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唧唧堂
唧唧堂学术管理分享平台,更好的学术阅读与写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秋冬呼吸感穿搭FitCheck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超燃!德国艺术家用数字化技术,将中国京剧虚拟 ... ·  2 天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去班味”一绝,这家“赛博华佗”用神器拯救无 ... ·  2 天前  
品牌星球BrandStar  ·  伊利春节营销出圈:抽象和玩梗是神来之笔吗?| ... ·  3 天前  
品牌星球BrandStar  ·  伊利春节营销出圈:抽象和玩梗是神来之笔吗?| ... ·  3 天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白菜价买大牌轻奢围巾!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唧唧堂

PS:网络世代还是社恐世代?害羞的代际差异

唧唧堂  · 公众号  ·  · 2024-02-21 22:30

正文

Picture from internet
解析作者 | 心理学导读库写作小组: 西亚
审校 | 心理学导读库写作小组: 阿悦
编辑 | 小巴

本文是针对论文《(iGen or shyGen?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Shyness)》的一篇论文解析,该论文于2023年发表于《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上,作者包括Louis A. Schmidt, Christina A. Brook, Raha Hassan, Taigan MacGowan, Kristie L. Poole, Michelle K. Jetha。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每代人都经历过他们独特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事件,而这些事件塑造了他们的信念、价值观、态度以及人格的发展过程。


(出生于1997-2012年间的)Z世代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他们自从出生以来就沉浸在对科技(智能手机、互联网、社交媒体)的使用当中。有学者将Z世代称为“网络世代”(iGen)来反映他们的人格以及有关心理特征的发展受到了科技和网络社交媒体的普遍影响。大众媒体将Z世代描述为更加抑郁、焦虑、风险厌恶、小心、孤独、有安全忧虑、更少参与到线下社会交往中的一代人。实证研究证据也支持了这些特征与个体害羞水平的关联。研究者认为,电子社交模态有可能因此影响了Z世代平均的害羞水平。


而(出生于1981-1996年间的)千禧一代仅仅在青春期时见证了社交媒体的发展,虽然他们也可能受到电子时代的影响,Z世代相对来说更有可能从更小的年纪就暴露于无孔不入的科技生活中,且他们所接触的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 Instagram, TikTok, Snapchat...)远远比千禧一代时交流工具(如邮件和短信)更多样且有广泛的影响力。因此研究者认为,千禧一代和Z时代在人格发展和表达上存在的差异可能也受到了与科技接触程度的影响。


此外,对紧急事件(新冠疫情)的暴露可能也影响了不同代际个体的害羞程度。新冠疫情对社会接触的限制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有更多的负面影响(造成社交压力、害羞相关的行为)。一方面,佩戴口罩、保持距离、居家隔离等措施可能增加了在公共场合咳嗽、打喷嚏、不戴口罩、不待在规定区域的评价压力,这种“人群回避”倾向与社交评估情境下的恐惧和抑制行为是一致的,可能在群体水平上增加了害羞行为。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可能增加了人们对科技和社交媒体的使用,进一步放大了人们在线下互动中体验到害羞的可能性。


研究方法


本研究比较同一发展阶段的Z世代/千禧一代成员自我报告的害羞水平,并假设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体平均害羞水平在不断升高(疫情后的Z世代>疫情前的Z世代>千禧一代)。


本研究的数据分别来源于6项先前研究,共包含806名17-25岁的就读于McMaster University的本科生。Z世代的数据被区分为疫情前阶段(2018-2019年间收集)和疫情中阶段(2020年下半年收集)。


害羞的测量工具为Revised Cheek and Buss Shyness Scale (Cheek, 1983; Cheek & Buss, 1981),从13道题中取了5题,1 (strongly disagree)—— 5(strongly agree)。

由于代际间害羞水平的变异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难以分解年龄相关的变异和代际相关的变异),本研究采用了simplified time-lagged design 来控制年龄效应。


研究者首先使用多组验证性因素分析(multigroup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MGCFA)检验了害羞量表在不同代际样本群体的测量等值性,结果部分支持了跨群体的测量等值性:(1)跨组别的因子载荷等值未被拒绝,表现为未见度量模型和基线模型拟合优度的显著变化;(2)跨组别的截距等值被拒绝,表现为标量模型与度量模型拟合优度的显著变化。随后研究者使用alignment method进一步检验,结果表明跨样本均值的比较是可行的。


对疫情后的Z世代、疫情前的Z世代、千禧一代害羞分数的Wald-test表明,千禧一代的害羞水平显著低于疫情前的Z世代,W(1) = 5.405, p = .036, Cohen’s d = 0.19,疫情中的Z世代的害羞水平显著高于疫情前的Z世代 W(1) = 14.467, p < .001, Cohen’s d = 0.36。


研究讨论


本研究发现了进入同一所大学的不同代际本科生在同一发展阶段(17-25岁)害羞水平的差异,结果发现疫情中Z世代的害羞水平最高,疫情前Z时代的害羞水平其次,千禧一代的害羞水平最低。


作者认为,一种可能是由Z世代对智能手机以及社交媒体的接触发生在人生的更早期,且更加密切,这带来了更少的线下社交,进一步引发了社会隔离、社会抑制以及相应的担忧;此外,害羞水平也有可能与更高的被他人评价的敏感性有关,而这可能来源于社交媒体导致的非现实的社会比较。另一种解释是,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社会态度正在改变,在当下的语境中害羞不再像过去那样被污名化。新冠疫情带来的对暴露于疾病和死亡的恐惧也减少了线下社交,这使得社交焦虑和害羞持续增加。


本研究的局限一方面在于样本群体在人口学意义上过于同质,推广性存疑,有必要在多样的情境、文化和国家中来考察害羞水平;此外样本群体的性别比例代表性不足,女性占比过大;本研究所收集的人口学信息(缺少种族、科技使用等信息)和其他信息(缺少其他人格特质或社会人口因素)也较为有限。另一方面,本研究只在3个时间点测量了害羞水平,因此无法排除均值回归的问题;本研究也没有区分个体内和个体间的变异。


参考文献:

Schmidt, Brook, C. A., Hassan, R., MacGowan, T., Poole, K. L., & Jetha, M. K. (2023). iGen or shyGen?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Shyness. Psychological Science, 34(6), 705–713. https://doi.org/10.1177/09567976231163877



唧唧堂学院推荐订阅


以下专栏及课程,安卓手机用户可通过下方小程序链接订阅,苹果手机用户请通过文末“阅读原文”链接访问唧唧堂学院H5页面订阅。


论文导读


**心理学**

心理学论文导读会员(年度)

2024心理学论文导读600篇

心理学百篇热门论文导读专栏(2023年第2期)

心理学百篇热门论文导读专栏(2023年第1期)

心理学百篇热门论文导读专栏(2022年第2期)

心理学百篇热门论文导读专栏(2022年第1期)


更多心理学论文导读专栏请访问

唧唧堂学院



**管理学**

管理学论文导读会员(年度)

2024管理学顶刊论文导读/数据库

2024战略管理顶刊论文导读/数据库

2024组织行为与人力顶刊论文导读/数据库

2024营销学顶刊论文导读/数据库

2024运营管理顶刊论文导读/数据库

人工智能主题论文导读专栏

中国主题管理学论文导读专栏

数字化主题管理学论文导读专栏

SMJ历年最经典论文导读专栏

AMJ历年最经典论文导读专栏


更多管理学论文导读专栏请访问

唧唧堂学院



**经济金融**

经济金融论文导读会员(年度)

2024 经济学顶刊论文导读/数据库

2024 金融学顶刊论文导读/数据库

中国主题经济学论文导读专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