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十一人
本号由十一位专业财经记者创建,专注深度分析、独家报道,研讨企业兴衰,推动阳光商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预测破150亿!股价狂飙! ·  昨天  
第一财经  ·  “娃哈哈”商标突然转让!丨大公司动态 ·  2 天前  
第一财经  ·  喜茶宣布:暂停加盟!“不做低价内卷”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十一人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如何深度融合

财经十一人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7-12 17:39

正文

通过差别性税收政策,引导产业转型。鼓励制造业企业从一般的制造加工向自主研发延伸,鼓励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化过渡,通过技术升级逐步向产业链两端延伸

胡敏翔 | 文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历史任务,现实国情决定了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互促共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要路径。发达经济体的成功经验也表明,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的稳定发展要两条腿走路,制造业和服务业缺一不可。


从产业发展层面看,当前中美贸易冲突下,中国面临“高端封锁”与“低端锁定”双重夹击。在此背景下,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是突破困局的重要举措。加强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协同效应,突破产业间的条块分割,进一步减少产业间进入壁垒,放大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从而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好这两大产业间的融合关系?


推动两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领域


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 这个领域创新异常活跃,技术在不断突破,对外产业融合态势日趋明显。随着服务业分工深化与服务创新,服务业领域不断拓宽,服务业与信息技术产业实现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的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


美国作为信息技术产业制造服务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其制造与服务融合型企业占制造企业的比重达58%,GE(通用电气)的“技术+管理+服务”模式所创造的产值已经占到公司总产值的2/3以上。在产业边界被逐渐打破的同时,建立在信息技术细化分工基础上的服务业和制造业互促共进将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二是处于同一价值链上的制造业和服务业。 当前,价值链以制造为中心正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被越来越多地加入到在制造业产品的生产中,进而提升产品附加值。特别是处于同一产业链、价值链上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利用服务业特有的设计、研发、销售渠道、管理等各方面优势,以及其在产业链高端的控制力,有利于实现技术与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通。


三是“制造外包”与“服务外包”企业。 “服务外包”和“制造外包”两种方式使得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融合愈加明显。制造外包企业的核心资源整合包括原材料、劳动力以及品牌和技术发明,而服务外包企业核心资源整合包括无形的文化、知识、信息到技术延伸及品牌。制造外包企业通过新的生产要素投入、市场创新延长全球价值链,而服务外包企业通过服务增值、商业创新获取价值链治理能力。


四是具有全球化视野的跨国企业。跨国企业为凸显优势业务、提升核心竞争力将一些服务外包,形成了国家间的产业转移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愈来愈多的制造业跨国公司不再只生产产品,还进一步提供配套服务、技术支持等,服务业所带来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占总体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如何推动两业融合


第一,深入实施“放管服”,优化两业融合环境。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过程势必会产生一些新业态,必定涉及多个监管部门,宜创新监管模式、明确市场准入、减少行政干预,构建适应新业态、新标准、新模式的宽松环境。对于一些垄断性行业,要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引进民营资本和外资参与,加快消除行业垄断。


此外,建立健全完善的配套政策至关重要。比如,简化行政审批手续,综合运用产业发展政策,以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均衡发展。同时,还要统一行业政策标准,放宽交叉行业准入标准,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推动生产型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变。


第二,持续引导市场需求,提升自主融合能力。 一是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扩大市场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需求。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创新体系和协同机制,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二是淘汰落后技术和产能,发展高端产业。在一些技术禀赋丰富、创新要素集聚的地区, 优先发展金融、咨询、研发设计、高端设备制造、生物技术等高端产业。三是深化对外开放,借此推动贸易产业向产业链两端拓展,从而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走集约化发展路径,并进一步带动国内服务配套能力。


第三,强化关联产业培育,推动两业互动发展。 通过差别性税收政策,引导产业转型。鼓励制造业企业从一般的制造加工向自主研发延伸,鼓励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化过渡,通过技术升级逐步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注重品牌营销、市场开拓、技术研发。引导制造企业剥离服务相关的业务,建立专业的服务部门,依附产业链整合配套的服务业务部,进一步推进服务精细化、专业化、市场化。


第四,依托产业园区,打造两业融合集群。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都具有产业集群的特征。


首先,要促进集成高端制造与现代服务功能的产业链集合。通过共享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市场规模效益,来降低双方交易成本,提升全产业链价值。纵观国际经验,凡是服务业发达、集群程度高的地区,其制造业也相对比较发达,竞争力比较强。其次,要规划引导产业集群建设,围绕制造业集群来发展金融、租赁、信息咨询、物流等相关服务业体系,以形成产业共融、市场共享、资源共用的互动发展格局。再次,要尊重企业自主选择,改变过去单一依靠土地、税收优惠政策发展产业园区的方式,让市场在资源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做到市场集聚、自发形成、自我发展。


第五,发挥风险投资作用,增强两业融合粘度。 风险投资是两业融合的催化剂。


一方面,风险投资本身就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现、挖掘、培育、加速优秀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实现资本增值。


另一方面,风险投资指向的企业一般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方向,是具有高科技、高成长属性的优质实体经济企业。风险投资企业介入后,能够在财务、法务、管理、人才、市场等多个维度给被投制造业企业加持和赋能,实现金融、科技和制造的深入融合。


作者为民建中央财金委员会委员,编辑:王延春

企业数字化转型主题刊,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企业数字化转型专刊往期精彩回顾

数字化转型清明上河图 | 《财经》封面

数字化转型指南

百度智能云:AI开路,伙伴架桥 | 数字原生代

数字化市场,华为的角色和边界 | 数字原生代

神州数码:在最后一公里做云 | 数字原生代

万科:地产龙头补课数字化|转型先锋

美的:八年百亿投资,数字化如何重塑家电巨头|转型先锋

物美:传统零售业的数字化之路|转型先锋

欧莱雅:百年老店的科技新妆 | 转型先锋

6家欧美企业告诉你:如何避开数字化转型陷阱 | 转型先锋

中美德日智能制造大比拼 | 国际比较

数字化时代,德国赶不上趟了吗 | 国际比较

G20国家数字经济实力对比与发展特征 | 国际比较

AI时代的新工作机会 | 技术与社会

人工智能的六大伦理原则 | 技术与社会

数字化时代,企业领导者如何担责 | 技术与社会

算法正义: 呼唤数字时代的人文精神 | 技术与社会

机器人驻场富士康,流水线青年的自救 | 技术与社会

平安:对标科技公司, 掌握创新主动权 | CIO说

中集集团: 数字时代制造企业CIO的新角色 | CIO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