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Way
“科way”是专注于科技创新的官方媒体平台。链接最新的双创政策与最深的科创思潮,推送最值得关注的科技科普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虎嗅APP  ·  中国GDP十强省,又变了 ·  昨天  
新浪科技  ·  【#谷歌CEO盛赞DeepSeek#:#谷歌 ... ·  昨天  
冷眼局中人  ·  解构DeepSeek-R1:一场AI效率革命 ... ·  昨天  
冷眼局中人  ·  解构DeepSeek-R1:一场AI效率革命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科Way

中国药谷——浦东淬“链”向世界级迈进

科Way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25-01-10 15:42

正文


2024年,5个一类新药、29个进口新药、109个三类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海和生物谷美替尼、和黄医药呋喹替尼等在日本、欧盟等注册上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有望突破4000亿元……

创新成果登上国际舞台,产业能级不断提升,素有“中国药谷”之称的浦东正在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迈进。站在创新药改革的前沿,浦东肩负我国创新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国际接轨的时代重任。

优化顶层设计链,畅通临床成果转化链,上海市长征医院、七院,闯滩临床创新成果“九曲十八弯”;统一诊断标准链,接轨国际供应链,直观复星打造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国产化基地,伟创力借助“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转型医械智造;夯实科技金融链,激活创新生态链,张科禾润深度参与产业,精准赋能企业,降低试错成本……

本期《浦东科技》,每一页都镌刻着浦东在生物医药领域砥砺前行的足迹,记录了全产业链从萌芽到壮大的辉煌历程。科way带您先睹为快!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浦东科技》电子版)




锋面策划



新药破茧,于无声处听惊雷!

生物医药,一个长周期、拼速度、强监管的马拉松赛道,竞争却日益白热化。以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为例,国内以PD-1/L1为热门靶点的上市产品就有15款,但大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药品怎么入院,企业怎么盈利?

在严峻的形势下,“以产业需求为牵引,全链条加速生物医药产业改革创新”,是上海顶层设计给出的重要“锦囊”。在浦东,包括畅通临床研究成果转化路径在内的产医融合创新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和面对,国家和上海市各相关单位需要统一思想加大政策制度供给,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同时,企业要练好内功,做好自己,行业也要加强自律。”上海市科委生物医药处副处长朱镕说。



作为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政府办医责任主体和国资投资、管理、运营的责任主体,申康中心于2024年9月牵头成立上海市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旨在打通公立医院临床创新与转化的关键链路。临转院成立之后规划开展三个业务方向:临床研究与疾病队列建设、转移转化与投资、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


锻造行业“标尺”:

科美诊断的产医融合浦东实践

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创造增量,是IVD产业最紧迫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以科美博阳诊断技术(上海)为代表的浦东IVD企业,正发生产医融合实践中的“化学反应”,以创新之笔谱写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前进的乐章。



“如果企业是一棵树,最重要的就是深化技术,向下扎根,这样树冠才可能不断长高。”科美诊断董事长、总经理李临如此总结自己的心得。强大的前沿技术研发能力和积淀,也让企业在“产学研医”高效协同的新赛道上,拥有了与高端医疗资源对接的“资本”和打开产医融合堵点的“钥匙”。

闯滩“九曲十八弯”

——

记沪上医院临床科研成果转化的两种模式

近两年,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公立医疗机构的“必答题”。

长征医院自有“法宝”。该院成果转化办公室主任王雪琦坦言,顶层的规则制度支持是临床成果得以转化的基石。“由于有了制度的保障,长征医院在做成果转化时,对于整个转化流程是否合规等方面顾虑较少,因此步子迈得也就更大、更快一些。”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则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与特色优势,走出了一条“轻量化”的成果转化之路。七院院长禹宝庆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应用,将真正使得智慧化与临床业务相结合,促进患者便捷就医,并使医院成为新一代的数字化、上下级资源高度整合的“三位一体”的中西医结合型智慧医院。


“国产化”浪潮下,

外资械企在华发展新探索

拥抱国产化,从“生产在中国”向“研发、生产、服务、创新在中国”的全面本土化转变,成为在华外资械企的必然选择。

全球医疗手术机器人领军企业美国直观医疗2017年与上海复星医药合资成立直观复星医疗器械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以推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国产化。2023年6月,由直观医疗研发生产的国产达芬奇第四代手术系统获批上市。



