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风青杨
一个有趣的人,分享一些有趣的事。嫉恶如仇,从善如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周国平  ·  孤独,是一个人最昂贵的自由 ·  昨天  
洞见  ·  中年以后,学会清理“人生缓存” ·  4 天前  
Kindle电子书库  ·  这个无聊的人,跟你好像啊 ·  1 周前  
冯唐  ·  聪明的女人,会拼命对自己好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风青杨

陈念萱:中国人的脸是怎么一点点丢光的

风青杨  · 公众号  · 美文  · 2016-10-31 07:49

正文



从居住环境到经营企业的方式,华人移民留下的痕迹,造就了今日同胞四处旅行的待遇。

作者:陈念萱  配图:by andrew!

微信公号:西洋参考(ID: iwestbound)



上世纪的台北酒吧里,有许多国家的老外教英文维生,通常美国国籍最吃香,其次英国然后是澳洲以及其他国家,美式口音受众较多之故。因此,三更半夜的街头,经常会看见英国与美国人在酒吧外斗殴,理由可以是一场球赛,或抢妞,骨子里,其实还是国族面子之争。当年美国家教拿的钟点费比任何其他国家高,且不论学历,只要你的护照是美国,就连黑人也比英国白人拿的酬劳高。这让美国人走到哪儿都气焰极高,摆出一种粗鄙的痞子架势,让自认有文化历史优势而文质彬彬的英国人非常不爽。




结论是,西方移民亚洲,多半是在自己的居住地难以生存,学识涵养相较略低。反之,上世纪移民欧美的东方人,若出于自愿而非劳力输出,家世与学识都高于大部分原生地同胞,因此,两方交错过后,便有了对比强烈的差异。正如现今阶段的亚洲移民(难民不计)仍以富人居多,对移居地居民产生的冲击,又是另一番纠葛。


有人问我:“为何台湾护照能拥有许多没有邦交国家的免签?”这是外交上的胜利吗?其实,这是国际惯例,按照国民旅游记录计算的双边互惠。所以,跟国家实力没有绝对关系,每一位外出旅行的国民,都能影响整体“拿同样护照”的利益。你的言行,决定了你以及你的同胞们未来出游的福利。




先不提免签这件有点小复杂却又相当简单的事,前两天刚好北京与上海朋友同时在俄罗斯旅行,然后又在朱家角古镇巧遇,原本不认识的双方,因为同样的话题而瞬间熟稔:为什么俄罗斯人对中国游客特别粗暴无礼?


“最讨厌听到老外说:你不像中国人!”这句以贬为褒的话,特别伤人,上海女友表示:“他们看到我们拿香港护照,马上反应:‘哦!难怪!’更让人生气。”即便是对自己同胞在外行为举止亦不满,也不愿意听到这种以偏概全的评价。我能理解这种愤怒与羞辱,在美国居游期间,也同样讨厌人说:“你不像台湾人,也不像中国人。”这话听着象是带着恶意的好意,其实跟骂人没有家教一样地深感羞辱啊!


北京朋友表示,不管是坐地铁或逛商铺,很明显看出俄罗斯人对中国游客的歧视,特别地不舒服。


而我自己却常常因为口音的关系,在台北被认为是“大陆人”,啼笑皆非的表情,才让人恍然大悟,还得补上几句顺溜的闽南语,方得解除尴尬,却也不无感伤。其实,大部分愿意在台北自由行的大陆人,因为语言文字接近,彼此容易产生亲切感而不至于发生明显的冲突,除非不小心跟陌生人交谈涉及南辕北辙的价值观,而瞬间剑拔弩张。


早期,认识的朋友中,应该说九七前后,加拿大有许多的香港移民,然后是台湾移民的大量涌入,最近十年,则慢慢变成大陆富人阶层接手,而香港与台湾移民反而开始返乡回归原生地。可以想见,这三种移民有异同,最大的共同点是必须有钱,多少不论,但至少是有技术含量的不愁生计。若要以极其显而易见的粗犷区隔,香港移民多为几代世家,有一定的生活教育背景基础,很快能融入移居地;台湾早期移民有企业界与文化圈,各自以专业取胜,容易聚居;大陆移民多半属于“新钱”涌入,简单粗暴地买房买地甚至买企业,也许出于文化隔阂产生的恐惧,完全没打算与当地居民好好相处。




