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吃货君飞去了重庆
航程耗时1.5小时
约~约~约等于是从汉口堵到光谷
我们去重庆的目的很单纯
就是胡!吃!海!喝!
直到回来的路上,还在回味连连:
重庆的火锅啊,真是麻得人脑壳晕!
重庆这座城市,空气都是麻辣味的。
白天的重庆,藏在轻雾氤氲里,看不清全貌。而一到晚上,江水两岸鳞次栉比的高楼亮起霓虹,满眼流光溢彩灯火通明,这美景仿佛是重庆送给每位游人的免费礼物。
这里的人是真的热情,只是大多不讲普通话,语气里有藏不住的江湖味,用重庆话说就是“袍哥人家,认黄认教,绝不拉稀摆带。”(大意:重庆人守信用,做事不拖泥带水。)
吃货君从小在武汉,耳濡目染着码头文化长大,到重庆几乎可以无压力的融入这座城市的氛围。
沟通是顺滑的,武汉话对上重庆话障碍为0,可以各自用方言聊一路都不带打梗。随手搬两个塑料板凳,坐在路边吃小面,对我们来说简直轻车熟路小菜一碟。
但是,除非你恐高!
搭个地铁,进站明明在地下,出站就几十米的山顶;坐个手扶梯,就能体会摇直上九万里。我们只能强装镇定来掩饰自己的脚软。
走在街头,看轻轨在山脚穿梭,在高楼间蜿蜒,这一切对于生活在平原的我们来说,果然还是太魔幻。
当然,为了吃,这都不是事儿。
为了追求一份更纯粹的麻辣锅底,我们在重庆市区晃荡了3天,不仅吃爽了火锅,还把串串、豌杂面、抄手面、豆花饭、美蛙鱼......吃了个遍。直到最后口麻菊辣,满足感在痛苦中交织。
以下是吃货君倾情奉献的打卡攻略
*入选标准:或位置够难找,或资格够老,或独树一帜,但必须是本地人强烈推荐给我们的。
放毒time,start!
重庆火锅有50强,到底哪家好吃?问一个重庆人,他会回答你他楼下那一家。
如何判断一家火锅店好不好吃?老式的标准是,一要历史久的老店,二要不能有装潢,毕竟火锅本来就是接地气的码头食物。但放在现在,一些装修高大上的店,适合请客吃饭,口味也并不差。
外地人去重庆吃火锅的要点:虽然重庆人吃火锅不会点鸳鸯锅、锅中锅,更不会要芝麻酱。但记住你是个外地人,不是从小吃红油长大的,不要硬撑,量力而行。(凉糕凉虾是最有效的救命药)
体会一份市井的老味道,
你知道重庆人说“三拖一”火锅是什么意思吗?
挑剔环境的人,来黄姐火锅一定会给差评。
从江北最繁华的CBD打车到这里,路程不过5分钟,但位置却叼的狠,在一个破败的待拆迁区里,司机死活不愿意开进来。
虽然这里环境破出了一种风格,但是看着下午5点多刚开门,就开始翻台子的架势,我们就知道,要感受老重庆人吃火锅的氛围,我们来对位置了。
老式的燃气炉子,油腻又狭小的台面,每样菜都是用小的铁盘装着,价格是真亲民,素菜是2元到4元,招牌的泡椒牛肉,也才15元一份。
这很像90年代重庆街头的老火锅,那个时候流行“三拖一”,意思是指菜价,荤菜3元、素菜1元。(现存还比较有名的真正“三拖一”在弹子石大佛段老街。)
锅底醇香,辣度对外地人也友好,我们在门口买好了凉虾,很好的hold住了微辣的辣度,吃完都没有哭。
最爱9块钱一份的鸭肠,吃出了20块钱也很难得到的脆爽。
重庆现在这样的老式火锅店越来越少,这家店便显得尤为珍贵,也许重庆人爱它的理由,更带着一份老重庆的情怀吧。
敢不敢挑战真正的麻辣汤底?
