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叔快评
肿瘤学临床研究及制药企业研发评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广东吴川一中学生疑遭欺凌、官方回应网传浙江一 ... ·  19 小时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从农村聚餐不得使用四季豆事件分析基层移风易俗 ... ·  19 小时前  
江苏新闻  ·  江苏一市市管领导干部任前公示 ·  3 天前  
江苏新闻  ·  江苏批复了!淮安,大消息传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叔快评

蓝鸟坠落,基因治疗独角兽的商业化大败局

大叔快评  · 公众号  ·  · 2024-08-17 00:00

正文

蓝鸟生物(Bluebird Bio),这家昔日市值一度触摸到300亿美元的基因疗法独角兽,股价又创历史新低了。
美国时间8月14日,蓝鸟生物单日暴跌23%,次日开盘再次大跌超6%,市值已经只有不到1.5亿美元,昔日300亿的巅峰市值只剩下不足0.5%。
造成这次大跌的导火索,是其镰状细胞病(SCD)基因疗法Lyfgenia最新公布的糟糕业绩。
Lyfgenia是一种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伴有血管闭塞事件史的镰状细胞病患者的 基因疗法
这种基因疗法使用慢病毒载体进行基因修饰,目的是使患者的造血干细胞能够产生一种衍生血红蛋白HbAT87Q,其功能类似于正常成人的血红蛋白,以减少镰状红细胞的形成,从而缓解症状。
2023年12月8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Lyfgenia的上市,标志着治疗镰状细胞病的新里程碑。
Lyfgeni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基于对12至50岁镰刀型细胞贫血病和VOE病史患者进行的一项为期24个月的单臂多中心研究的数据分析。
该项临床试验的有效性评价标准,是患者在接受Lyfgenia输注后6至18个月内达成VOE完全消退(VOE-CR)的比例。
最终,32例患者中有28名(88%)达到了VOE-CR。
尽管Lyfgenia疗法单剂的售价高达惊人的310万美元,但是业界仍然不乏对其看好的观点。
看好者认为,这笔一次性投资,对于那些饱受镰状细胞病反复发作折磨的患者来说,可能意味着一次彻底改变命运的机会。通过一次性治疗,患者有望摆脱终身依赖输血和药物维持生命的状态,实现长期健康生活的梦想。
但是市场的走向,并不让人乐观。
截至2024年5月份,才有媒体报道,一名12岁男孩将成为 Lyfgenia这款 基因疗法在美国的首位商业患者,其费用由保险公司支付。
此时,距离该疗法获批上市,已经过去了近半年时间。
在8月14日,蓝鸟生物发布了第二季度业绩:仅仅有4名患者开始接受 Lyfgenia疗法。
这个数据,可以说彻底击溃了市场的信心,导致了其本就伤痕累累的股价,再次连续两天大跌近30%。
Lyfgenia基因疗法瞄准的潜在镰状细胞病(SCD)患者群体约有2万人,虽然是一个极其细分的市场,但其面临的竞争一点也不轻松。
就在 Lyfgenia获批的当天,美国FDA同时批准了 美国药企Vertex的另外一款基因疗法 Casgevy,这是全世界首款获批的 CRISPR基因编辑疗法,其适应症也是 镰状细胞病(SCD),和蓝鸟生物的 Lyfgenia是头对头竞争的关系。
除了技术路线的差异之外, Vertex的 基因疗法 Casgevy,定价也仅是蓝鸟生物的 Lyfgenia疗法的三分之二,且没有黑框警告。
根据 Vertex方面披露的数据, Casgevy基因疗法已经覆盖了20名患者,虽然绝对数量也不多,但是已经是 Lyfgenia疗法的5倍了。
作为一家手握三款已上市基因疗法的蓝鸟生物,其手中其他两款更早时间上市的基因疗法,商业化前景也很艰难。
作为蓝鸟生物旗下最先上市的 Zynteglo基因疗法,这是 一种基于慢病毒载体的基因疗法,用于治疗输血依赖性β-地中海贫血(TDT)患者,其2023年收入为1670 万美元。
蓝鸟生物旗下第二个上市的基因疗法是 Skysona,用于治疗18岁以下携带ABCD1基因突变的早期脑性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CALD)患者,这些患者没有HLA匹配的同胞造血干细胞(HSC)供体可用。
有研究机构估计,符合治疗条件的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患者,也不过40例左右。
2022年,Skysona基因疗法全年的收入为1240美元。
股价跌破1美元之后,蓝鸟生物公司退市的风险也开始显现,而 截至2023年的3季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