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毒眸
看透娱乐,死磕真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保险一哥  ·  2025年第3期保险自媒体红人千人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毒眸

《哪吒2》的88亿票房里,UP主出了多少力?

毒眸  · 公众号  ·  · 2025-02-11 19:05

正文

深度内容救口碑。

文 | 李欣媛
编辑 | 刘南豆
“142亿”,猫眼专业版对《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的最终票房预测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数字上。而这才是上映的第14天,难以想象,《哪吒2》最终会以怎样的数字收尾。

但口碑评分却是一个具备确定性的数字——100万人为《哪吒2》打出了8.5的豆瓣评分,创下了近十年春节档票冠最高分纪录。

图源:豆瓣
票房的飞速增长与口碑的持续发酵,再次验证了内容质量与口碑效果对一部电影的加成有多大效果。在今年的春节档竞争形势中,能够明显感受到口碑效应比以往更加重要。除了《熊出没·重启未来》评分在7分以上,其余四部电影口碑表现均有较大起伏,导致预测票房逐日下跌。
可以说,如今,口碑是左右一部作品最终票房成绩最关键的风向标。

诚然,作品本身的质量可以保证口碑表现不俗,但“好酒也怕巷子深”。票房的增长,需要好作品,更需要的是在“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让观众理解到“为什么好?”“好在哪儿?”,才能将口碑有效转化为票房。

在《哪吒2》口碑票房狂奔之路上,多元的深度解读助力其不断破圈,成为全民爆款。B站UP主老片复盘半只猫在大年初二盘点了《哪吒2》25个细节彩蛋,收获了758万播放量,多元观点激荡出观众的讨论兴趣,多个彩蛋热搜也登上了各社交媒体网站。

图源:@老片复盘半只猫
可见,深度解读视频正在赋予作品更坚固的内容生命力,也正在成为建立大众口碑认知的最好抓手。

用七天口碑超车

不做“事后诸葛亮”,客观来说,《哪吒2》的每一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轻而易举。

作为最有含金量的“史上最强春节档”,在大年初一“发令枪响”之前,各个影片对观众而言都是未知的。想要在起跑阶段就拔得头筹,就需要有节奏地进行口碑营销,从而在前期建立排片优势。

《哪吒2》抢下先机的秘诀在于,在一开始就与深度解读视频有着阶段性的密切合作。

初一、初二,一定是春节档的“黄金期”。在观众对所有影片质量建立横向对比之前,强化观众的影片基础认知,放大影片的内容亮点便成了重中之重。

大年初一中午12点,B站影视区UP主木鱼水心就释出了独家对话《哪吒2》主创的深度解读视频,不仅带着观众回忆了前作的基础故事线和人物设定,还让各位主创提前介绍了电影亮点,透露了彩蛋。这些具有实用信息价值的内容,在口碑发酵初期,对于激发观众观影兴趣举足轻重。

图源:@木鱼水心
同时,视频中还以类“纪录片”的形式,展现了《哪吒2》的特效主创团队在人物设计、场景设计等制作环节的用心程度。真诚永远是必杀技,在第一部就已经积攒出色口碑的主创团队人员,在第二部的制作上更加精益求精,不免令观众对影片质量产生了更高的期待。
翻开视频在大年初一的评论可以看到,许多当天购票的观众散场后即刻加入了讨论,整个评论区和弹幕区形成了融洽的互动氛围。当天下午,第三方机构对《哪吒2》的预测票房当即从20亿,上涨至50亿。

图源:@木鱼水心 稿件评论区
往后一个阶段,关于《哪吒2》的细节彩蛋分析、美学文化研究等视频“纷至沓来”,多方位地深度解读让大量观众对电影建立起了正向认知,自此踏上封神之路。

反馈体现在票房上。大年初三,《哪吒2》票房出现逆跌,这意味着它已经顺利在第一个关口实现了“弯道超车”。

图源:灯塔专业版
在对影片的基本认知形成之后,故事内容和出圈名场面也已经在各社交平台形成了有声量的讨论,此时口碑策略的重点就放在了强化风格基调上,二创混剪开始接过“接力棒”。

