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神奇麻麻在哪里
瓜妈,中科院发育学博士,看得懂脑电波,唱得响儿歌,做得精辅食。有两个高知不高冷的闺蜜,时尚辣妈土根妈和职场女神元妈,三个人将一起呈现给麻麻们神奇的带娃旅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什么值得买  ·  不用联网!这16款「单机手游」贼上头,飞机上 ... ·  13 小时前  
小钱大玩at北美  ·  三大信用卡积分促销, GOGOGO ·  4 天前  
华人生活网  ·  手速要快!巴塔、Burberry、CK、汤米 ... ·  2 天前  
华人生活网  ·  手速要快!巴塔、Burberry、CK、汤米 ... ·  2 天前  
极果网  ·  未来已来!DeepSeek加速AI革命,AI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神奇麻麻在哪里

65℃以上食物会致癌?宝宝能接受的热食,温度大概是多少?

神奇麻麻在哪里  · 公众号  ·  · 2018-11-15 09:32

正文



瓜妈说:


天越来越冷,前几天和朋友聚会吃火锅。


热腾腾的席间,我默默观察了下大家吃东西习惯:共 9 个人, 4 个人从火锅里捞出食物,稍微吹一下吃; 2 个直接塞嘴里吃;剩下 3 个,包括我,先放在碗里,凉一会再吃。

大家谈笑风生,我却很不解风情地说了句: 别吃太烫哦 ~~65 ℃以上很可能会致癌!

谈癌色变,一瞬间,所有人都看着我。


在之前写的《 诺贝尔奖说我们自己的免疫细胞就可以杀死癌症?借这个日本动画我们来好好科普下癌症! 》里,我就提到, 食道癌的高发就跟国人“趁热吃”的习惯密不可分 (其它不良生活习惯原因还有食物太粗糙、长期吸烟喝酒)。

早在 2016 年, 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就把 超过 65 ℃以上的过烫食物和饮料列入 2A 类致癌物 (按对人的致癌危险性分成 4 级: 1 2A 2B 3 4, 2A 表示很有可能致癌 )。


可是,火锅是很多国人的心头好,大冬天的更是欲罢不能。之前写的那篇,就有妈妈的留言代表了大家的心声——




火锅边煮边吃,的确有高温烫食风险。 不是想吓大家,前段时间身边就发生了真实的不幸。 朋友家的老人身体各方面都不错,但他习惯吃滚烫的食物,常年一个小火锅,边煮边吃。前年感觉吞咽困难,一查确诊为食道癌。因为年纪太大,没法进行手术,经过大半年的痛苦折腾,不能正常进食导致体质全面下降,最终离世。


眼看着天越来越冷,还能吃火锅吗?65度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宝宝能接受的热食,温度大概是多少?




1
趁热吃,食道会越来越耐受,吃越来越烫……



我们的口腔和食道表面都覆盖着柔软的黏膜。正常情况下,口腔和食道的温度多在 36.5 ~37.2 ℃,所以 适宜进食温度是 10 ~40 ℃,耐受的最高 50 ℃左右



当我们 65 ℃以上的食物时,娇嫩的黏膜就会有轻度灼伤 。幸好这些部位的血液循环非常丰富,受伤的组织会及时的脱落、增生、修复,所以偶尔一点点的轻伤可以很快恢复。



但是,长期吃烫食的人,问题就来了!


口腔、食道黏膜在不断的热刺激下,一直重复着上面的修复过程,黏膜发生病变,不停增生、变厚。

变厚了的黏膜对食物温度的反应慢慢变迟钝,越来越感觉不到烫,然后陷入一个 恶性循环: 越来越不怕热——要吃更烫的。


再加上 食道黏膜的神经反射本来就很迟钝,受了伤也不会马上反应 ,于是我们的大脑就会接收到错误讯息:来来来,让趁热吃来得更猛烈吧!



在一次次的伤害 —— 增生 —— 修复过程中,增生的细胞中会渐渐产生出一些坏分子,也就是形态、功能不正常的细胞 (之前的文章里就说过,癌症细胞就是分裂出错,增生会大大增加出错概率)。当这些不正常的细胞多了,恶变也就发生了。



食管黏膜上皮的表面就会出现癌肿瘤,当侵占食道的空间也越来越多,患者才会感觉到吞咽困难或有异物感,这时才会去医院。但往往为时已晚,目前,国内 50% 食道癌发现就已是晚期。


食管癌是全球八大常见癌症之一。 长期吃 65 ℃以上烫食、热饮的的人,得食道癌的概率要比一般人高 5 倍。




2
如何判断食物够不够凉?



我们一般能吃进去的热食有几度?65度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我用温度计,做了些测试。


》》

60.7 ℃热水,热气腾腾,陶瓷杯外壁没法捏住;滴一滴到手背上,有痛感;我用嘴唇碰一下,赶紧放弃,烫!