伟创力智能设备制造(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医疗器械注册人”创新制度下,与施乐辉医用产品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达成了医疗器械“高清内窥镜摄像系统”的委托生产合作,并于1年后成功实现量产交付,伟创力外高桥也借此实现了由传统制造业向高附加值医疗器械产业的转型。


寒冬之中,

创投新热源迸发进行时

一边是不断进场的国有引导基金,一边是大幅萎缩的创投市场,在愈发割裂的行业现状下,一个个疑问随之浮现:到底怎样的医疗基金能够打破内卷,在行业慢周期中逆流而上?这个寒冬何时会结束?新的热潮动力又将如何形成?



依托张江高科技园区集聚的生物医药产业优势和园区科创生态,成立之时,张科禾润基金即被赋予了浦东生物医药子基金的行业定位。同时,通过发挥基金的资源整合作用,更好地服务园区、服务生物医药企业,陪伴成长。在张科禾润副总经理顾杰锋看来,“过去,我们更多地承担简单的出资角色。在如今的寒冬中,投资不仅仅是给钱,更强调的是基金的增值能力。


人物



长期主义者米磊:

用耐心资本死磕硬科技


写米磊,其实不太容易。他的身上已经有许多的标签:“硬科技”理念提出者、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研究员。和他本人交谈后,一个鲜明的印象逐渐浮现眼前:这是一个内在无比坚定的人,他能抓住问题的本质,也能谋定后动、敢闯敢干。

“硬科技周期漫长,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如滚雪球一般指数级增长的,只是我们无法预判,增长的拐点在哪里。在迎来拐点之前,大量的付出是难以得到回报的。我的经验是,一是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因为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二是管理好自己的期望值,顺其自然。”米磊说。


特别报道



段子手、B站up主、演说家,

假如有一天AI让科学家失业了……

人工智能将来会跟科学家抢饭碗吗?2024年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都颁给了在人工智能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那么人工智能会让科学家们失业吗?让我们大胆假设一下——假如你是一位猎头,在未来的某一天科学家失业了,你会为他们推荐哪些适合他们做的工作呢?


乐活



闹市竟藏“云林”:

秋天,来上博东馆赴一场“木石之盟”

石供与盆景,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两颗璀璨明珠,将自然之美微缩于园林、书案之上,供观者凝视、把玩、细思、神往,即便身处斗室、闹市,也恍若置身于山野之中、林泉之下,神游大千世界,翱翔宇宙之间。常观、常赏、常品,能够恬和养神,清虚栖心。


策源力



“共享卫星”让太空试验so easy

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已遍布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带来实惠与便利。但你听说过“共享卫星”吗?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创新X”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研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并成功实践了由科研机构“众筹”太空科学试验的新范式。在此基础上推出的“创新X科学航班”计划,将在今后几年中,陆续发射更多的“众筹卫星”上天,让全球科学家“共享卫星”,以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完成“太空试验”。


建言



一代材料,一代产业!

浦东如何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之基?

上海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新材料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而浦东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核心承载区,应超前布局未来材料。为此,院士专家们都给出了哪些建设性意见呢?


悦读



金秋十月与诺奖得主共赴一场文学盛宴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24年10月10日,瑞典学院将202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韩国作家韩江。诺贝尔文学奖是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自1901年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已颁发117次,共有121人获奖。诺贝尔文学奖最年轻的获奖者在41岁时获奖,而最年长的获奖者则在88岁时获奖。本期悦读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几位特殊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共赴一场文学盛宴。


他山之石



“1+1+1>3”,

京津冀示范城市群“氢”风正劲

作为在氢能技术研究、产业布局与应用示范方面全国起步最早的地区,当前,京津冀三地氢能全产业链基本贯通。在全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中,京津冀城市群在前两个示范年度完成燃料电池汽车推广2509辆,超额完成2268辆的任务。截至目前,三地已累计推广燃料电池车辆超过6000辆。三地人员、技术、资金等要素资源来往密切,产业协同模式加速形成。


我为创业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