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资讯:ydnews
新微友,点击题目下文字移动互联网资讯关注我哦,每天为您送上新鲜资讯,移动互联网人必订小助手。
如果说要找出一种最能代表信息时代的产品,很多人可能会说是电脑、是手机。
但无论什么电子设备,其实都离不开最重要的输入工具——键盘。
键盘可能更能反映出当今现代生活,即便是在触控操作的新时代,虚拟键盘也还依旧是最受欢迎的输入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古老的键盘不仅没有被崭新的输入方式取代,反而是更深地融入了我们的文化当中。
现在连忘了老婆生日,都不跪搓衣板改跪键盘了,似乎键盘更能代表现代人的生活。
虽然最近大众对键盘的追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舍得花上不少钱购置一把高级键盘。
可无论是文字工作者还是普通小白,不少人都好奇过键盘为什么是今天这番模样。
QWERTY键盘因为首行字母的顺序而得名
但很多人想不到,我们闭着眼睛都能用得飞起的QWERTY键盘,竟是为了降低打字的速度而发明的!
为了让打字员使用起来更困难,还故意将常用的字母分散开,让人不得不用孱弱的尾指、无名指来操作。
打字员一天使用8小时的QWERTY键盘,手指的移动距离长达25.7公里,比半个马拉松还长。
就连按照ABCD字母表排列的布局都能秒杀QWERTY键盘,究竟为什么我们还在使用这样不科学的设计呢?
...
今天,说起键盘两个字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电脑,实际上键盘的起源比电脑还要久远得多,至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了。
最早的键盘当然得追溯到打字机的发明。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装置逐渐取代原本效率低下的纯手工操作,在文字记录领域也一样。
在此之前只有活字印刷才能印出标准化的文字
虽说拉丁语系的书写与汉字相比已经非常简便,但对于还在使用鹅毛蘸水笔的时代确实是件麻烦事。
法庭速记等需要大量记录文字的工作亟需一次书写的革命。
这个时候有人就开始琢磨,能不能造一台机器,让写字变得简单,在办公室也能迅速地写出工整的文字。
打字机便应运而生,最早大家对字母按键的布局也没有太多想法,就按照字母表的顺序分两行排列。
1845年,一种旋转式的打字机
ABCD的顺序是所有人最熟悉的,新诞生的打字机使用这种布局再合理不过了。
无论是谁,第一次接触都可以凭印象较快地找到每个字母按键的位置。
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很多人很快就完全熟悉了键盘的布局,打字的速度飞快。
但是由于打字机本身的结构问题,过快的速度会导致相邻字母的控制杆卡住,只能拆开修理,一直被人诟病。
1865年的原始打字机
当时一位美国的报社编辑肖尔斯想到了一个方法,为什么不在布局上做做文章,降低打字的速度呢?
他前后花了6年的时间尝试了不同的键盘布局,最终在朋友的帮助下设计了这套QWERTY键盘。
QWERTY键盘的字母排列看起来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但可以确定的是,这种布局将所有最高频的字母都分散开来了。
QWERTY键盘热区图
用上这种键盘,打字员打同样的一段话,手指的移动距离比从前长了不少。
而且例如A、O、逗号、句号这些最常用的按键都被分配给了无名指和尾指这两个最弱的手指,就算已经很熟悉键盘,一段时间后还是会很疲劳。
在这个尴尬的布局下,打字员的打字速度虽然下降了不少,但是故障率却实实在在的降低了。
不过,新的键盘依旧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可能是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
那时候的键盘没有大小写切换的功能,要么只有大写要么只有小写,当然也有的直接粗暴地把按键数量翻倍,大小写字母全都放上去。
没有大小写就算了,还有很多符号需要一些奇淫巧技才能够打得出来。
比方说最简单的感叹号“!”,那时候打字员要先打出一个点“ . ”,然后退格,再补上一个单撇“ ' ”。
改进后的字锤同时刻有大小写字母
按住上档键就能打出大写字母
