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杜绍斐
一键关注老中医,一针根治直男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纯银V  ·  朋友们,谁能料到,这竟然是晚上 9 ... ·  20 小时前  
界面新闻  ·  iPhone ... ·  2 天前  
界面新闻  ·  泰国正式对泰缅边境的缅甸地区断电 ·  2 天前  
槽边往事  ·  生活不是真人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杜绍斐

城市废墟启示录:没有什么不会被自然吞噬

杜绍斐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8-09-11 23:30

正文



本文由「剥洋葱people」授权转载

ID:boyangcongpeople


香港,废弃小学墙上的涂鸦。本文均为受访者供图


2016年8月,蒋不和朋友相约出去游玩,在为目的地发愁时,他突然想起在网上看到过一篇「盘点北京十大废墟」的帖子。出于好奇,他们查找到了位于北京通州区的一座废弃工厂,开启了自己的第一次「废墟探索」。

空无一人的厂房里,墙皮脱落,钢筋、砖瓦裸露在地面。他们一直待到天黑才回去。


废弃工厂一角


「我当时觉得太美了。我一辈子经历的所有事情,都没有比这个让我更感兴趣的。」 蒋不说。

那次废弃工厂之旅后,蒋不成为了一名「废墟探索者」。


「Urban Exploration - 废墟探索」一词,最初诞生于18世纪的法国,演变至今,是指那些寻找并进入各种城市中废弃建筑物探索的行为。


废弃厂房


原本不喜欢出门的他,现在几乎每周都会寻找一两个废墟,至今为止去过的国内废墟已经有三四百个。大到一整座废弃的城市,小到路边无人知晓的废弃庙宇、厂房。


废弃船厂


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废墟探索中,今年3月,蒋不建立了「佛跳墙废墟探索」小组。


一些有着相同爱好的废墟探索者很快加入,他们在小组内发帖,分享自己探索废墟的照片和故事。


乌陵是小组的第一个成员。她从去年2月开始了自己的城市废墟探索。她觉得这一部分是源于自己从小的「工厂情结」。小时候每次路过首钢,她就常常想要进去看看。大四的一年,她去了将近50多处废墟,并将废墟作为了自己毕业作品的拍摄主题。


想进入废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许是因为留着长发,穿着也比较随意,蒋不曾有几次,在与废墟看守沟通失败后被对方报了警。


对方盘问他来废墟的目的。「我说就是转转,来拍照,但他们基本不信,总觉得我必须有点什么目的。因为探索废墟的行为在他们的价值观里没法被合理化吧。还有些地方废弃的原因涉及经济纠纷,很多看守也担心来的人是记者。」蒋不说。


一所废弃学校窗外的花


空无一人的教室


废弃的教室和落满灰尘的桌椅



一个废弃水泥厂的生活区


拍照通常是探索者们进入废墟后的主要活动,镜头之中,那些残破衰败的角落,曾经使用者的痕迹、随时间生长的杂乱植物展现出别样的美感。


废弃的化工厂


废弃饲料厂的大门


有人推测,光是北京,大大小小的废墟就有上千个,绝大部分都无人知晓。

但在组内,城市探索者们大多默认遵守一条规定:不公开废墟地点。

「这一方面是出于对废墟的保护,泄露地点可能会造成对废墟的破坏,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怀着珍惜的态度去的。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对去探索的人的保护。同时还是鼓励大家不要做伸手党,因为寻找地点本身就是探索废墟很重要的一部分。」乌陵这样解释。

废墟是处于城市生活规则之外的地方。而恰恰在这里,探索者们又为自己设置了新的规则:不透露废墟的具体位置、不带走废墟内的物品、不破坏其原有的样貌,不留下垃圾…

这些建筑和空间,被一些人损毁遗弃,却被另一些人当做珍贵的事物保护着。


废墟中有生活中的日常,也有生活中看不到的景观。在一座废弃的度假村宾馆,乌陵见过长满苔藓和蘑菇的床、藤蔓缠绕的窗户,植物挤在房间地板里,茂密翠绿。


废弃度假村里长满苔藓和蘑菇的床

去年她特地去了香港,为的是去某座废弃监狱,其中的铁笼房间在如今的监狱中已经无法见到。这座监狱原本是接收来自越南的非法入境者。


香港,废弃监狱里的铁笼房间

那次她还顺便去了某个颇负盛名的荒废小学,它被称为「亚洲第一猛鬼地」。

但与传说中的氛围相反,它非但没有阴森恐怖的气息,反倒有着无处不在的浓郁绿色,和残留于落叶间的红花。


香港,废弃小学全貌


香港,废弃小学的走廊


香港,废弃小学教室后的墙皮剥落,原本挂黑板的地方画着涂鸦


2017年的最后一天,乌陵去了一处位于京郊的废弃屠宰场。曾经它高峰时期的宰鸡量是每天12万只,大部分出口日本,也曾为肯德基等餐饮店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鸡肉。最终因为纠纷而倒闭。


废弃的流水线前,电击、剃毛、切割等倒挂的金属机器,散发着冰冷的光泽。


京郊废弃屠宰场的流水线


有时会遇到让人后怕的情况,一次他们去到一废弃宾馆,被一位大爷拦住询问情况。一个月后,当地派出所在附近的村中发现一具无名男尸,街头告示中张贴的死者照片,正是那位他们曾经见过的大爷。

还有不乏浪漫的时刻,有一次,乌陵和朋友们来到某个废弃的游乐场,夜晚他们坐在地上喝酒,望着停滞的摩天轮和生锈的过山车轨道。


废弃游乐场已经生锈的游乐设施


废弃游乐场生锈的座椅


已经废弃的过山车跑道

眼前的乌陵身穿淡紫色的连衣裙,一头黑色长发披在肩上。而探索废墟时的她是完全不同的形象:穿着牛仔衣和运动鞋,戴着一顶棒球帽,个子高高的,与同行的男生没什么分别。


探索废墟的乌陵


乌陵的历史知识比较薄弱,也从来没有认真关心和了解过一个城市的格局和构造,但以废墟为目的地进行寻找,让她慢慢去到了很多城市。在探索废墟的过程里,她也变得更有勇气。

有些废墟为人熟知,经过后期改造,摇身一变成崭新的景点。比如乌陵第一次去的废墟,是曾经亚洲最大的粮仓——上海民生码头粮仓。

民生码头距今已经有110年的历史了,是上海港散粮、散糖装卸专业码头。后来粮食经营放开,国营粮店悄然关门,粮仓随之荒废。2017年10月,它被改造成艺术空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