我在温哥华听过一个笑话,台湾人买豪宅,前有草坪后有游泳池,初期非常兴奋,二三十年前,台湾一个小公寓便能换加拿大一座别墅,相当划算。对于欧美地区的人来说,整理花园是家常便饭的活动,而惯于城市蜗居之人,维持小庭院,简直是噩梦一场。于是,聪明的台湾人把草坪换成水泥地,顺便得意洋洋地增盖违章,自己的地爱怎么玩都可以。很遗憾,在温哥华就是不可以,挨告了,邻居说:“我们室外都是绿色的,你们不能破坏社区景观。”聪明的台湾人拆房铺水泥刷绿漆,当然,最后直接被告上了法庭。


有回坐大巴从巴黎经比利时到荷兰,看到当地报纸头条,恳求“中国人”不要只说华语吃中餐,至少想做荷兰人也要会说荷兰话,尝试与当地居民互动。政府甚至呼吁,只要华人开始融入荷兰社会,不但保证移民福利,且享受等同荷兰人所有的权益,绝对不会受到歧视。


而我旅行许多国家时,最害怕当地人带我去唐人街吃饭,虽出于善意,却让我羞愧得无地自容。纽约女友曾表示:“我承认粤菜与港式点心非常好吃,但我死也不愿再去了。他们上菜时是丢给你的,好像我是去乞讨。然后整个餐厅闹哄哄,说话像吵架,东西再好吃也无法下咽了。”巴黎朋友说:“我姊姊每次从南法来巴黎,都要去参观华人超市,她说:‘好神奇啊!可以维持二十年一样乱。’脏臭是华人超市特色,我才不去,姊姊却非常好奇。”




谁能告诉我,同样是亚洲移民,同样玩餐饮与超市,日本人的商铺整齐清洁舒适,韩国人杂货店丰盛而价廉物美,华人的,老远就能闻到臭味。


其实,我真的问过很多人,为何华人的超市这样臭且乱?遑论门面与装置美感了。华人商铺的存在,无论是否豪华,总有一种突兀的别扭与不协调,完全忽视周遭环境的融入,直接强势地告诉你:“赶紧买,不买就滚蛋。”完全没有要让人悠闲游逛赏玩的意图,而非当地小商铺那样美轮美奂地赏心悦目,叫人不忍离去。


华人的雕梁画栋与金碧辉煌,不好看吗?老实说,看你怎么放,放在哪里。


遇见浙江绍兴上虞人秦同千,以及上海黔香阁的李建忠之后,我更相信中国人几千年的艺术涵养能达到美的感动,只是碍于成本考量,且缺乏百年之计的商业目的,大部分人不愿意投入“赏心悦目”看似无报酬的设计。


从居住环境到经营企业的方式,华人移民留下的痕迹,造就了今日同胞四处旅行的待遇。当然,个人言行也是累积“业绩”的充分条件之一。


上个月陪同台湾南投县信义乡的原住民小朋友们,在美国巡回演出期间,同时造访各大医院与警局或养老院,不分种族地慰劳当地人,我们收获了“台湾人”的清楚标签。打开人与人之间彼此防卫的暖意,仍然是长时间付出带来的桥梁,你愿意不求回报,也要别人乐意给你机会,这需要持续性的开放价值观,打开国与国族与族之间的藩篱,很难,却也相当容易,暖气,需要时间绵延的供应。



  • 作者简介:陈念萱 (Alice N.H.Chen),台湾知名作家、影评人,常年往返台湾、尼泊尔、欧美等地,探寻华人精神世界。著有《不丹,深呼吸》《不丹诗情》,翻译《迎宾花絮》《河经》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