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气动山河的赞歌,一个浩荡中华的梦想!
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台海军事热点
”,再点“
置顶公众号
”,然后点
关注
,即可成功加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继瓜达尔港正式开航之后,又传来一个好消息:
一条贯穿缅甸全境通往中国西南地区总长达到770公里的新输油管线即将开通,这也标志着一条新的石油贸易线路的出现。
2015年1月20日,在经过五年的建设滞后,中缅原油管道工程在缅甸皎漂马德岛举行试运行仪式,马德岛港同时正式开港。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能联通原油集输管道,剩下最后2.5km没有打通,这条石油管道就差临门一脚。
据德媒3月27日报道称,由于缅甸同中国之间的关系“微妙”,这条总价值高达15亿美元的输油管道已经闲置了两年之久。
不过近日缅甸官方和来自工业界的消息都表示,中缅双方就启用这条输油管道重新达成协议。
此次中缅石油管道的开通,可谓意义重大:
一、带动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其实早在2013年10月,中缅油气管道的天然气管道就已经正式投产,天然气设计输送能力为每年120亿立方米,从此结束了我国云贵高原没有管道天然气的历史。
随着中缅石油管道的开通,从中东地区购买的部分石油将直接通过缅甸进入中国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市,从而带动我国西南地区的石油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提高西南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准和品质。
中缅油气管道走向示意图
二、完善中国油气进口通道的均衡布局
目前中国油气进口通道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东北方向中俄油气通道,二是西北方向中亚油气通道,三是经过马六甲海峡和南海的海上通道。
西南方向中缅油气通道的打通,可以说中国在能源通道布局上再下一城。
仔细观察下图,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油气通道布局均衡。同时也削弱了对马六甲海峡和南海的海上通道的依赖性,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三点意义。
三、突出马六甲海峡重围
中国乃至亚洲,都受马六甲海峡钳制已久。这湾窄窄的海峡,横亘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就像一只掐住海上咽喉的大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目前,世界石油的60%、中国大陆80%进口石油,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对于中国来说,它直接扼住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能源大动脉与咽喉。
并且,不得不提的是,在马六甲最窄处把守的那个黄皮白心新加坡,是个天天呼唤着美国回归东亚、平衡中国,与美国有密切军事合作的国家。
有了新加坡的襄助,美国在马六甲海峡,有着绝对的军事优势。这也就意味着,一旦美国想掐中国的脖子,只要它把马六甲海峡轻轻这么一关,中国大陆的经济命脉,或将岌岌可危!
想要打破围困,不让中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别国手中,中国只能另谋出路,为此,中国做了三件事:
1.和泰国合作开凿克拉运河。
拟建中的克拉运河,全长102公里,400米宽,水深25米,双向航道运河,横贯泰国南部的克拉地峡。
运河建成后,船只进入太平洋不必穿过马六甲海峡,可直接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进入,航程至少缩短约12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