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饭爷的江湖
这是个小号,主要说投资故事,讲人生道理。大号:炒股拌饭 通过历史经济大视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贝壳社  ·  DeepSeek掀起狂潮,AI+制药这盘棋该咋下? ·  3 天前  
德大器械注册与临床  ·  【器械临床一起学】知情同意书的设计规范及知情 ... ·  3 天前  
第十一诊室  ·  这样的化妆品早就过期了,很多姑娘还在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饭爷的江湖

存款利率还得降。。

饭爷的江湖  · 公众号  ·  · 2024-04-07 20:50

正文

前段时间看到个净息差数据挺有意思的,2023年四季度国内银行的净息差数据已经降至 1.69%。

根据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之前发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净息差的警戒线是1.8%。

其实不光是在国内,在国际上也通常认为1.8%是警戒线,再低就会影响银行的经营状态,更严重甚至有可能会引发金融危机。

如果从全国范围看的话,整个2023年我们银行的净息差,基本已经都在1.8%以下了。

分季度看的话,四个季度的数据分别是 1.74%、1.74%、1.73%、1.69%。

这里面分类看的话,可能 股份制好一点在1.7%以上,城商农商基本都奔着1.6%左右去了。

可以看出过去的整个2023年,净息差数据是持续下行。等到四季度的时候,已经远低于1.8%的警戒线了。

如果单纯从净息差的角度看,我们国内的银行业和美国相比,日子过得实在太苦逼了,

2023年三季度, 美国银行业整体净息差 依旧高达3.30%,远高于国内的净息差水平。

很多在银行工作的人应该会有明显的感觉,这两年银行的业务越来越难做,基本是增产不增收的状态。

我们认为目前这个过低的净息差水平是没办法持续的,最终还是要想办法往1.8%这个警戒线走, 不然银行的经营压力太大了。

不过在目前的经济大背景下,贷款利率很难继续上行,因为整体的贷款需求是不足的。

所以后面存款利率继续下调,是大概率事件甚至是必然的,这段时间不是多家银行又宣布降低存款利率了嘛。

也就是在这个存款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我们看到任何比这个利率水平高,稳定收益的东西都在被抢。

资本市场的高息和红利板块被追捧,锁定利率的储蓄险配置的人变得更多了,储蓄国债在银行网点被疯抢,都是都是这个原因。

比如这两天今年首批储蓄国债在银行网点开售了,很多人可能没想到半小时就被抢空了。


其实你要说这批储蓄国债的利率也没多高,第一期期限3年,票面利率是2.38%,第二期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2.5%。

但是在目前风险偏好不断降低的大背景下,多数普通人也找不到更好的产品来配置自己的资产。

所以只能去抢储蓄型国债这种产品,起码国债这东西非常安全,还能锁定个三五年利率不受存款利率下行的影响。

说实话,存款利率持续下行贷款需求不足,导致银行的整体净息差只有1.69%,对银行业的经营压力是很大的。

银行体系需要足够的利润,才能抵御经济下行期间的坏账率上升,从而保证稳健经营。

我们以前说过,其实利率这个东西代表的是资金的价格,资金的价格也像商品的价格一样,是供需状况决定的。

什么时候大家对货币的需求多呢?整体经济增速快,大家需要更多钱来消费投资的时候。

什么时候大家对货币的需求少呢?整体经济增速放缓,大家都不愿意借钱的时候。

日本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在日本经济90年代初增速放缓泡沫破裂以后,贷款的平均利率水平逐年下降。

1990 年的8%左右开始一路走低,逐步降低至 2010 年的 1.55%左右。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以后,日本贷款和存款利率的逐步走低, 日本银行业息差收窄幅度也非常厉害。

这种情况在2000年以后体现的尤其明显,2000 年以来,日本商业银行净息差大幅下行。

先是从由 2000 年的 1.49%,降至 2010 年的1.12%。后来再破1,降至2020年的0.82%。

到了2021 财年更是再创新低,这一年日本银行业平均贷款利率仅 0.79%,净息差则仅为 0.54%,可以看出这十多年时间变化有多大。

对于国内的银行业来说, 目前息差收入占到银行业收入的比值为80.1%,也就是银行全靠息差活着。

在息差下行贷款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可能要更多考虑坏账的压力,尤其对城商行和农商行更是这样。

因为目前各类银行的平均净息差虽然为1.69%,但是这里面息差最低的是城商行,仅为1.57%。

利润和不良贷款数据方面。所有银行的利润23775亿,不良贷款32256亿,不良贷款规模是利润的1.3倍。

而其中城商行的利润2931亿,不良贷款5017亿,不良贷款规模是利润的1.7倍。

农商行利润2388亿,但是不良贷款有8623亿,不良贷款规模更是利润的3.6倍。

在息差剧烈缩小的当下,这两类银行的利润随时都可能被庞大的不良贷款吞噬干净。

这就是为啥我们目前看到很多上市银行看起来估值很低,因为大家对坏账还是有所担心的。

要知道国内目前是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这就是为啥我们会看到银行融资的占比会超过八成。

这也意味着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融资,最终穿透以后还是通过银行融资,因为银行体系还是出了九成的钱。

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商业银行在息差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一直都在拿出资本金来支持实体部门降低融资成本。

如果实体部门的盈利迟迟得不到改善,那么商业银行可能要持续的拿出资本金来补贴实体部门的债务。

这种情况是没办法持续的,极端情况就是商业银行受制于净息差和资本金的约束,进一步放缓资产扩张速度甚至缩表。

基于这个因素的考量,大概率为了把银行的息差维持在一定区间,后续存款利率还得继续往下降。

就像我们在《 力度依然不够 》里面说的,2024年可能是比较关键的时间窗口。

如果这个时间窗口名义GDP增速没办法拉起来的话,那么后续增速放缓以后息差下行,带动存款利率继续下行压力还是很大的。

这种情况如果发生的话,市面上不管是存款还是理财产品,又或者是储蓄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也会跟着继续下调。

现在我们看到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行,还有之前我们在《 关键窗口期来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