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行业网
金融行业网(jrhycom)——融哥倾力打造的金融第一公号,涵盖财经、银行、保险、证券、股市、基金、信托、理财投资、资产管理、财富管理、P2P网贷、互联网金融和投融资等各类讯息和服务。头条资讯、深度观察、解读八卦,圈子探秘,尽在金融行业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林小奇深度  ·  美联储降息的后续 ·  2 天前  
林小奇深度  ·  美联储降息的后续 ·  2 天前  
VC/PE/MA金融圈  ·  你以为不行了的它,一年在中国捞金1200亿 ·  4 天前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祝您中秋快乐!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行业网

谁将被赶出北京?

金融行业网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07-31 21:51

正文


点击金融行业网,金融大拿、业内人士都在这里

今日微信号力荐 理财头条licaitt (长按红色字复制)


来源:JIC投资观察(JICTIMES)

作者:飞流 


我们都是异乡人


不同群体间容易产生对立。这次是“北京土著”与北京的“外地人”。


流传甚广的《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里,有一段话戳中了两个群体的痛楚,他们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老北京人的这点生活气息是从基因里传下来的,也是从屁股下面五套房子里升腾起来的。当西城的金融白领沉浸在年终奖的亢奋中时,南城的北京土豪会气定神闲地说,我有五套房……


但我们今天不想谈地图炮和外地佬。


因为在轰鸣的时代列车面前,个体的痛楚是如此微不足道。


1、衰落的家乡和不得不来的外地人


每一个北漂可能都自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在大城市继续打拼,留在家乡安稳生活不好吗?


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去哪里工作”已不再是问问长辈亲朋就能做出决定的。从目前人口流动的角度来看,这将成为不得不做的选择。


2025-2030年间,中国将经历人口规模拐点,14亿极有可能成为这个国家的人口峰值。但更能反映问题的是另一个拐点: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规模。


在四年前(2013年),这一拐点就已经出现。接下来,至2030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1亿人;至2050年,这一数字将下降2.5亿。


这意味着,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将下降到51%的危险地带——约等于辛勤工作的你,要额外养着另一个没有劳动能力的人。


而这场毋庸置疑的人口危机,并非均等地分布在所有的城市和地区当中。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的人口流动呈现出一个明显的趋势:人口持续向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转移,且流入地高度集中在少数一、二线城市。


也就是说,接下来中国大部分省份都很可能承受“人口自然衰减”和“被发达地区人口抽血”的双重后果——2.5亿劳动力缺口的黑锅,将由这些欠发达地区来背。



城市数据团曾计算过2050年,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一线城市从十个劳动力供给省份的抽血量,结果得到上图(数字为“北上广”抽满之后这些“供给省”所剩下的劳动力“血量”)。而像江苏这种省份,本身也会从其它地区抽血。


客观来说,在中国目前无法像美国一样以优质和稳定的移民来确保自身人口结构合理的情况下,有些地区自然会衰落。譬如日本,无数村庄城镇凋败,只有东京和大阪都市圈依然挺立。


倘若说如今的北漂还能犹豫“去哪里工作”,33年后的子女可能不会再有选择的机会。他们只能逃离终将衰落的家乡,来到北京这些地方。


2、来北京,却不能扎根北京


但来到北京与扎根北京,尚有天壤之别。比如,许多人要面对难以企及的高房价,以及背后严格的资质审核和贷款制度。


先说说北京房价会怎么走。


自3月份楼市“大杀器”祭出以来,北京的调控政策步步趋紧,高房价似乎得到遏制。但从长期看,房价没有大幅下跌的可能。


有人拿纽约、东京、伦敦房价来论证北京房价太高,这是错误的做法。北京是14亿人口的文化、政治、经济、科研、创业中心,以及半个旅游中心;即便有上海、深圳、广州的分流,也至少是从6、7亿人口中进行拣选。


因此,如果北京目前的职能不发生改变,在自由市场条件下,北京的房价一定会高于纽约、东京、伦敦等城市。


那么,北京承担的职能会改变吗?


