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见小曰明
要消费升级,更要人生攻略升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  “小火苗大杀手”致多人伤亡!近期易发,千万警惕 ·  15 小时前  
沈阳网  ·  游客在知名景区失联,官方通报→ ·  昨天  
沈阳网  ·  游客在知名景区失联,官方通报→ ·  昨天  
山西省应急管理厅  ·  山西部署开河期黄河防凌工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见小曰明

没有马云的阿里,我很放心

见小曰明  · 公众号  ·  · 2018-09-18 18:35

正文

作者:木沐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职场木沐说(ID:mumushuo2017)。

本文已获原作者转载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号“职场木沐说”



0 1

马云发出题为“教师节快乐”的公开信宣布:一年后的阿里巴巴20周年之际,即2019年9月10日,他将不再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届时由现任集团CEO张勇接任。


作为明星企业家马云和他的阿里,不仅在国内众人皆知,声名更是远播于海外。


然后张勇,作为阿里的CEO,却极少走入大众视野,老百姓几乎没人知道他是谁,更不知道他是凭什么本事,能成功接棒马云。


张勇跟各个混互联网圈大佬的一贯作风大相径庭,他的低调谦虚被业内人士称道。


到底张勇的前世今生如何?为什么会被马云选为接班人?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位未来阿里帝国一把手的神秘面纱吧。




0 2


他的阿里前传:

不想过一眼看到头的人生


张勇并不是土生土长的阿里人,他的个人经历虽然充满曲折与偶然,但对于今天年轻人在择业和转型方面,仍然很有启发性。


张勇1995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证券专业,他当时的理想,就是可以进万国证券的研究所,他说那是一个梦一样的地方。


然而正当他全力报考万国时,发生“三二七国债”事件,万国证券涉嫌违规,整个公司出现问题,所有招聘活动暂停。


无奈之下,张勇又将简历投至巴黎银行上海代表处,通过了第一轮和第二轮面试后,突然间该公司新加坡出事,张勇再度遭遇招聘暂停。


连续遭遇两次遭遇招聘事故,张勇完全懵了,不知所措,但又不得不再次走上求职之路。


在成功通过招商银行和其他银行的两轮面试并体检后,张勇拿到了offer。


然而,当他去银行亲身考察后,却开始犹豫,因为每天朝九晚五按时上下班的生活,似乎不是自己想要的。


无法抉择之际,安达信的招聘信息吸引了张勇,公司刚进入中国不久,他觉得完全可以大展拳脚,施展抱负。(多年后安达信并入普华永道)


在安达信,张勇一待就是十一年,不到35岁的他,就在要升任合伙人之际,突然发现,即便做了合伙人又如何,以后未来二十年每年赚多少钱,做多少事,基本上都能预料到。


张勇说,如果一个人可以一眼看到他人生二十年的样子,真的很无聊,很没劲。


于是他毅然选择离开,加入了当时风头正劲的互联网新贵——盛大网络,担任副总裁和CFO(首席财务官),并推动和见证了盛大纳斯达克上市的的壮举。


加入盛大两年后的一个夏天,正在香港出差的张勇接到猎头公司的电话,“有一个公司叫阿里巴巴,你愿不愿意了解一下?”


这家猎头公司专注于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职和离职的员工中挖人,而在安达信和普华永道有过出色经历的张勇,自然在他们的人才寻访名单上。


原来当年,也就是2008年,阿里巴巴正在为它的急速扩张,委托猎头公司找寻人才,寻访张勇的目标岗位是淘宝网CFO。


张勇获悉,阿里巴巴集团的B2B业务正在谋求于当年晚些时候独立上市,表达出肯定的意向。


于是,在猎头的协调和安排下,第二天早上在香港文华东方酒店,张勇第一次见到了阿里巴巴集团当时的CFO蔡崇信。


之后,张勇接连被马云,彭蕾和孙彤宇一一面试,并顺利通过。


尽管上海人通常都不愿意离开上海,而张勇也不止一次对上海以外的、职位是CFO或VP的机会说“不”。


但阿里的这次机会,却完全是个例外,张勇觉得淘宝很新奇,电子商务应该是未来,连他太太都颇为赞同,并同意他前往杭州总部工作。


2007年8月30日,张勇出任淘宝网CFO,在杭州一处五星级酒店落脚。在此后8年时间中,他成为这家酒店的长期住客,在周末时才返回上海。


其实,张勇在2006年之前的人生履历,像极了现在大部分人的经历,拼命考好大学,毕业留(前)在(往)大城市,找到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从此过上小康生活。


然而人和人真正的差距和分水岭,就在于,张勇们并不满足被设计好和完美定格的人生。


他们想要的,是在不断追求变化和挑战自我的过程中,享受个人高速成长的快乐。




0 3


他用务实而创新的行动,

改变了马云的成见


马云曾戏言,“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做CEO”。背后原因是,CFO的职业是检查,是控制,所以财务官当CEO会缺乏远见。


