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书海鱼人
每天为您推荐一本好看的小说,以及我读这本小说时的感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格上财富  ·  最有水平的教育方式:言迟,面缓,心静 ·  昨天  
简七读财  ·  5个关键词,了解近一年AI大事 ·  昨天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春节错位下通胀回升,总体仍处低位 ... ·  2 天前  
格上财富  ·  那些足够湿的雪和长的坡 ·  2 天前  
格上财富  ·  复利的喜悦:一台学习机器的投资之旅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书海鱼人

月刊 vol.23|联文佳作:《洞》

书海鱼人  · 公众号  ·  · 2024-09-08 13:5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白云中学初二六班的两个转学生李艳芬和张秋红的故事。两人从陌生到熟悉,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包括李艳芬的学习压力、家庭责任和自我梦想的冲突,以及张秋红对李艳芬的关心和帮助。文章通过描述两人的互动和成长,展现了青春期的烦恼、家庭与责任的重要性,以及自我探寻的旅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李艳芬和张秋红成为转学生并坐在相邻的桌子

李艳芬来自农村,成绩优秀但家庭贫困,为了早点工作减轻家庭负担而选择中专;张秋红则是城市学生,关心李艳芬并帮助她面对家庭和学习压力。

关键观点2: 李艳芬面临家庭和梦想的冲突

李艳芬在努力学习和照顾家庭之间挣扎,张秋红的关心和支持让她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和梦想。

关键观点3: 张秋红对李艳芬的关心和帮助

张秋红帮助李艳芬面对学习压力,鼓励她追求梦想,并一起面对家庭的困扰和责任。

关键观点4: 李艳芬的遗憾和张秋红的感悟

李艳芬因未能满足张秋红青春期的小小欲望而感到遗憾,张秋红因此意识到家庭的责任感和对母亲的愧疚。两人共同经历成长和感悟。

关键观点5: 文章展现青春期的烦恼和家庭责任的重要性

通过李艳芬和张秋红的故事,文章提醒读者青春期的烦恼、家庭与责任的重要性以及自我探寻的旅程。


正文

联文佳作

作者: 玄歌浪蹈

书鱼月刊 vol.23

Magazine



时光的碎片穿透迷雾,直直扎进心脏,痛彻骨髓。

——玄歌浪蹈



图|小葱


/玄歌浪蹈/


#1

白云中学初二六班来了两个转学生。


两个都是女生,一个叫李艳芬,一个叫张秋红。她们坐在最后一排靠窗的两个位子,两张桌子并排放着,亲亲密密地紧贴。


她们两人好似一见如故,没多久,就连上厕所也要手拉着手一起去。夏末的风是烫的,窗明几净的教室里,风扇呼呼地转,窗外的蝉“滋啦”“滋啦”扯着嗓子叫唤,数学老师慢条斯理地解着方程。粉笔灰在讲台与第一排之间飘飘浮浮,被阳光一照——


“那叫什么?”张秋红小声地问。


“丁达尔效应。”李艳芬小声地答。


李艳芬的学习很好,虽然坐在后面,听课却很认真,举手也积极,面前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张秋红不怎么听讲,反而总是侧着脑袋看李艳芬。


李艳芬爱穿一件淡橘色的衬衫,原本皮肤就黑,这亮丽的颜色衬得她更黑了。她是从乡中学转来的,脚上一双崭新的黑色布鞋,被她擦得干干净净,一丝泥土也没有。张秋红看了看她的布鞋,又看了看自己脚上的棕色皮鞋,什么也没说,只是推过课本:“这题怎么做?”


李艳芬腼腆地一笑,将解题过程写了出来。


“艳芬同学,你真聪明。”张秋红心悦诚服,又似乎无意地问道,“中考你打算考哪里?”