这些符号还要等上档“Shift”键诞生后才能够被轻易地打出来。
所以肖尔斯虽然发明了QWERTY键盘,但并没有将它推广开来。
真正让QWERTY键盘闻名天下的是著名的武器制造商雷明顿公司。
他们将QWERTY键盘的排列顺序申请了专利,将品牌命名为“Typewriter”。
雷明顿一号打字机
雷明顿公司的Typewriter其实也没有什么厉害的,但是人家的营销手段不得不服。
首先是Typewriter的品牌名,这几个字母全在键盘的第一行,他们推销的时候可以很快地打出来演示给顾客看。
当然仅仅靠这点小把戏是不足以称霸市场的。
在雷明顿的第二款打字机上市后没多久,就有发明家改进的打字机的控制杆结构。
他设计的打字机,解决了快速敲击会发生卡键的情况。
键盘再也不会卡键,QWERTY键盘的存在就显得非常尴尬了,越来越多更合理的键盘布局开始涌现。
尽管如此,雷明顿也没有慌张,他们不紧不慢地使出了划时代的大招——免费培训。
那些什么“羊毛出在狗身上”的互联网免费模式人家雷明顿早就玩烂了。
那个时候打字员的工作门槛还是不低的,一般人不练上个几个月都不敢去上班,毕竟打错一个字母整页文件就废了。
雷明顿看准时机,给大公司、工厂免费开设打字员的培训课程,企业们当然不会拒绝,况且还赶上经济的萧条时期,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事。
很显然,雷明顿开设的培训课程都是基于自家的QWERTY键盘的,课程的质量也很高。
久而久之,社会上对会使用QWERTY键盘的打字员非常认可,并且只招聘这种打字员。
事件的高潮发生在1888年,美国辛辛那提举行的一场打字比赛。
一位来自盐湖城的法庭速记员使用QWERTY键盘盲打,用飘逸的指法征服了包括评委在内的所有人,以绝对优势获得了冠军。
在雷明顿的广告上可以看到对王牌打字员的宣传
一时间,QWERTY键盘成为了冠军之选,这个美国的打字机行业都倒向QWERTY键盘。
几乎没有人生产那些使用更高效率更科学键盘布局的打字机,这一回合QWERTY完胜。
来到20世纪,QWERTY键盘已经占据了几乎整个打字机市场,可偏偏还有人不信邪。
来自华盛顿大学的奥布斯特·德沃拉克教授发明了一种全新的键盘布局,足以秒杀QWERTY布局。
奥古斯特·德沃拉克
这种以发明人命名的DVORAK键盘把实用频率最高的字母全放在手指的默认位置。
还根据单词的拼写规律,尽量将容易相邻出现的字母分开,避免一只手连续键入的情况。
使用这种科学的键盘,打字者双手在默认的位置上不移动,能打出至少3000个不同的单词,而QWERTY键盘只有可怜的50个左右。
可以发现DVORAK布局的热区比QWERTY布局更靠近手指默认位置
为了证明新键盘的合理性,德沃拉克在二战时期曾训练过14位海军打字员。
结果令人吃惊,DVORAK键盘的键入速度比老键盘提高了68%!
但很可惜,由于二战时期物资缺乏,大批量更换新打字机是不可能的,旧的QWERTY键盘打字机还能继续服役的情况下没必要浪费资源。
德沃拉克与他训练的打字员
DVORAK键盘的第一次战斗,失败!
时间来到信息时代,以IBM为首的巨头依旧坚持QWERTY键盘不动摇。
大多数的厂商也不敢轻易更换键盘布局,迎合市场才是最稳的。
IBM早年生产的打字机
重新定义了电脑的苹果是当时最有号召力的公司,他们很欣赏DVORAK键盘的高效率。
因此,在1984年,新上市的Apple IIc加入了一项新的功能,可以让用户一键切换为DVORAK键盘(软件层面)。
苹果希望此举能逐步将DVORAK推广开来,淘汰古老且不科学的QWERTY键盘。
可是事与愿违,更换DVORAK键盘要付出的成本实在太大了,就算是如日中天的苹果也无法改变人们用百年养成的习惯。
虽然没有成为主流,但苹果的系统依旧可以方便的切换为DVORAK模式
20世纪依旧沦为QWERTY键盘的天下,再次失败。
一个为了妥协机械缺陷的键盘布局在种种机缘巧合之下延续了百余年,实在是令人唏嘘。
其实人类文明的发展很多时候也被种种习惯与标准所约束。
马屁股的宽度决定了罗马战车的宽度,战车的宽度又决定了铁路的标准轨距,铁轨又决定了隧道的宽度,而隧道的宽度最终限制了火箭的直径。
小小的马屁股竟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人类探索太空的伟业。
QWERTY键盘还将统治世界多久我们不得而知,但手机触控交互的兴起是个好兆头。
我们已经可以不付出任何硬件成本就换上全新的键盘布局。
相信有朝一日QWERTY键盘的传奇终会成为人们的回忆,毕竟,天下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