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MD
)是发达国家
50
岁及以上人群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其特征在于黄斑的恶化或破坏,患者会逐渐减少中央视力直至失明。
Global Data
最新报告显示目前有
236
种药物正在开发用于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MD
)。在这其中瑞士制药巨头诺华(
NOVN
:
VX
)和罗氏(
ROG
:
SIX
)在
AMD
进行的临床试验数量最多,这使得他们未来有机会超越目前的大热门
Lucentis
(雷珠单抗)的收入,
Lucentis
是专门用于治疗湿性
AMD
的第一种抗
VEGF
单克隆抗体,也是中国第一款获批治疗AMD的药物。
目前,
AMD
药物市场仅有美国、欧盟和日本的五种药物以及中国的四种药物。这是一个特定的又受众很广的市场,为制药巨头提供了竞争和领先头寸的机会。
Global Data
的制药分析师表示:
“
近年来,
Regeneron再生元
(纳斯达克代码:
REGN
)和拜耳(
BAYN
:
DE
)凭借其抗
VEGF
产品
Eylea
(阿柏西普)(
aflibercept
)成为
AMD
领域的畅销产品。
” 阿柏西普2011年获得FDA批准上市。再生元拥有美国独家经营权,拜耳拥有美国以外市场的许可权。 目前阿柏西普在全球包括中国100多个国家获批上市,至今为止,其全球销售额已经超过
220亿
美元。
中国的
康柏西普作为国家一类创新药上市
,
是
我国首个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单克隆抗体类药物。
然而,诺华公司计划在
2019
年推出其新的抗
VEGF
,
brolucizumab
,而罗氏公司将通过推出
faricimab
来弥补其缺失,这是计划于
2024
年用于治疗湿性
AMD
的一流双特异性抗体,试验阶段是每4个月给药一次。
报告称,开发新型抗
VEGF
的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延长药物的疗效持续时间,以尽量减少
IVT
注射的频率,目前这对患者、医生和医院多方资源来说都是一个负担。
各大公司的另一个目标是解决干性
AMD
临床试验中的高磨损率,目前
所有候选药物在临床发展阶段都已经失败,因此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在干性AMD药物的开发方向中用于防止光感受器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损失的神经保护药及使用药物减少玻璃膜疣是大家感兴趣的领域。
睿盟希国际视觉科学基金,以
For
better vision and insight
为愿景,致力于全球范围内挖掘并投资视觉科学领域的创新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