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04秒
震中坐标:
30.986°N,103.364°E
地理位置: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
从如今北川老县城遗址的寂静无人,我们仿佛又能看见九年前这里的地动山摇、悲伤绝望。山川颤抖、江河移位,来自土地深处最恐怖的力量撕碎了小城的平静,刹那间骨肉分离、满目疮痍。
父母不知疲惫地徒手搬开瓦砾、呼唤废墟下孩子的声嘶力竭言犹在耳;
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指挥、无地面标识的情况下,15名伞兵在近5000米高空纵身一跃的英勇无畏犹在眼前;
一箱箱纯净水、一顶顶应急帐篷被运往灾区前线,一批批解放军、志愿者前赴后继,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抗震救灾的众志成城仍鼓舞着中华儿女。
……
再回想,亲历者心有余悸,活着的人悲痛追思——
整整九年了,现在的我们甚少再提起,但却没人敢忘记当年的惨烈和伤痛。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汶川地震,带走了69227条生命,受伤374640人,17942人失踪,受灾群众4624万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人民币。
大地震猝然而至持续将近两分钟,但汶川、北川这些灾情严重的县城在断壁残垣上重新站起来却用了数年,所幸的是,他们再站起来后的样子更美了。
汶川大地震灾害重建,不是几个受灾严重的市县重建,几乎涵盖整个四川,花费巨大。据统计,四川142个受灾县用于恢复重建和发展重建的资金达到1.7万亿元,而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早已于地震发生后三年内胜利完成。
而今,曾经的灾区焕然一新,地震留下的衰败和残破已无迹可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拔地而起的崭新房屋、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丰饶肥沃的原野……
汶川新貌
映秀镇新貌
都江堰灵山隧道已于2011年3月正式通行,它对于改善和升级都江堰旅游资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1年灾后重建的都汶路在隧道出口建起预防飞石的安全钢洞
据统计,四川灾区灾后不到两年,灾区学生全部告别板房进入永久性建筑学习;三年内重建中小学校近9000所。
四川灾区景点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示中国生机的窗口,也是四川旅游的新特色。每到节假日,成都、绵阳、德阳、雅安、广元、阿坝就会推出一系列旅游活动,一些高速公路沿线甚至会出现自驾车拥堵等情况。游客慕名前去,可以实际感受到当年地震摧枯拉朽的巨大破坏痕迹,还能看到如今重建后各地富有民族特色的灾区新面貌。
北川县地震遗址中有栈道供游客穿行
都江堰清明节放水节吸引游客无数
灾区群众的心理、精神重建工作至今也依然在进行。灾难发生后,每一亲历者的心灵都遭受着不磨灭的创伤,父母失子,幼儿失恃失怙,虽说九年已过,但伤痛仍在。现在在地震灾区每年都会有心理援助的志愿者到来,为受灾的家庭、社区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帮助他们寻求社会支持,更好地迎接新生活。
汶川县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大同社工为老人举办生日会
)
除此之外,自从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成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后,灾区群众防震防灾意识越来越强。多年以来,四川灾区学校、社区、工厂等人员聚集区域都定期展开地震预警演练,制定更合理的地震应急预案。公开资料表明,汶川地震9年来,我国地震预警服务都已得到长足发展,逐渐社会化,地震预警应用领域已逐渐规模化。
九年,弹指挥间。当初我们强忍悲痛在一片片废墟上重建一座座城镇时,也没有想到这九年的时间竟然过得这么快。最黑暗、最艰难的时刻已经留在身后,人们面向的仍是光明的前路。
汶川地震中,除却那些瓦砾废墟和悲痛泪水,还有一些人不能忘怀,都是一些平凡的人啊,但经历过地震这样惨痛的洗礼,他们的故事已经成为那一段忧伤回忆中不可多得的动听音符,回想起来还是会感动你我,九年过去了,他们还好么?
程强,九年前他就站在举着“长大我也要当兵”牌子、为官兵送别的一群孩子中。5·12汶川地震后空降兵部队上万名官兵飞赴汶川,在余震不断中冒死抗灾救人。当部队归建时,孩子们用最质朴的方式,送别这些在地震后第一时间为他们带来安全感的解放军。而今,正如他高举的那块牌子“长大我当空降兵”一样,他真的成了模范空降兵连的兵。
还有那个被困80个小时、才被救出就向救援人员要可乐喝的小男孩,他被大家亲切的称作“可乐男孩”,他叫薛枭。后来他真的到可口可乐公司工作了。据了解,他被公司安排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用他的形象更好地宣传公益,也是对社会的回报。
“最美女警”蒋敏——大地震夺走了她10位亲人,其中有她最亲爱的女儿和母亲,但她却以异常坚韧的状态坚守在救灾第一线,她试图用疯狂的工作占满自己所有的时间,不给悲伤留一丝缝隙,整整5天5夜,直至因伤心和极度疲劳而昏厥。
现在,蒋敏已经
调入成都市公安局反恐怖工作支队任政治协理员,她面对媒体依然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