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linic門诊新视野
心血管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学术经纬  ·  美国圣裘德儿童医院免疫系Hu Lab诚聘博士后 ·  2 天前  
医学影像沙龙  ·  CT见食管里高密度影到底是啥东西?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linic門诊新视野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急重症中心江洪教授、陈静教授团队及超声科周青教授实力彰显|再克二尖瓣脱垂重度反流病例

Clinic門诊新视野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12-30 12:00

正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急重症中心在江洪教授陈静教授团队联合心脏超声周青主任团队成功开展并实施DragonFly™经导管二尖瓣夹系统植入以来,已累计完成多例复杂的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近期,团队再次以专业技能与丰厚经验,成功挑战并攻克了一例具有高难度的广泛二尖瓣脱垂病例。整个手术过程精细高效,团队成功植入三枚二尖瓣夹解决患者脱垂问题。术后,患者肺静脉逆流几乎消失,症状显著改善,二尖瓣反流程度由术前极重度降低至Trace,这一显著疗效彰显团队卓越技术实力,亦是成员间高度默契与专业协作的直接体现。

术中操作

病例简介

患者为70岁男性,因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夜晚休息时发作胸闷,位于胸前区,有压迫感,伴大汗、心慌等不适入院治疗。既往有:二尖瓣后瓣脱垂并重度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1级(极高危组)、肺结节病等病史。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后瓣脱垂并重度关闭不全及前向流速偏快(考虑部分腱索断裂),三尖瓣中-重度反流,肺动脉高压(重度),主动脉瓣钙化并轻度反流。TEE评估:P2区脱垂累及1区和3区,脱垂宽度:22mm,脱垂高度:15mm,Gap:12mm,前叶长度:2.6cm,后叶长度:1.9cm,瓣口面积:5.6cm2

手术难点:

1. P2区脱垂累及1区和3区,脱垂宽度:22mm,需采用多夹策略side by side平行放置;

2. 脱垂高度高达15mm,前后瓣叶Gap:12mm,瓣叶捕获难度极大。

对应策略

江洪、陈静教授团队缜密规划,决定采用拉链策略,先在2区偏3区植入一枚长宽(XW0612)型号的二尖瓣夹降低脱垂高度、改善前后叶对合。术中左侧股静脉入路,房间隔穿刺高度4.2cm,于2区植入一枚长宽(XW0612)夹,释放后夹子L侧有残余脱垂,总反流2+,于是在第一枚二尖瓣夹L侧放置第二枚长宽(XW0612)夹,夹子关紧后M侧残余反流1+,压差3mmHg。由于第一枚夹子稳定性较差,于是决定于第一枚夹子M侧再放置一枚短窄(SN0409)夹稳定第一枚夹子,夹闭后夹子稳定性良好,反流Trace,跨瓣压差5mmHg,术毕。

术前

X-plane 2区

X-plane 2区彩色

3D

3D彩色

术中

瓣膜夹打弯至瓣上

调整Orientation

捕捞瓣叶

确认Orientation

瓣叶捕获

关闭夹子

评估反流

3D评估组织桥

3D评估反流

第二枚0612置入

瓣叶捕获

关闭夹子

3D评估

置入0409稳定第一枚夹子

Side by side平行放置

夹闭后反流Trace

3D评估组织桥

3D评估反流

TMPG:5mmHg



江洪、陈静教授评价:“团队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致力于前沿技术与国产创新产品的应用与推广,以持续造福广大患者。手术操作中,对于一些脱垂广泛的病例,如本例患者P2区脱垂累及1区和3区的复杂情况,我们借助DragonFly™刻度化旋钮及4种型号的夹子,大大提升了手术效率,尤其是需要平行紧贴放置第二枚和第三枚夹子时,团队术中精准操作,严格把控每一步骤,最终有效解决患者极重度二尖瓣反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综合来看,DragonFly™以其精准高效、降低手术风险及术后效果显著等多重优势,未来在二尖瓣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我国该领域的主流治疗选择。”

专家简介


江洪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内科教研室主任,大内科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住培和专培基地主任,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全国著名心脏病学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获得者,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湖北省保健工作杰出专家和突出贡献奖、湖北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湖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北省百佳医生,湖北省金口碑医生,第五届“白求恩式好医生”等荣誉称号。担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兼急危重症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学会心血管装备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医学会心血管学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医学会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医学会心血管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副主编,《中华心律失常杂志》常务编委,《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临床心电学杂志》、《湖北临床医学杂志》、《临床内科杂志》、《医学新知杂志》、《心血管病学进展》等编委,《医学参考报》副主编,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受邀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杂志特约审稿人。主要从事心律失常和冠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完成或在研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及其他省部级项目6项,在全国专业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50余篇。主编或主译专著2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项,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武汉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国家专利1项。



陈静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科室及职务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心血管急重症中心主任、胸痛科主任、心脏重症监护室主任

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访问学者

诊疗专长

冠脉造影术和支架植入术;心脏辅助装置的管理;瓣膜性疾病介入治疗。

学术任职与荣誉

美国心脏病学会会员(FACC)

日本循环学会会员(FJCS)

国家卫健委冠脉介入培训导师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急重症学组委员兼秘书

中国医师学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

全科医师心血管诊疗能力提升委员会委员

亚洲心脏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委员会理事

《ESC cardiovascular中文版》编委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通讯编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初审专家

湖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学组组长

湖北省微循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暴发性心肌炎质量控制中心 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常务委员

湖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

武汉市中青年骨干人才

科研成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中央高校青年教师基金和湖北省卫健委科技项目等课题5项;入选武汉市中青年骨干人才;BMJ、Natur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s Biology 、ESC HF杂志审稿人,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6 篇,其中部分研究被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Cardiovasc Res、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等期刊引用。获得2022年度 European Heart Journal最佳结构病例奖。参编著作4部和中国专家共识4部。



周青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超声影像科主任,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耶鲁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研究员,Humanitus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现任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及心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超声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超声影像与治疗质控中心主任,武汉市医学会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临床超声诊断工作20余年,擅长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以及3D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发表SCI及统计源论文100余篇,多次获得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Clinic門诊新视野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