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槽边往事
和菜头的微信Blog,用于分享各种新鲜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外汇管理局  ·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5年主要统计数据发布时间表 ·  19 小时前  
闹闹每日星运  ·  今生不能错过的队友是TA ·  4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月运:闹闹12星座【2025.02月】运势 ·  6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超会赚钱的天蝎座 ·  6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星历0201:巨蟹拓展好友圈 水瓶适合整理家具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槽边往事

红酒与电影

槽边往事  · 公众号  ·  · 2024-03-16 11:00

正文

稍好一点的红酒就涉及到所谓“醒酒”的问题。在窖藏保管状态下取出红酒开瓶,如果直接就开始饮用,酒的味道会处于某种锁闭或者沉睡状态。关于这一点,不同的喝酒流派都承认。但是,后续的处理上就有态度截然相反的两支。
一派认为一定要按照酒的产区、成分、工艺以及年份,严格按照对应的某张时间表,让酒在醒酒器里接触空气自行氧化,在充分醒酒之后,才可以正式开喝。比如说某一款酒需要醒2小时,那么一分钟都不能少,提前喝就是犯罪,就是暴殄天物。
另一派则要随意得多,认为不需要严格按照时间表去醒酒,甚至也不需要什么醒酒器,开了瓶放一会儿,这叫做“瓶醒”,然后就可以直接开喝。毕竟是人喝酒,是酒来服务人,不是人去服务酒,要弄清楚主次关系,不要因为追求所谓口感而本末倒置。
两派都有自己的理论。醒酒这一派的理由是一瓶红酒从种植葡萄开始,直到变成一瓶酒,耗费了无数人力心血,所以喝的时候应该珍惜。如果不能让酒到达最好的状态,那么每喝一滴都是在浪费,对不起农民伯伯和酿酒师傅,夸张一点说,对不起葡萄生长那一年的所有阳光雨露。
另一派的理由是管你什么流派,什么做法,大家都有一个基本共识:酒的滋味在酒瓶里的时候,是在缓慢改变着的。倒出来之后,接触空气开始氧化,滋味也会随着时间改变。并且大家都同意,滋味的曲线从一开始很低迷逐渐升高,慢慢爬升到顶点,然后又会随着时间流逝逐渐下滑。一杯酒放置时间足够长的话,还能变成醋。
所以,按照醒酒派的喝法,在滋味最高点上开始喝,看起来是抓住了高光时刻,实际上随后的每一杯的滋味都要差一些,更差一些,完全喝在了下降通道上。而酒就是酒,变化就是变化,瓶醒甚至杯醒,背后的哲学观点是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之中,值得欣赏的是过程而非结果。
从一瓶酒的味道尚未完全打开就喝,然后就是渐入佳境,每一杯都要比上一杯更美好一点,这样一直达到最高点,接着又感受它是怎么一点一点衰微下去,直到怅然地喝完最后一口。如此,就体验了一瓶酒变化的全程,就像是体验到了一次完整的生命历程。
我对哪一派的看法都没有偏好,我只偏好有人请我喝。如果有人对红酒珍而重之,掐着点醒酒,我没意见,我可以耐心等待。如果有人对红酒率性洒脱,开瓶就喝,举杯就碰,我也没意见,我也可以跟着浪迹天涯。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不同,在同一种事物中看重的东西也不相同,我尊重这种不同,并不认为其中有什么大是大非的区别。只是别在喝餐酒的时候也坚持要醒一下就行,那样我会想打人。
但是在看电影这件事情上,我就有明显的偏好。这么多年下来,我极少先看影评,先做功课,然后才去看电影。不存在什么在进电影院之前做好充分准备一说,也不存在什么“我要理解”某部电影的个人想法。有些时候,我甚至会跳过系列电影的第一部,直接看后续的影片。我从来不会问许多人很喜欢问的那个问题:如果没有看过一,能理解二吗?我是去看电影,又不是去电影院做现代文阅读理解。
对于我来说,电影就是白日梦,就是黑暗里的奇幻之旅。我不需要做什么准备,也不需要努力去做所谓“理解”。真正应该做,唯一值得做的事情就是欣赏。这样,看完电影无论产生怎样的观感、想法、疑问,它们都来自我的本心。这时候再去看别人的影评,看别人的电影资料,会有许多启发。更重要的是,因为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发生碰撞,就可以通过这种碰撞发现和认识自我---哦,原来我是这么看的,原来我是这种人。
那些生怕自己“看不懂”,生怕自己“不理解”的人,在观影前做了一堆功课,我坦率地说,那些资料里有的全是观点,以及极少的知识。唯一的作用是让你在看电影之前带上了一堆先入之见,你怀抱着这些先入之见去看电影,等于是在座位边上有个人在不断向你耳语,指点你应该去这个,应该去想那个,实在是聒噪得厉害。像这样看完一部电影,自己的所得极少,你不是去看电影,你是去学习、验证、对比别人的观点。像这样看完一千部电影,下一部电影你还是“看不懂”,还是“不理解”,还是要先去做功课,没人事先告诉你,你的眼睛就不知道应该往哪里看。
几天前,我在网上抄来一段话,修改了几个字,变成了一段掉功德的话:
“《沙丘2》上映了,很多观众在映后抱怨《沙丘2》节奏过快,保罗的成功过于扁平化,亦或是故事过于晦涩难懂。作为赫伯特的粉丝与《沙丘》的原著粉,我想结合原著与导演维伦纽瓦的数次采访,在这篇二亿三千七百万字的长文为大家解答以下几点常见疑惑,做一个科普——”
我修改了字数。因为我认为看237个字的文章和看2亿3千7百万的文章,对于欣赏电影的帮助是同样的。看电影是一种体验,和听音乐喝红酒读小说看话剧一样,都是一种生命体验。你不能把体验这件事情变成了学习,你不能把欣赏等同于知识。人是无法靠知识欣赏任何东西的,你知道太阳直径是地球的109倍,其上不断发生氢聚变为氦的核聚变,因此形成一颗热等离子体不断发射光和热量,这对于你欣赏日出没有任何帮助。
事实上,你看着一枚红丹跃出地平线,跃上云海,根本不需要这些知识,你想要的是眼睛,是皮肤,是耳朵,是打开它们,是用它们去感受。它们不需要懂太阳,它们也不需要理解太阳,你也一样。你感觉到壮观,你感觉到温暖,你感觉到光明照亮黑暗,你觉得内心安宁而快乐,这些都来自你直面太阳,而不是来自知识或者了解。
我也一样,别人请我喝红酒的时候,我没有任何偏好。如果是我自己买酒来喝,我家里甚至都没有醒酒器。


题图标题: 《沙丘海报》
创作者: 和菜头的小肉手
AI算法提供: Midjourney V6
Prompt: A minimalist post of movie Dune, A man wearing a torn and worn cape that flaps on his back pushed by the wind, walks in the middle of a sandstrom, --ar 16:9 --v 6.0
槽边往事 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 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绽放》
和菜头的小肉手
Midjourney V6

南派三叔专区
南派,这张《莲叶何田田》再送给你。
《槽边往事》专营店营业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