然而,张勇的成功,却给了马云一个意外的惊喜。


张勇在刚进阿里的时候,马云曾问他为什么加入阿里,他颇有气势地回答:“已经干过一个30亿美金企业,想再干一个300亿美金的事业。”


谁也不曾想到,十年间,张勇从盛大的CFO变成了阿里的CEO,管理一家4000亿美元巨头。


如果说马云是阿里巴巴的总设计师,那么张勇就是阿里的总工程师。


据说去年一年,马云的飞行时间超过了800小时,马云是梦想家和布道者,张勇则用“打”出来的战略,不折不扣的将理想落地和执行。张勇说,“思想是没法执行的”。


马云负责提需求,而张勇则负责写代码——布局和绘制具有可操作性的战略大图。二人的互补性和完美配合,使阿里在这两年期间快速发展。


马云曾对他说:“做CEO是个苦活,需要做好下地狱的打算。”张勇回应,“所以你把我推下去了。”


张勇,不仅没有被财务专业身份限制,还深挖市场,研究用户,不断突破和创新。


天猫和“双11”,就是张勇亲手打造的创业和创新业务模式。“双11”,一经推出即成为现象级商业盛事,这一凝聚和调动全球商业力量的标杆,迄今未有后来者超越。


张勇举全集团之力“All in无线”,使手机淘宝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电商平台;并主导投资了一系列新零售并购跟合作业务,如苏宁、银泰、饿了么等。


按照阿里内部的说法,张勇是“在高速路上换引擎的人,而且把拖拉机换成了波音747”。


张勇并非没有危机感,谁都知道,未来永远不变的是变化,当被问到:“一个新兴事物出来以后,这班车没赶上,落后了,别的企业发展起来了,怎么办?”


张勇自信地回答:“本能的反应是,我要赶上他,别人做我的也要做。但更重要的是要想下一班车是什么。这一班车没赶上,但它肯定不是末班车,一定会有下一班车!”。


而在我们普通人身上,你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哎,来不及了,赶不上了”,“年纪大了,学不动了”,细想下来,不过是在给自己的懒惰和不作为找借口。


任何时候想要改变,都来得及,开始行动就意味着成功的一半,而原地不动则不仅无法赢得未来,更会失去现在。


员工们给张勇贴的标签之一是“比你聪明还比你勤奋”。从CFO到B2C业务负责人,张勇角色转变迅速,无任何不适;接任CEO后,很快就对阿里其他板块业务聊熟于心,并提出成熟的判断和意见,足见其背后对自己有多狠。


阿里十年,他用实际行动改变了马云的成见,用自己的锐意进取和主动拥抱变化实现了开挂人生。



0 4

他的内向低调,

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张勇,身为商业帝国阿里的CEO,却有着与其头衔完全不匹配的低调作风。


马云早就成为全中国近乎无人不晓的公众人物;而张勇,则神秘而低调,你甚至在网上都找不到几篇关于他的专访文章,他低调到还能在上海街头,不受打扰的喝一碗小馄饨。


阿里内部流传着各种自家人不识张勇的段子。


最新的一个段子发生在5月10日当天,近万名阿里员工家属来到西溪园区,一位员工的母亲叫住身旁佩戴阿里胸牌的中年人,让他帮忙给自己留影。


结果各种姿势拍了五分钟,拿回手机一看,却对拍照效果大为不满:“拍得不怎么好呀!”


正好有员工路过,前来解围:“阿姨,这是我们CEO!”原来那个被“抓壮丁”的中年人就是张勇本人。

就是这样一个内敛又低调的人,骨子里却很执着,关键时刻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他一旦认定一件事大势是对的,就会锲而不舍的坚持做下去。


在湖畔大学授课时,张勇告诉学员:


“有些东西坚持就是胜利,特别是新业务,核心就是信仰和坚持,我们信这件事情,我为此愿意付出。可能咬紧牙最后扛不住了,再扛一下,过一个坎,再过下一个,就这么回事。”


张勇在阿里的业务推动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不管新零售,还是物流菜鸟网络,都曾遭遇来自集团层面的多方质疑,遭遇巨大阻力,主要聚集于这些业务太重,与淘宝一向的轻模式相悖。


然而张勇却坚信,这是帮助阿里突破传统业务的新出路,在他的坚持之下,得以继续开展,而当项目获得管理层认可时,坐在张勇身边的同事发现他一贯平静的面庞也颇为动容。


2017年,阿里年度大会结束之后的party上,张勇走上台前,献上一曲《You raise me up》,一曲唱罢,坐在前排的一些阿里人发现,张勇眼中泛着泪光,想来他是在感恩,在感慨自己一路走来的不容易。


苏轼曾说: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惊世之才,更有坚韧不拔之志。


这正是对张勇性格的最好解读。他不情绪化,不偏激,不张狂,如老子所说“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十年磨一剑,在阿里的光荣岁月,让这个脸庞有两个标志性大大酒窝的中年男人,笑得灿烂得像个孩子。




0 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