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电影资料馆
定期发布资料馆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姑苏晚报  ·  《哪吒2》,全球第一! ·  21 小时前  
姑苏晚报  ·  《哪吒2》,全球第一! ·  21 小时前  
北京日报  ·  哪吒登顶!长津湖送祝福 ·  2 天前  
四川观察sctv  ·  超了!今日或将登顶!贾玲最新发声→ ·  2 天前  
河南日报  ·  95.10亿元!创造新纪录! ·  3 天前  
江苏新闻  ·  8.84亿元!创造江苏新纪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电影资料馆

放映预告丨天才演员的银幕史——韩非逝世40周年纪念

中国电影资料馆  · 公众号  · 电影  · 2024-12-23 20:22

正文



2025年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电影大年,时逢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等十年一遇的周年庆祝,我们将围绕以上主题展开全年系列放映活动的策划,通过影人纪念、主题策划、特别放映及特展等形式,回首星光璀璨、熠熠生辉的影史长河,展现中国电影诞生120年来所经历的成长与繁荣。




熟悉中国电影史的观众朋友们对韩非这个名字必然不会陌生,从 舞台到银幕,韩非对表演艺术进行了四十余年的不懈探索,在《太太万岁》《哀乐中年》等影史明珠中创作了许多深受观众喜爱的角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

2025年是韩非逝世40周年,艺术影院精心辑选12部他不同阶段参演的电影代表作,在京苏两地共计呈现20场放映,希望观众朋友们能够通过本次专题展映系统性回顾韩非的从影生涯。谨以此向这位天才的演员致以诚挚的敬意和怀念。


韩非,原名韩幼止,1919年3月17日出生于北京一个铁路职工家庭,祖籍浙江宁波。1932年韩非随父定居上海。他并没有受过专业的表演训练,是在偶然的机会下登上舞台的。1940年,韩非在上海剧艺社的舞台剧《家》中饰演觉慧,受到了张石川的赏识。


1941年,在张石川的招揽下,韩非进入国华影片公司,首次出演电影就是与业已成名的周璇合作主演的 《夜深沉》(1941) 。影片改编自张恨水的同名小说,张石川导演,韩非在影片中饰演马夫,这与他自小在北方生活的背景不谋而合。影片开拍之前韩非已是活跃在舞台剧上的优秀新人,时评有言“《家》演了一百多场,他所演的角色,却已抓住一般人的灵魂”。自这部影片起,韩非一举成名,“电影界从此多一小生”。


左:周璇 右:韩非


此后,韩非也出演了《玉碎珠圆》等影片,但其事业重点还是在舞台剧上。直到抗战胜利后,韩非才将演艺生涯的重心转向电影。他加入了进步倾向的文华影业公司,在 《太太万岁》(1947)、《艳阳天》(1948)、《哀乐中年》(1949) 等“文华”代表作中贡献了生动精彩的表演。这些作品为韩非赢得了极大声誉,也奠定了他在中国影坛出色的喜剧演员地位。



本专题中的三部作品刚好都是韩非与石挥合作的影片——《太太万岁》与《哀乐中年》均由桑弧导演,韩非在前者中饰演女主角的弟弟陈思瑞,一个活泼有朝气的得意少年;在后者中,韩非则饰演虽然自私虚荣但并不那么令人讨厌的阻碍老父亲结婚的儿子陈建中,与石挥同台表演也丝毫不落下风,为影片贡献了不少笑点;在剧作家曹禺执导的唯一一部影片《艳阳天》中,韩非饰演马弼卿一角,虽出场不多,但是一个势利逢迎、胆小怕事的马屁精形象也是跃然银幕之上。


《艳阳天》


2025年1月4日是韩非逝世40周年整,当晚,百子湾将放映《哀乐中年》,期待观众朋友们前来观看。值得一提的是,饰演陈建中妻子的李浣青与韩非在电影中结缘,戏外两人也喜结连理。

《哀乐中年》


1949年,韩非辗转至香港,出演了“长城”“龙马”等公司出品的多部影片。本专题中辑选了韩非这一时期4部代表作品,其中, 《血染海棠红》(1949) 是“长城”继《荡妇心》之后出品的第二部电影,由岳枫导演,韩非与白光、高占非、严俊、龚秋霞等多位彼时明星演员联袂奉献,影片将犯罪类型片与家庭伦理剧相结合,节奏明快,大银幕鲜少放映,非常值得一观!本专题中,影片仅在苏州呈现一场,期待江南分馆的观众朋友们观看!



