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1
、
银保监一周开出62张罚单
进入2019年四季度,监管对银行业违规“乱象”处罚的常态丝毫没有放松。10月13日,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仅在10月8日-12日5个工作日内,各级银保监系统就对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银行业机构及从业人员共开具62张罚单,合计罚没金额超2500万元,共有31名相关人员受到行政处罚,信贷审查不严、涉房贷款违规等乱象成为监管关注的重点。
2019年四季度,严监管仍将持续。银保监会指出,下一步将继续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持续健全公司治理,强化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督促银行保险机构董事会、高级管理层有效、规范履职,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
【新流财经】
2、滴滴金融又放大招:
新提交30亿ABS募资申请
日前,滴滴以旗下的重庆西岸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作为发行人向上交所提交一单ABS募资申请,计划募资30亿元。该证券全称为「滴滴1-10期滴水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基础资产为滴滴金融的现金分期产品滴水贷,中信证券为承销商和计划管理人。FinX科技了解到,滴水贷的资金供应方为新网银行、马上消费金融等持牌金融机构。在马上金融放款模式下,可选3/6/912期,按日计息,日利率0.0972%,折合年化35%,还款方式为等额本金。
【新流财经】
3、腾讯云支付开始收费,1500元封顶
10月11日,腾讯云宣布旗下云支付系统正式启动收费计划。据悉,云支付是腾讯云联合微信支付推出的移动收单SaaS服务,旨在为服务商开展业务提供开放、可靠和低成本的移动支付收单通道。腾讯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此举仅是一个云产品公测结束后的正常行为。”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SaaS服务正在与支付走向深度融合,今年以来,发力布局SaaS业务的支付机构不在少数。
【证券日报】
4、微信低调上线工行"银行储蓄"
10月16日,新流财经发现,微信支付钱包入口低调上线了一个新服务——银行储蓄(仅部分用户可见),点击银行储蓄可跳转至工商银行存款产品。用户同意“工商银行定存相关协议”可免费开通工商银行存款账户,选择存入存款,三年期利率3.85%,随时可取,并且不需要跳转到工商银行就可以操作。微信支付“银行储蓄”功能是腾讯首次直接在微信钱包页面推出银行存款产品入口。
【新流财经】
5、拍拍贷等寻求与“毒”App合作
毒APP正在招聘消费分期产品经理,该岗位“需要设计线上消费分期产品结构,为用户提供订单分期服务;与后端资金对接,设计资金方与供应商的结算流程。”
虽然目前毒APP接入的分期平台只有花呗和乐信,但是拍拍贷等消金公司也在力求希望合作这家神奇平台。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毒APP的使用者中,24岁及以下的目标用户占总人数的35.63%,用户群体最为庞大;30岁及以下的目标用户占总人数的64%。此外,31-35岁之间也存在着大量用户,占总体人数的23.85%。
【消金界】
发行动态
1、近期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发行情况:
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于10月1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中金花呗2019年第三期授信付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总规模40.00亿元,证券分层情况如下:
证券名称
|
发行量(万)
|
证券占比
|
发行利率
|
利率类型
|
还本方式
|
当前评级
|
A
|
360,000.00
|
90%
|
3.20%
|
固定
|
到期还本
|
AAA
|
B
|
12,000.00
|
3%
|
0.00%
|
固定
|
到期还本
|
AA+
|
Sub
|
28,000.00
|
7%
|
0.00%
|
--
|
到期还本
|
NR
|
监管动态
1、一文解读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新规!
10月12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了《关于规范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类业务及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这份文件罕有地对金融科技公司作出了定义,并对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进行了全面规范,将合作机构与相关合作产品的审批权限上收至总行。
这意味着,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类业务,也就是新金融领域常见的科技输出或to B业务,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强监管。
金融科技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监管部门无法从机构角度采取直接监管,但通过规范与之合作的金融机构,间接给金融科技公司戴上了紧箍咒。毕竟,金融科技公司的所有业务,都不可能脱离金融机构而存在;而当下最盛行的互联网贷款业务,来自金融机构的资金则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通知》对金融科技公司的定义是:通过输出技术或提供场景,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营销、获客、风控、运营等领域开展合作的企业。它们包括但不限于:在金融业务与技术输出方面同时布局的互联网企业; 主要依托互联网展业的民营银行、直销银行、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及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利用新技术或依托互联网从事类金融业务、经纪类业务、中介服务及信息服务的企业;提供数据或技术服务的企业等。
亮点在于,监管部门跳出了机构属性的藩篱,而是回归到业务实质,将主要依托互联网展业的持牌金融机构也纳入了金融科技公司范畴;而“提供数据或技术服务的企业等”,则很大程度上断绝了金融科技公司玩概念规避监管的可能。
与以往监管部门主要盯着消费金融业务不同的是,《通知》将监管范围扩大到了几乎所有的金融科技合作类业务,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表内外投资、客户和产品推介、信用卡、支付、数据信息和技术服务等方面。
依法审慎开展合作类业务是《通知》的核心精神。北京银保监局强调,以依法合规为前提,不得突破商业银行经营范围,不得借助外部合作规避监管规定。《通知》指出,商业银行要落实风险防控主体责任,将对合作类业务的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合理把控业务节奏,业务发展初期,以试点等方式循序渐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