只在意一点,从这里能不能看到未来政府的某些雏形,至少是要素

孙立平社会观察  · 公众号  · 时评  · 2025-02-13 07:00

正文

有一篇文章,我曾经转发过两遍。

这就是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布雷特·斯蒂芬斯 虽然我希望他输,但是必须了解特朗普 》。

在文章中他说,尽管他的基本立场是不希望 特朗普当选,但他认为,特朗普对美国的问题,有三个地方是看得很准的,其中的第三大根本问题,就是政府机构的问题。

老实说,在转载的时候,我对这一点不是很理解。这当然是一个问题,但排得上三大问题之一吗?

直到特朗普这次上台伊始,他和马斯克对政府机构进行暴风骤雨般的冲击和改造,我才慢慢有点理解这件事情的意义之所在。

所以我这里说的,不是人们一般讨论的那些问题:这样做是不是合法?很多做法是不是胡来?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瑕疵等等。 这些问题大可继续讨论或争论,而且有的我也部分认同,但对这些问题我不是特别感兴趣,我所感兴趣的是,我们是否可以从这些做法中窥见某些未来政府的前景?

政府是一种很古老的存在。

有了国家,也就有了政府,甚至也可能在国家出现之前,政府就已经存在了。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如何说合适,我不太懂,但我们可以想象,即使是在制度相对完善的国家出现之前,职业化的公共管理可能就存在了。由老百姓提供某些资源,使得一些人或机构,专职从事公共管理,我想,这就是政府的基本含义。

多少年来,政府在不断更新,形式也在不断演变,但基本的轮廓基本是定型的。

但是,无论什么东西,就怕老。一些历史上赫赫有名、充满活力的大公司,你去看看吧,很多也是越来越官僚主义,越来越死气沉沉,越来越繁文缛节,越来越利益盘根错节。政府就更是如此。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经济的发展,可用的资源越来越多, 政府也在日益成为一个庞大的利益主体。

人们指责特朗普和马斯克的任性胡来,六个从19到25岁什么都不懂的毛孩子,就可以在庄严而庞大的政府机构中大开杀戒吗? 问题是,不如此, 有改变的可能吗? 米莱又何尝不是如此。

如果我们不纠缠细节,可以发现,特朗普和马斯克是在用两个东西在冲击着旧的政府架构,或者说是在将这两个东西注入新的政府架构。延伸一点说, 也许我们可以从这两个东西中,窥见未来政府的一些影子。

这两个东西就是企业原则与技术主义。

早在去年大选结果已经明了的时候, 特朗普就 宣布,准备任命马斯克和维韦克·拉马斯瓦米共同组建并领导“政府效率部”。两人的共同特点就是都是企业家,据说后者现在已经退出。而 DOGE核心团队的六名年轻人都具有如下几个特点:年轻、有 技术背景、有创业经历、缺乏政府工作经验。

从目前已经开始推进的政府改革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 企业管理原则的应用,如效率优先、技术驱动、扁平化决策等。 有人将这种做法称之为企业治国。 如果你要在理论上争论将企业管理原则引入公共部门是否合适,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有何区别,大可争论下去,但用这些企业管理的原则重塑政府体系,至少在我看来,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违和之处。

这不是挺好吗?

更重要的,是运用最新科技发展成果对政府进行的改造。正因为如此,有人说,马斯克的 最终目标,是要打造一个高效、由技术驱动的“赛博朋克”政府。 这个政府将高度依赖技术和自动化,以提高政府效率,从而使这个政府 更具执行力、更贴近市场,同时减少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从目前来看,马斯克的团队,正在这样几个方向进行努力。

第一,通过人工智能的运用, 来优化政府流程和提高工作效率。 DOGE的目标是 将联邦政府的规模,压缩到至少20年来的最低水平。其 计划是,先通过“自愿离职补偿”削减10%的联邦雇员,随后对“冗余岗位”启动非自愿解雇,人事管理办公室甚至威胁“表现不佳者”将被优先淘汰。需要注意的是,精简项目和岗位的方案,很多是根据AI提供的数据和分析确定的。

第二, 马斯克和特朗普将企业中常用的“零基预算”理念应用于这次的政府改造。所谓 零基预算,就是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从而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浪费和滥用。这实际上是一种清零。这种清零对于革除一些沉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人们总是会受制于某些路径依赖。 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一点没有引起人们足够重视。

第三, 对政府工作的智能化处理。 他们进驻各大联邦机构, 将大量政府记录和数据库输入AI系统,用AI来寻找哪些项目可以被取消,哪些工作可以被AI取代。找出可取消的联邦项目,确定非法律要求或非必要的合同。 比如说,在教育部,他们用AI分析部门的财务数据,看看那些合同不是法律要求的,或者说没有必要的。 一旦发现就可以上报取消。

第四,通过对区块链技术的运用, 更有效地跟踪联邦支出、保护数据安全、进行支付处理,甚至管理建筑物。 这项技术的引入不仅有望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还能增加财政透明度,减少腐败的机会。

技术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提高效率,同时也有利于解决非技术手段无法解决的某些问题,如具体工作人员因认知、情感等因素不可避免地导致的偏差。

当然,过若干年回过头来看,这其中的一些做法可能是很粗糙、很幼稚的,甚至有点可笑。 但我认为,为未来确定某些方向更为重要。

关联阅读:


孙立平:挺有意思的几个问题,我试着回答一下


孙立平:在斯普特尼克时刻后都发生了什么?


孙立平:智能化信息茧房比一般信息茧房可怕得多,一个坑连着一个坑,坑坑位置精准,防不胜防


孙立平:DeepSeek:人工智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时刻可能是虚假的,效应可能是真实的


孙立平:我教老胡炒股


孙立平:问题不在你需要什么,而是你是否被需要


孙立平:近在眼前:这是美妙的前景,还是可怕的结局?


孙立平:观察2025年世界风云的四条脉络


挖茶俱乐部精品系列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