去小龙坎,你一定要打卡这家店。
沙坪坝区,是颇有文化历史的老居民区,这里有大学城,有著名的磁器口跟红岩文化景区,还有被武汉的吃货们耳熟的小龙坎。
但是小龙坎在重庆只是一条路,这条路上真正有名的火锅老店——大龙火锅,人气在整个沙坪坝数一数二。重庆乃至全国叫大龙的火锅店也不少,但是这家老店很霸气的贴着标语“本店无任何分店加盟店,仅此一家。”
大龙火锅可以说是最容易找的叼角馆子,大马路的指示路牌上,就能看到他们家的名字,有种人气被官方认证的即视感。
整个大龙占了小巷子里的7个店面,霸气的很,但就这个排场到了晚上还要排长队,我劝你们错开饭点来,这里的营业时间是中午到晚上不间断的。
大龙火锅的锅底是真的辣!
我们点的微辣锅底,锅底一端上桌,朝天椒的辣味迎面扑来,眼睛就开始有点泪汪汪。红油锅煮到后来,花椒开始发力,愈发的麻,舌头感觉已经不是自己的,这一次我们一人吃了两碗凉虾,终于勉强镇定下来。(请相信我们是早上吃热干面都要加3瓢辣椒的人。)
关于菜品,嫩肉片是必点的,但开了几十年的老店,其实是任意点都好吃,前提是你的舌头坚持到最后,还有味觉的话。
来大龙火锅这条巷子,你可以留个肚子,试试这里的抄手老店——掰抄手,皮薄肉多,跟店里自制的剁椒酱是绝配。
适合外地游客吃火锅的姿势:
边吃火锅边看朝天门夜景,安逸!
人气高的火锅店,好多集中在渝中区,在解放碑洪崖洞随便进一家都能排队到天荒地老。
但是江对岸南滨路上的这家店,有着长长的敞开式露台,正对着解放碑朝天门,在大厅里每一桌都能看到整片夜景,真的安逸。
这家店装修是复古风味,大宅门竹凳子,老重庆的细微末节在这家店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
前面说了,不能以老的标准,武断的认为一家装修考究的火锅店就是不好吃的。这家店用的重庆老铁锅,牛油锅底特别香,辣度也真的很适合外地人。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没有包袱的点了鸳鸯锅。没想到重庆的清汤锅味道也是这么鲜的,值得推荐。
水八块是这里必点的,它是最早的重庆火锅形态,意思是:当年牛肉,牛心,牛肝,牛油渣...价格大约为一个铜板八片牛肉。这很适合什么都想浅尝几口的游客,比如我们。
重庆小面也有50强。重庆人坐在街边,端着老瓷碗吃小面的场面,就跟武汉人端着热干面的一次性碗,边走边吃的画面一样,属于城市的街头一景。
我们选了3种特色小面,吃过任何一个,都算不虚此行。
据说花市豌杂面是重庆最早做豌杂的面馆。
它就在有百年历史的鲁祖庙老街花市旁边,这一块正在拆迁,花市豌杂面的招牌也被打围的幕布遮去了大半,但是门口排队的食客,也不至于让你错过它。
吃豌杂面一定要先充分的拌匀了,让每一口劲道的面条上,都沾上鲜辣的肉燥跟糯糯的豌豆,才能吃到香糯与劲道交织的口感。
吃豌杂面,同样推荐离花市豌杂不过5分钟距离的大众面。
这家店开了也有2、30年,就正对着奢侈大牌云集的解放碑步行街,虽然位置好找,但是店面招牌却小,要不是我们远远就嗅到豌杂的香味,差点就错过。
虽然他老旧的风格,跟整个解放碑格格不入,但是却挡不住络绎不绝的食客,在他们心中,这家店的味道,是超越花市豌杂的存在。
豆花面
在重庆街头随处能看到豆花饭,但是豆花面却不是。一碗香辣的小面上铺满滑嫩嫩的豆花,简直是完美!