》》咖啡


滚烫的咖啡冷却到没有热气,38.9℃,喝起来刚好。



》》豆浆


给瓜瓜的豆浆,凉到36℃,他依然觉得有点烫。孩子的口腔和食道更娇嫩,我让他继续凉一会,按他可以接受的温度喝。



》》


放了十分钟后,热气腾腾, 59 ℃,我不敢喝。


盛一勺,吹一下,55.5℃,放到嘴巴边依旧感觉烫。



继续等一会,49.5℃,我吹一下,能小口喝。



》》面条


刚煮好的面条热气腾腾,69.7℃,就算用筷子捞起来凉一会,用嘴唇一碰也烫,没法吃。但是,面条要是放在那等凉了,可能就糊了,所以我用个小碗分装出来,等一会,再吃。



》》 燕麦粥


我早上经常会吃燕麦粥,用牛奶或豆浆泡,34.6℃,才刚好入口,带点温热,很美好。



》》 熔岩巧克力蛋糕


烤箱里刚拿出来的熔岩巧克力蛋糕,外层很烫,但是内心因为是流动的,40.9℃,可以直接吃,温热,大满足!



测了这么多,大概总结了下:


大多数食物如果还在65℃左右的,我和瓜瓜都会觉得很烫,吃不了;


我一般需要温度降到35℃~40℃,温热感,才能愉快吃;


瓜瓜对温度的耐受度更低,需要35℃以下。


但是,如果已经习惯了烫食的,对温度就不会那么敏感。我问直接从火锅里捞起热气腾腾食物就往嘴里塞的朋友,烫不烫?他们都摇头说,没感觉烫啊。 火锅是边煮边吃的,刚捞起来时妥妥在65℃以上。


如果你已经属于吃进嘴里对温度已经不够敏感了,就更加需要有意识靠吃之前判断食物是否够凉:


平时也不可能拿着温度计测了再吃,一般来说, 冒着热气的肯定是太烫了


吃之前,先用嘴唇触碰测试,或用手摸碗或杯的外壁,感到温温的再吃;


宝宝的食道和口腔比成人更娇嫩,所以要吃得更凉些。 可以像试奶瓶里的奶那么,滴几滴或放一点食物到手背或手腕,感到基本凉了才行。记得千万不要用嘴试 (《 不能亲宝宝?要我怎么做得到?! 》)。



其实,不要心急,耐心等几分钟,食物就会降温,食道和口腔黏膜就不会被烫伤,就安全啦。 火锅也不是非戒不可,只要记得把食物捞出来后,放到碗里凉下再吃就好。 至于烧烤,能少吃就少吃啦,因为除了高温,烹调的方式也不够健康。




3
宝宝吃太凉会不会伤肠胃?


这里想多说几句,我们的习惯是吃热食,经常会有妈妈或老人会担心: 不趁热吃,宝宝吃太凉会影响肠胃吧!?


我觉得这种担心的确有点过虑了:


首先, 人是恒温动物,体内包括肠胃,正常情况下,都是恒定体温。 如果吃了凉一点的东西,或者喝了凉水,真的影响到了体温,体温中枢神经也会给身体发信号,让身体产生热量补充


其次,凉一点的食物是先经过食道和口腔,如果不会伤到它们,也更难伤到肠胃,而且经过食道和口腔之后, 食物还会被“捂热”点,到肠胃里反而没那么凉了。


土根一直是喝冰牛奶的。问了土根爸,他说他们从小就这么喝,习惯了,大人没说非要喝温水,不能喝凉水。

如果说意大利属于欧洲,和我们有人种区别。那么同为亚洲的日本,更夸张,不管季节,常年喝冰水、冰牛奶。我第一次去日本时是 11 12 月,每到一个店里都只有冰水,搞得我都不敢下口,早餐的冰牛奶和热红茶兑着喝。而且那边大多数卖的宝宝杯子都是保冷而不是保热。


日本从小对孩子进行耐寒训练,怪不得小新一年四季穿短裤


身体的耐寒力是可以锻炼的,我们吃不了凉,是因为从小就不吃凉,然后身体成了习惯。 就像宝宝如果从小光脚满地跑,脚是不太怕冷的;但要是从小捂得严严实实的,那就吃不消凉了。


吃烫食的危害远大于凉食, 我果断选择培养瓜瓜吃的凉一点。当然,也不能让宝宝一下子吃太多冰淇淋之类的,过量饮食,不管是什么,肠胃可能都会吃不消的哦。


当然, 对于像我们这种已经养成喝温水习惯几十年的身体,也不用纠结,不用强迫自己,继续喝温水,不要太烫就行。

瓜妈最后说:


我在查资料过程中发现,国内专家还研究发现: 亚裔人群的突变基因增加了食道癌的潜在风险,再加上烫食、烟酒等刺激,就更容易诱发食道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