李艳芬愣了一下,脑子里似乎有什么一闪而过,她想起自己的家庭,抿了抿嘴:“我……我打算去中专,早点毕业,早点工作。”


张秋红皱起眉头:“你学习这么好,为什么要去中专?好好考,肯定能考上市重点的。”


李艳芬垂下头。


她也想考高中,可是……她还有弟弟妹妹,父亲瘸了腿,母亲目不识丁,她是家里的长女,上中专是心里早早就已经决定好的事。


李艳芬觉得,张秋红似乎生了她的气。课间的时候有其他的同学来座位上找张秋红,她就和她们走了。李艳芬不想一个人去上厕所,她盯着课本,心里乱得很。家庭与责任,自我与梦想,无数根线条在脑海中飞舞碰撞,将她搅得头疼。



#2

昏昏欲睡的下午,聒噪的蝉声令人心浮气躁。隔壁小组的男同学眼皮虚虚地垂着,手中的笔鬼画符一般,将一个字的末尾拖出去老长。李艳芬瞧见,便偷偷伸出脚碰了碰他。


男同学一个激灵睁开眼,飞快地看了一眼李艳芬,又从眼皮缝儿里觑向张秋红,他猛地涨红了脸,整条脊背挺得笔直,专心致志地在课本上记笔记。李艳芬笑起来,她看了看张秋红,又看了看那男同学,像是发现了什么秘密。

张秋红知道她误会了,却也不愿意解释。

她还在生气。

李艳芬将笔记本推过课桌边缘,张秋红低头看,只见上面写着:我会好好考虑的。

这并非是哄她,而是李艳芬思量后的结果。就像张秋红说的,以她的成绩,完全可以考上重点高中,家里虽然困难,但她也许可以试试勤工俭学。最重要的是,她内心深处对于“上中专”这件事,似乎有着隐隐的抗拒,就仿佛她曾经经历过,而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

张秋红看到那行字,松了口气。课间的时候,她又拉着李艳芬的手去上厕所。路上,李艳芬和她聊着日常,忽然说道:“秋红,你的生日好像快到了。”

这句话来得莫名其妙,说出来时,李艳芬自己也愣了一下。

张秋红似乎从未和她提起过自己的生日。

张秋红也愣住了:“你……你怎么知道……”

李艳芬只觉得脑子里雾蒙蒙的,如同被一双看不见的手捂住。她木木地站在走廊上,嘴唇有些发白。金红色的落霞漫天燃烧,穿着校服的男生女生们从她们身旁经过,楼下操场上学生们奔跑笑闹,有男生举着一瓶橙色的汽水,满头大汗从小卖部狂奔回教室。青春好似被定格在这一刻,而记忆也被定格在这一刻,冲洗成一张永恒的照片,牢牢锁进心底。

李艳芬站在那里,眼底倒映着晚霞,嘴角慢慢牵起微笑。

“你对我说过的。”

李艳芬想起,那一天,张秋红拉着她的手,对她说:“今天看到隔壁班的校花了,她真好看。”

“她的右边耳朵上戴着一个耳钉,水钻的,亮晶晶的,真时髦啊。”

“我也想要。”

李艳芬也想起,自己皱着眉说:“那多疼啊。”

学生们从她们身边穿行而过,渐渐的,周身的人影都成了虚无,李艳芬慢慢握紧张秋红的手,对她说道:“我们去打耳洞吧。”



#3

站在美妆店前,李艳芬和张秋红都有些紧张。


店员是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脸上挂着礼貌的笑:“二位想做什么项目呢?”

张秋红的手心有些出汗,李艳芬望了她一眼,似乎想给她信心:“我们要打耳洞。”

好学生李艳芬都这样说了,张秋红也没了犹豫的理由,鼓起勇气往店里走去。店员热心地介绍着医美项目,什么光子嫩肤、热玛吉,李艳芬只是坚定地重复:“我们要打耳洞。”

店员收起项目表,将她们带到一张桌子旁。

“请稍等。”

两人并排坐在沙发上,李艳芬看着桌上那些小工具,深深吸了一口气。

“为什么?”