在自由市场条件下,这种现场不会发生。“社会物理学”证明,不同领域的人频繁互相接触,交换思想,会提高创新能力。


在小城市甚至是二三线城市生活过的人,到北京以后都会感到北京不同思想、不同领域之间交流的深度和频率,都高过自己生活过的城市。


对于大部分创业公司来说,不必出北京就能找齐所需的全部人才;对作家而言,北京有国内近半数的顶尖出版社;对于投资者来说,北京有各个银行的总部、各种金融投资机构,而且靠近政治圈,能够最快了解政策风向。


目前,中国的独角兽级企业榜单一共131家,北京独占63家。政治、经济、文化、学术、创业,所有这些功能都紧密缠绕在一起,对北京的经济和创新起到乘数效应,而这种乘数效应,会吸引更多资本与人才的集聚。


但不可忽略的,还有行政力量的作用。


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控制人口膨胀的设想由来已久。伴随“千年大计”雄安新区规划的出现,这一设想似乎正在加速落地。


但观察国际大都市圈的经验,便知这一规划并不容易实现。北京目前的疏解规划与东京十分接近,但经过半个多世纪反反复复的规划建设,东京人口仍在继续汇聚之中。


反观伦敦、新宿等典型案例,会发现成功需要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距离都市核心区较近,生产要素间可以低成本流动;二是拥有雄厚的产业传统,比开创新产业区具有更高的成功几率。


但无论是通州还是雄安,和北京核心区距离遥远,并且缺少强势产业。纯粹以行政力量疏解首都功能,困难重重。


总结而言,依托于承担的诸多职能,北京的高房价不可能改变;由于功能乘数效应,北京的多种职能不会自动疏解;以行政力量疏解首都功能,依照国际经验困难重重。


那么,买不起房的外地人,要怎么办?


3、谁将离开这里?


如果一定要买房,又买不起,那就只能离开。就这么简单。


在《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里,有这样一段描述:


北京核心城区开始治理开墙打洞,越来越多低端行业的从业者被迫离开,这种脱衣服减肥的管理方式让北京在高大上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但它离生活便利的宜居之都却越来越远,离包容开放的城市精神越来越远。


但其实,这是市场决定的。未来甚至连老北京人,都很可能会被迫离开北京。


这个过程,叫做“士绅化”(Gentrification)。核心就是随着更富有的人迁入一个社区,这个社区的房价和生活成本就会上升,社区内较穷的人支付不起生活成本,不得不迁出。


不得不迁出的,并非那些低收入的辅助工作者,比如外卖员、快递员门卫。他们并没有打算在北京长久居住,更不考虑买房,只是来这里赚钱,能接受低于一般标准的生活条件。


真正要迁出的,是收入较低的专业工作者,包括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不仅有来到北京的需求,也有扎根北京的愿望。


伴随房价上涨与生活成本提高,这些专业工作者的收入会逐渐提升。但这种提升会同步提高服务价格,反过来提高周边的生活成本。如此一来,行业间会互相挤压,直到有些行业或企业迁走。


有些行业,比如私营医疗,基本和本地同行竞争,所以议价能力很强;有些行业要和全国同行竞争,所以议价能力较弱。制造业是城市里议价能力最差的,所以首先被北京干掉了。


因此,终将迁出北京的,还包括议价能力较弱的行业——不但包括行业里低收入专业人员,也包括高收入专业人员。


也就是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可能成为异乡人。


不过,这一定是坏事吗?对买不起房而离开北京的年轻人来说,是的。讽刺的是,对整个社会而言,却不见得是坏事。


北京房价产生的挤出效应,会把很多行业富有聪明才智的年轻的人挤出到其他城市。这些年轻人的前途,可能一时不如留在北京的发展前景。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他们到了其它城市,会刺激其他城市的发展,消解北京承担的中心地位。


这就是市场自身的平衡。


4、个体的楚痛与时代的轰鸣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张图——


这世界上本没有那么多两极。说到底,北京土著与外地人之间,原本就不是相互对立、全然不同的两个群体;而无论是北京土著还是外来北漂,也并非可以粗暴标签化的一类人,不同个体间存在太多差异。


但令人惊讶的是,我们都会产生焦虑:焦虑房价、焦虑财富、焦虑子女教育、焦虑相亲鄙视链。


今天的文章,从宏观角度描述了这样那样的规律、趋势与时代车轮。但这种规律背后不能说服的我的是——


在时代车轮面前,个体的痛楚是否真的不值一提?


我们面临的焦虑,有多少是时代发展不得不面临的阵痛,又有多少不得已的痛苦?


这种问题,不是靠网络上的互怼就能解决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关于版权: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电话:021-61551834;微信:hjwh123】


手上没钱犯愁?手上钱太多了也犯愁?快来听听柒小姐如何让家庭理财变得轻松简单,你手机里最靠谱的家庭理财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