UP主学姐圆,将不同时期影视作品中的哪吒名场面配上BGM《精卫》剪辑在一起,夯实了《哪吒2》本身的精神内核,引发网友对于“哪吒”这一形象背后的文化形象展开更高阶的理性讨论。还有UP主司墨尧smile,作词谱曲喊出“魔丸哪吒”不屈的自由精神;UP主浅澄月将《哪吒2》中土拨鼠名场面结合各种影视名台词做成了鬼畜视频。《哪吒2》在踊跃的二创热情下,已经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流行文化风暴。

图源: @浅澄月)
到了春节档后期,基本局势已经成型,《哪吒2》的目标转移为向外破圈,让过去的非动画传统受众也能感受到这部国漫佳作的魅力。相较于电影本身的内容发散,更为有效的营销方式是扩大IP的影响力。

人人讨论《哪吒2》开始成为了一种风潮。高数教师UP主宋浩老师拍摄了观看《哪吒2》的VLOG,卡牌UP主爱摆牌的龙龙1代摆,用拿手技能摆牌再现《哪吒2》经典人物画面。

图源: @爱摆牌的龙龙1代摆)
深度内容有的放矢地配合宣传,一次次将口碑的影响力扩散至最大。每一个关键阶段的正确选择,才最终造就了《哪吒2》超预期的票房成绩。

用口碑打破规则

按照传统的宣发节奏来看,《哪吒2》的选择其实有些“冒险”。

映前阶段,《哪吒2》的动作稍显保守,预告片并没有放出太多有效信息,春节档的特殊性也让它无法像第一部一样通过点映来释出口碑风向,这样很难让观众在初期对成片质量建立信心。因此,预售阶段《哪吒2》的前期优势并不明朗,与《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没有拉开较大距离。

图源:猫眼专业版

预售阶段的“养精蓄锐”,很大一部分原因基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的策略调整。毒眸在往期的档期复盘和年度盘点中就频繁提到,疫情之后,观众的购票决策明显后置,预售阶段不再能“一决胜负”。据灯塔报告,2024年全年电影市场预售积极性持续下降,临时购票占比80%。

图源:灯塔专业版

并且,观众临时观影的考虑因素中,权重更高的几乎都是关于电影本体的,比如影片评价、影片类型、故事内容分别以37%、36%、34%的占比位居前列。这意味着,观众更在意及时的、真实的口碑评价,将它们视作购票决策的基础。

图源:灯塔专业版

在这一背景下,B站深度解说视频的重要性就体现了出来。

一方面,深度内容有着充分的表达空间,可以容纳创作者们以多重视角对作品的内核进行挖掘,让作品的内容价值在银幕外实现又一次跃升。比如UP主Claire的编辑室,选择从申小豹一角切入,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寓言。在她看来,片中人物身上的“贪嗔痴”可以相互化解,每个角色都是善恶交织的。

即便是鬼畜区、测评区的UP主,也可以有独特的切入视角。很多观众对于《哪吒2》的特效最感兴趣,因此一直为观众科普特效知识的UP主特效小哥studio就带着观众沉浸式体验参与了《哪吒2》特效制作的全过程。

图源:@特效小哥studio

另一方面,B站独特的弹幕氛围,可以及时反映观众的取向喜好,在潜移默化中互相印证并强化观众对影片已有的好感,也促使不同的解读视角之间产生碰撞与交流。有的时候,碰撞甚至还能反过来给予主创更多新的想法,这种交互恰恰是一部文化作品最大的现实意义。

在UP主小片片说大片的《哪吒2》细节彩蛋解读视频中,他开拓性地对于接下来的第三部进行预测,7500多条弹幕和5800多条评论脑洞大开,交流得有来有回。

图源:@小片片说大片

《哪吒2》的B站官方账号也下场参与进来,潜入各个UP主评论区整活儿互动。跟着UP主瑄羽猫有模有样地学起了天津话;“助攻”UP主菜园一只猪猪的哪吒COS。评论区下方,有不少观众也“凑热闹”地“捞”官方,一起玩梗互娱。正是这种真实、有趣的社区氛围,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加入与关注。

图源:@瑄羽猫 @菜园一只猪猪 稿件评论区

不难看出,深度解读视频有着充分的挖掘空间,它们多视角地为影片输出最有价值的内容分析,为影片构建起更为坚固的口碑堡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