张秋红注视着李艳芬。

李艳芬今天穿的是一件灰色的欧根纱上衣,头发短短的,梳得一丝不苟,发尾用最简单的黑色发卡别着。她是真的不会打扮,甚至连扎辫子也不会。但这样的人,却忽然说要打耳洞,这怎能不让人惊讶。

李艳芬从衣兜里摸出一个小袋子,透明玻璃纸包裹着廉价精品店的包装,里头装了一对耳钉。

水钻耳钉。

水钻其实就是人造玻璃,张秋红盯着那对耳钉,想起这曾是她们班最流行的饰品。隔壁班的校花时尚又漂亮,穿着最时兴的雪纺裙子,耳朵上戴着一颗水钻耳钉,每次瞧见都能被那璀璨晃到眼睛。

“喜欢吗?”李艳芬将包装纸打开,在张秋红的耳朵上比划了一下,“好看。”

张秋红有点恍神。

为什么是这个呢?

水钻耳钉,一对十块钱。美丽、昂贵、华而不实。

她根本不喜欢。

店员拿着酒精走过来,张秋红拉着李艳芬夺门而出,迅速逃离了那个她们根本不熟悉的美妆店。

站在车水马龙的街头,李艳芬有一瞬间的茫然,她望向眼前的张秋红,少女的脸红彤彤的,也不知道是热的还是气的。李艳芬从衣兜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卫生纸,给张秋红擦掉额角的汗珠。

张秋红的眼圈骤然红了,她转过身,眼泪一颗一颗地落下来。

李艳芬捏紧手里的包装袋,大太阳下,那对耳钉亮得刺眼。她忽略眼底那一阵刺痛,盯着张秋红的背影,似乎又想起了一点什么。

她想起张秋红牵着她的手,指着街边的一家店说:“这叫麦当劳,我们班的同学过生日都去那里的。”

“秋红,我们去麦当劳吧。”



#4

麦当劳的冷气开得很足,有小孩在对妈妈吵着要吃儿童套餐,张秋红瞥了她们一眼,点了个基础的套餐。李艳芬从衣兜里摸出一沓卷起来的零钱,抢着付了款。


张秋红问她吃什么,李艳芬摆了摆手:“我看着你吃就好。”


张秋红抿起嘴。


麦当劳二楼的落地窗很大,李艳芬将零钱收好,笑呵呵地坐下来。夏末的阳光还是灼热的,张秋红端着餐盘上来的时候,瞧见一块明亮的光斑正落在李艳芬的胳膊上,但她却浑然不觉。


张秋红选了个不晒的地方落座,李艳芬挨到她身边,亲亲热热地问:“这是什么汉堡?”


张秋红翻看着小票:“板烧鸡腿堡。”


“真不错。”


张秋红打开包装纸,啃了一口汉堡。她想起,当时隔壁班校花过生日时,就是来的麦当劳。校花的妈妈在二楼给她开生日派对,张秋红从楼下经过,看见落地窗里校花戴着五彩缤纷的纸帽子,拿着一只汉堡,对她妈妈比了个“耶”的手势。


“你也吃一口。”张秋红将汉堡递给李艳芬。


李艳芬笑着说:“我不爱吃,你吃就好。”


“啪”地一声,张秋红将汉堡摔进餐盘里,脸上有了愠色:“你该不会觉得自己这样很伟大吧?”


李艳芬的笑容凝固了。


张秋红意识到自己的失控,将汉堡重新拿起来,狠狠地咬下一口,咀嚼成肉糜,再吞进肚里。


#5

放学的铃声响了。


夕阳西下,学生们背着书包各自回家,李艳芬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出门时,张秋红正在门口等她。


“秋红,我以后想做会计。”李艳芬和张秋红一起下楼,满目都是年轻的面孔,她们三五成群,脸上洋溢着笑容,好像只要一放学,所有的烦恼就都消失了。


但张秋红很清楚,青春的烦恼都藏在心底。


对未来的迷茫,对家庭的隐忧,对世界的认知,对人生和自我的探寻,只要一点矛盾,就会让少年的思绪打结,成为无法言说的忧愁。


而有些则会成为终身的遗憾。


“为什么做会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