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夏时报
人道 公益 民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扬子晚报  ·  “白龙”不幸离世! ·  15 小时前  
南都周刊  ·  比亚迪“大杀招”来了!多家车企股价应声下跌 ·  15 小时前  
人民日报  ·  抖音、快手、微信,同日出手! ·  19 小时前  
人民日报  ·  CZ6304,紧急备降! ·  23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夏时报

贝特瑞再扩张产能,董事长及妻子因内幕交易被罚超两千万元!

华夏时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25-01-24 08:30

正文

华夏时报记者 胡雅文 北京报道

作为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贝特瑞”,835185.BJ)的大股东,中国宝安(000009.SZ)近日披露了贝特瑞在印尼的项目进展。在一期8万吨负极材料项目投产后,二期项目也已经提上日程,总产能将翻倍至16万吨,大概对应160吉瓦时的电池量。
印尼的镍资源储量位居全球第一,以此为基点,印尼正在大力扶持当地电动化产业发展。2022年以来,中国锂电产业链企业出海印尼的速度明显加快,从矿采、材料到电池相关项目逐渐投产,当地锂电产业链已经基本完备。除了东南亚市场值得期待外,业内人士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立足印尼,辐射全球大市场才是企业的目标所在。
与此同时,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及妻子罗晓玲因内幕交易被重罚一事也得到了市场广泛关注。早在2022年7月,贺雪琴就因为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证监会近期出具的《行政处罚书》显示,夫妻俩通过内幕交易获得的652万元已被全部没收,此外还被处以罚款1957万元。记者已就相关问题致函贝特瑞,截至发稿未得回复。

印尼项目量产

2025年1月17日,中国宝安披露了子公司贝特瑞在海外市场的负极材料项目进展。据称,贝特瑞在印尼的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已经投产,并且打算继续扩大产能,计划建设的二期项目规模同样是8万吨。隆众资讯负极材料分析师王莉莉告诉记者,1吉瓦时大概需要1000多吨负极材料,这大概对应80吉瓦时的电池量。
印尼是贝特瑞出海的第一站。大约3年前,贝特瑞公布了在印尼建设首个海外生产基地的计划,一期项目总投资约为4.78亿美元,覆盖项目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铺底流动资金。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曾公开表示,印尼贝特瑞项目的建成投产填补了印尼乃至整个东盟(东南亚)区域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的空白。
中国、欧洲和北美一向被称为储能行业的传统市场,大储和户储发展相对较快且成熟,但是近年来尤其是在2024年下半年,亚非拉市场已经出现崛起势头。中金研报指出,当前,东南亚及东亚地区储能市场总体处于发展萌芽阶段,但高速增长拐点即将到来。
不用考虑存货积压,东南亚市场无疑是值得期待的增量市场。2020年,我国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从兆瓦突破到吉瓦。2024年,新型储能(包含电化学储能)的累积装机规模达到了78.3吉瓦/184.2吉瓦时。根据中金研报数据,从2023年到2028年的未来6年,预计东南亚地区加上日韩的新增储能装机为104吉瓦时。另一方面,根据中信期货数据,2023年印尼的新能源渗透率仅为1.7%,发展空间较大。
印尼政府正在竭力推动电动化产业链。中金研报指出,储能企业竞争的本质是资源、技术、产业资本和政策,涉及到原材料、产能利用率、生产优率、储能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和产品可获得性、易用性。而印尼是全球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通过收窄镍矿出口,印尼正在吸引中国、韩国等地的新能源企业在当地投资建厂。
中国企业已经先行一步,据记者了解,中国矿企、锂电池材料及电池企业在印尼的布局可以追溯到2018年。2022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落子印尼,项目也逐渐落于实地。从镍矿开采到下游车厂,印尼已聚集格林美(002340.SZ)、华友钴业(603799.SH)、中伟股份(300919.SZ)、龙蟠科技(603906.SH)、盛新锂能(002240.SZ)、海亮股份(002203.SZ)、LG、宁德时代(300750.SZ)、亿纬锂能(300014.SZ)和瑞浦兰钧(0666.HK)等企业。
不过,这些企业看重的可能不止印尼市场,而是立足于印尼工厂供应整个海外市场。龙蟠科技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印尼是做得比较早的海外市场,当地锂电供应链已经较为完备,并且海外需求以储能为主,动力需求可能等到2026年才会有比较大的放量。现在来看,龙蟠科技当地产能也主要供应北美和欧洲市场,而非印尼本地市场。”

董事长涉案被严惩

与此同时,由于董事长贺雪琴及妻子罗晓玲参与内幕交易被罚,贝特瑞也受到了市场广泛关注。
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2021年7月。当时,贺雪琴通过其国信证券账户,悄然买入“龙蟠科技”股票2.2万股,成交金额高达85.13万元。短短3个月后,他便将这些股票全部卖出,获利45.3万元。
根据证监会的调查结果,贺雪琴的交易行为并非基于正常的市场分析,而是借助了内幕信息。他的买入和卖出时点与内幕信息的形成、变化和公开时间基本一致,且买入时点与内幕信息知情人的联络、接触时间基本一致。此外,贺雪琴还曾亏损卖出其他股票,转而买入龙蟠科技股票。
贺雪琴的妻子罗晓玲也卷入了这场内幕交易。2021年7月16日至8月23日,贺雪琴和罗晓玲还使用罗晓玲的证券账户,大举买入“龙蟠科技”股票37.26万股,成交金额高达1565.78万元。3个月后,即在内幕信息公开后的两个交易日内,他们便将这些股票全部清仓,获利606.92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罗晓玲的证券账户自2015年5月开户后,一直未进行过任何股票交易,直到2021年7月才突然启用。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账户买入和持有龙蟠科技股票的占比高达100%,显示出极强的买入意愿。
而2021年是龙蟠科技的业绩和股价双双上行的好日子。当时,龙蟠科技向贝特瑞购买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资产,正式跨界磷酸铁锂行业,股价也在当年10月站上了71.04元/股的历史高点。
因此,证监会认为,贺雪琴和罗晓玲的交易行为明显异常,依据《证券法》的相关规定,认定其行为构成内幕交易。根据判决,贺雪琴被没收违法所得45.3万元,并处以135.89万元罚款;对于贺雪琴和罗晓玲的共同违法行为,则是没收违法所得606.92万元,并处以罚款1820.75万元。

本期编辑:刘锦平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华夏时报视频号

推荐阅读

吴清重磅发声,不低于1000亿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