对于酒店在渝中的我们来说,这家店的位置确实有些远了,但是它的味道绝对值得我们的千里迢迢。
我们选择了长江索道过江,饱览了两岸的风景,虽然缺点是需要排队。
吴记豆花面,一家开了有10多年的老店,旁边是一个农贸市场,周边的生活气息很浓,来吃的大多也是附近的居民。
和善的老板,看到生面孔来吃面,还亲自给我们示范拌面的手法:动作一定要轻柔,从豆花中间把面挑起,一边让面条沾满酱料汤汁,一边注意千万不要碰散豆花。
豆花面里的豆花,口感类似于我们吃的豆腐佬。吃一口香辣的面条,在接着一口清香滑爽的豆花,让我们认定甜豆腐佬才是王道的人,也拜倒在豆花面的魅力之下。
抄手面
小面+抄手,一次性get两大重庆特色小吃,满足感飚升到极值↑↑↑
一到饭点,聚园面馆就排满了人,十几个大碗依次摆满一桌,老板一家子人,一人包抄手,一人下面,一人打佐料,流水线作业都忙不过来。
这家开业近30年的老面馆,黄豆的底汤,油是用猪油化开的,闻着就香,自家做的面,比市面上常见的更宽也更粗,口感很劲道。
抄手面的分量真的扎实,完全可以当成两份来吃,老客人还会再点一份招牌的卤鸡腿,我保证每天早上要吃3两热干面的老杆,吃了这个都要撑一天了。
毛血旺、酸辣粉、泉水鸡、梁山鸡、串串、纸包鱼、羊肉汤、美蛙、牛蹄花、豆花饭、各种江湖菜...除了火锅小面,重庆的美食真的很难在几天只能全吃到,我们推荐了6家你最不能错过的。
重庆姓李的串串,就跟武汉名字里带亮的蒸虾店一样多。那追根溯源第一家李串串,你必须要来解放碑后面的宏声巷来试试。
但是别以为这家店靠近解放碑就好找,不仅沿路有好多李串串迷惑你,而且还得爬一个坡,才能在一个普通居民楼里找到他,饭点过去的话,你还得做好排个把小时队的心理准备。
(第一次看这么口语化的店内公告,我几乎都能用重庆话读出来老▼)
我在这里吃到了几天来最嫩的鸭血,最薄的牛肝,当然招牌的嬢嬢嫩肉片的滑爽也是让我们回味连连的。
李串串的锅底,对于经过大风大浪的我们来说,不算太辣,直到我们沾了一下店里的招牌干碟,瞬间辣的五雷轰顶,直接抽完一瓶唯怡。
别小看这盘干碟里辣椒占比并不多,这个辣度我们只敢混着油蝶吃,这是店里的秘制招牌,虽然辣但特别香,我们辣到痛哭但又忍不住继续沾。
还有薄如蝉翼的牛肝,放滚锅里数20秒,夹起来已经是巴掌大一张,入口微脆,又嫩嫩滑滑的,刷新了我们对牛肝的认识。
电影《火锅英雄》里,主角在防空洞里吃火锅的情景,是我们对正宗重庆味最具象化的概念。但是重庆好吃的洞子火锅不多,反倒是说起防空洞,被最常提起的却是这家以做鲫鱼出名的江湖菜馆。
这家在防空洞里开了20多年的店,就在车来车往的天桥底下,现在这个天气防空洞里潮气上涌,地板上湿漉漉的,大家更爱在马路边上吃,桥上汽车川流不息,桥下面的店里生意火热,别有一番风味。
邮亭鲫鱼一定是必点的菜品。它的特色在于特制的鱼油蝶,里面有各种提味香料,还有炸的酥脆的豌豆。
吃法是先舀上一大勺鱼锅里沸腾的辣红油,浇在鱼油碟上面,然后从锅里捞起一条鱼,放进油蝶,就可以慢慢独享一条香辣生津的鲫鱼了。
鲫鱼烧得很嫩,去了腥线,只是刺也不少,不适合急性子的人。来吃的重庆人一点就好几条,一边喝酒聊天,一边用筷子剔着鱼刺,悠哉悠哉。
这是一个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店,进去可以看见店里在循环播放关于水上漂豆花的制作视频。
这里的豆花是青豆做的,端上来仿佛是一碗已经被搅拌过的豆腐佬,想要吃它,你先得把它压结实了,动作要像这样轻轻柔柔的,千万别给压碎了。
然后就可以享用这个绵绵滑滑的豆花了,青豆做的豆花更细腻,配上店里的佐料,香辣的味道反而更衬托了豆花的清香,特别下饭。
吃豆花饭当然是要配菜的,推荐这里的蒸菜,又香又入味,一点都不辣。
地铁2号线李子坝站,轻轨从居民楼穿墙而过,成为了重庆一景,被许多电影镜头青睐,比如前段时间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来这里打卡,有公认的三大美食:梁山鸡、茶泡饭、乌鱼花,以及一个被电影取景的咖啡厅,咖啡小筑,这里的大露台能俯瞰长江,还有轻轨掠过头顶。