《误佳期》(1951 则是“龙马”出品影片,也是韩非与好友白沉导演的第一次合作,韩非饰演一个专为别人家婚丧嫁娶吹喇叭的乐手。影片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上世纪30年代上海进步电影的遗产,人物形象鲜明,空间处理及场面调度相当出彩,韩非的表演生动又克制,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影片上映后票房和口碑都很好,尤其在东南亚非常轰动,韩非也因此得到了“小喇叭”的绰号。


《误佳期》

本专题中,还将放映同为“龙马”出品的 《江湖儿女》(1952) 《一板之隔》 (1952) 两部影片。其中,《江湖儿女》为费穆导演遗作,后由朱石麟与齐闻韶联合导演完成,是南下影人自喻之作,大银幕难得一见,本次仅在北京放映一场。韩非在其中则饰演了反派角色戏院经理汤清云。



白沉与韩非的二次合作诞生了《一板之隔》这部影史又一佳作,韩非饰演只有一套西装的生活拮据但却怀揣发财梦的洋行小职员,与刘琼饰演的邻居常常因为一板之隔相互干扰而闹矛盾,产生许多笑料。影片为韩非捧回1957年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奖个人荣誉奖。



1952年,韩非自香港返沪,担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在新中国的银幕上继续发挥自己的才华。


《乔老爷上轿》(1959) 中,韩非在规定的情境中为乔老爷这个角色增添了许多幽默的细节,塑造了极富正义感的书生乔溪形象。影片上映后风靡一时,非常受观众欢迎。


《乔老爷上轿》


韩非在 《锦上添花》(1962) 中饰演憨厚的知青段志高,初到偏远的乡村火车站,青年冒冒失失不熟悉各种业务,因而产生了不少笑料;在 《女理发师》(1962) 中,韩非饰演了一个新旧价值观冲突的迂腐主任,戴着高度近视眼镜大出洋相。在 《魔术师的奇遇》(1962) 中,韩非再次出演一个小市民角色——公交车售票员陆阿毛。


从左至右:《锦上添花》《女理发师》《魔术师的奇遇》


喜欢和熟悉的演员合作的桑弧导演和韩非一共合作了6部电影——《教师万岁》《太太万岁》《哀乐中年》《魔术师的奇遇》《他俩和她俩》《子夜》,他表示“韩非表演上最大的优点是举重若轻”,“我信任韩非,他的悟性特别强,不需要多加点拨,我们合作很愉快。”


整体而言,韩非的表演非常灵巧,信手拈来,全无设计痕迹,有很高的表演天分和天才的喜剧感应力。业内公认韩非在表演中能准确、迅速地做出反应,这项优点在舞台上更为突显,他的《职业妇女》《正在想》《镀金》《荒岛英雄》等舞台作品都饱受好评,比较遗憾的是他的舞台作品留下来的可视资料太少了。


据白沉回忆,韩非选择角色的前提是要理解人物,不然他是没兴趣的,并且拍摄时他也会对自己的角色提出很多想法和建议供导演参考、选择,概括来讲,他会尽可能选择自己想演的角色,在有生活积累和创作冲动的基础上,形形色色的人物韩非都能恰如其分、张弛有度地表演出来。

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韩非先后在《傲蕾·一兰》《儿子、孙子和种子》《她俩和他俩》《见面礼》《十天》《金钱梦》《子夜》《东方大魔王》等影片中演出,未来有机会我们也会在银幕上呈现这些作品。他还曾作为配音演员为《勇士的奇遇》中男主角配音,并受到了演员本人的赞赏和感谢。晚年韩非依旧活跃,出演了一些电视剧如《三福家》《喜中缘》《蜜月从现在开始》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