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名为“李玲玲”的虚构人物在学术圈中的流传和影响。虽然她并非真实存在的学者,却因为在学生使用翻译插件时,将英文的PDF被翻译为中文的“李玲玲”而广为人知。这一现象在留学生中尤其普遍,并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学术和翻译的有趣话题和梗。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李玲玲现象概述
李玲玲并非真实存在的学者,却在学术圈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学生们在使用翻译插件时,将PDF误翻译为李玲玲,导致她无处不在。
关键观点2: 李玲玲的影响范围
李玲玲的影响不仅限于某个特定领域,而是横跨多个学科。她在Wiley期刊等网站上随处可见,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关键观点3: 真相揭秘
李玲玲现象的真相是学生们使用翻译插件时产生的误会,特别是使用微软翻译时容易出现这种误翻译。
关键观点4: 学术圈中的其他梗
除了李玲玲现象外,学术圈中还有其他有趣的梗和机翻错误,如将“PDF”翻译成其他有趣的内容。
关键观点5: 留学生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留学生在申请过程中可能遇到诸多挑战和问题,如申请材料太多、选校迷茫等。可以通过社群等渠道获取更多留学资讯和建议。
正文
80%订阅这个号的留学生 都考上了世界前100名校
一个平平无奇的女人,「李玲玲」,无疑是现在留学生学术圈内最火热的角色。
虽然她并不是位知名学者,也没在近期做出过什么伟大的科研贡献。
但她却如幽灵一般,盘旋在每个学子的电脑上,支配着每一篇论文。
是的,这并不夸张。因为只要你阅读外文文献,就很难不看见她的身影。
她是所有论文的作者,是每篇文档的题名,穿梭于各大外国学术网站。
以至于,现在的学生们开始用「阅读李玲玲」来指代
“
读论文
”
这件事。
这很难不让人开始认为,此女为自己研究领域的领袖级人物。
因为当人们放眼望到其他研究领域的时候,竟也能看见「李玲玲」的身影。
翻来翻去,发现她不只在一个方向上能登峰造极,甚至还能横跨其他学科,达成同样的成就。
其实到这一步,「李玲玲」女士的学力在众人眼中已经已臻化境了,但在学子们的挖掘下,她的实力却再度更进了一步
——
学生们一合计,发现,不是自己研究的领域有她,也不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她。
大家仔细探索后发现,任何一篇论文,尤其是在
Wiley
期刊的网站上,「李玲玲」的署名永远在页面的一角。
这么看的话,作为学者的「李玲玲」,祂其实有点不像人了。
虽说这个神秘现象,按《走近科学》的规格可以拍个三集,只不过对于聪明的学生们来说,背后的真相很快就水落石出了。
因为很多学生在观看外文文献网站时,为了便于浏览,会用翻译插件将页面翻译为中文。
这个有点招笑的内幕很快被公布出来,也成了过去一段时间内,学术圈里最招笑的梗。
一时之间,也让「李玲玲」直接成了
PDF
的代名词。
这段时间,搞学术的,不说
“
读文献
”
,说自己是「看李玲玲」去了。
写论文的,也不说
“
下载
PDF”
,直言「下载李玲玲」。
3.
接受所有小饼干。(
cookie
一词经机翻会变成
“
小饼干
”
)
4.
阅读抽象。(
Abstract
摘要一词经机翻会变成
“
抽象
”
)
5.
下载李玲玲。(
PDF
一词经机翻会变成
“
李玲玲
”
)
只不过随着这类有趣话题开始更加流行,早已大方接受这位学术皇后的人们,又开始感觉出不对劲了。
因为
“cookie
成小饼干
”“abstract
成抽象
”
这种机翻错误是可以理解的,只不过是翻得有点粗暴。
但
“PDF”
机翻成
“
李玲玲
”
就有点难以理解了。
而这部分神秘现象的的答案,也挺《走近科学》的,跟网页和其他因素没有关系。
因为「李玲玲」这个错误翻译结果,只在使用
edge
浏览器的网页翻译功能后出现,其中使用的是微软翻译
Microsoft Translator
。
而微软词库内,则将大写的「
PDF
」的中文意义,错误地记录成了「李玲玲」。
这点可以通过微软翻译
Microsoft Translator
的
App
试出来,大写的「
PDF
」会被直接翻译成李玲玲。
之前有个专有名词就叫「微软式中文」,指的是微软翻译产生的一些离奇翻译事故。
其中一个比较经典的就是把
“please sit and relax”
翻译成了
“
请坐和放宽
”
。
微软式中文翻译,一直以来都持续爆梗,用能把人气笑的方式活跃在网络中。
虽然这些年明显有进步,但时不时还会偶尔经典犯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