上面说的这些地方,太过有名,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我们要说的,是这附近另一家不能错过的美食——程大嘴美蛙,一家只做美蛙的餐厅,为了保证蛙的新鲜,这里需要提前一天预定座位和蛙的斤数。
这家美蛙,就一个特色,嫩!极其的嫩!蛙肉晶莹剔透的几乎看不到纤维,一口蛙肉能让你同时体会Q弹跟入口即化的口感。
不过,锅底是真的辣!端上桌已经闻到了大龙火锅煮了10分钟的辣度,你们自己体会一下。
小苑路社区,离著名的观音桥商圈不远,这里暗藏了好多街坊美食,但是最火的肯定是这个老院子肥肠鸡。
位置在一家居民楼大院旁边,晚上5点开始营业,5点半就开始翻台子,生意太好,为了不吵到邻居,老板还特地立了一个“家属区域,禁止划拳”的牌子。
我们点的68元一份小锅,肥肠与鸡是主角,分量最多,肥肠Q弹鸡肉软嫩,配菜里的芋头与土豆,煮的粉粉的,用筷子一夹就散,特别入味。
来吃饭的,很多带娃的家长,看到身边一个个才几岁的小孩子面不改色的,从红油锅里面捞着美味,我们简直自愧不如,突然顿悟了重庆人能吃辣的原因。
黄桷坪本来是一片老旧的街道,乘上开往这里的公交,发现车里还有售票员,她接过我的两块1元硬币,找给了我一张磨到四边发毛的的5毛纸币,熟练地撕给我2张车票,一下子仿佛穿越回了90年代。
但是这条街却以涂鸦闻名, 全长1.25公里,面积约有5万平,是世界最大的涂鸦艺术作品。老街道在新鲜的街头文化撞击下,又显出了不一样的生命力。
当然这些涂鸦得益于这里的四川美术学院,穿过艺术氛围浓厚的的校园,还能参观一下坦克仓库艺术中心。
作为吃货,来到黄桷坪当然会来吃这里最经典的美食。
吴记蹄花汤,看起来与其他的家常菜馆无异,但是喝过这里的招牌蹄花汤,你就知道为什么有人会为了这家店也要不远万里来黄桷坪。
一大盆猪蹄端上来,别慌着动筷子,你首先要喝汤,小火慢炖的黄豆猪蹄,骨头的香甜,猪蹄的胶质,黄豆的清香,这些精华都被炖到了汤汁里。
然后再吃猪蹄,武汉人看到碗里这么大的猪蹄,第一反应是“老板,拿个刀来给我分一下。”但是这里的猪蹄,软烂到直接用筷子就能戳下一大块,在特制的辣椒汁里沾一下,又是一种新鲜的香辣口感。
老重庆人吃饱喝足,就该喝茶打牌嗑瓜子了。我们去了离胡记蹄花汤不远的交通茶馆,穿过老旧的门栋,才能看到小小的招牌,仿佛踏过去就能到达另一个时空。
这座存在有近30年的茶馆,老旧的有些固执。
任凭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到这里永远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悠闲,茶杯用到有豁口,也并不更新。这原汁原味的老城生活,是许多影视作品的取景地,比如《疯狂的石头》,我们来的时候,正碰到一个节目组在这里拍摄。
而这里妙的不仅是环境,更是人。
打牌下棋的大爷,不管旁边坐着明星还是大腕,或者你拿着长枪短炮的单反对着他们拍,他们只会扫你一眼,然后又悠然的专注在自己手里的棋牌了。
从重庆回来已经几天了,但牛油红锅的味道依然在齿间留香。
脑海里还时常浮现这座城市童话般的夜景。
会偶尔想起坐轻轨跨过长江,翻山越岭。
以及充满人情味的山城街道。
3天游不完重庆,留下了不少遗憾,还有太多的美食想吃。你们心中私藏的重庆美食是哪家?大家评论区见!
—没了—
编辑:Yume17 摄影:Raveran
由武汉吃货原创发布
-招聘信息-
☞招聘岗位:
1.微信编辑
2.文案
3.策划
4.视频摄像/编导
5.新媒体销售
☞简历投放邮箱 :
[email protected]
一家爱折腾的新媒体公司,等你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