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数智融合 屏观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该省省,该花花,这届年轻人会当家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 公众号  ·  · 2025-03-10 10:5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可以买贵的,不能买贵了”“买的东西‘奇奇怪怪’,却又‘可可爱爱’”……有着自己消费逻辑的年轻人, 让人不禁好奇:他们的钱花在哪了?

01 买东西讲究“性价比”



理性消费,买东西讲究“性价比”。 很多年轻人越来越会当家,不再被品牌溢价所累,转向务实的理性消费。二手平台上“淘好货”、青睐各类“平替”、“蹲点”抢券、精准凑单…… 看似“抠门”的背后,是年轻人对消费主义的祛魅和对商品质量的不将就。

02 从“物质满足”迈向“心灵抚慰”



情绪消费,消费风向从“物质满足”扩展到“心灵抚慰”。 周末滑雪、泡温泉,游戏里买“皮肤”,“云认养”流浪猫……该省省、该花花, 这些看似“非必要”的支出,实则是年轻人的情绪“解压阀”。

03 价值认同促消费



意义消费,价值认同让年轻人更愿意“掏腰包”。 从热门电影系列衍生品被一抢而空、汉服穿搭成潮流,到选购带“助农”标签的果蔬、外卖勾选“无需餐具”……种种消费选择, 既是价值观的投射,又彰显年轻人对社会议题的关注与支持。

04 消费理念重塑商业逻辑



反过来,年轻人的消费理念也在重塑商业逻辑。 企业与其抱怨“年轻人的钱难赚”,不如深耕技术、抓住痛点:小米用性价比打开市场,泡泡玛特靠情绪价值创造收益,鸿星尔克凭社会责任感赢得口碑…… 重视用户、寻求认同,才能让年轻人心甘情愿花钱。


当然, 破解部分年轻人“不愿花”“不敢花”之困,还需织就更密实的民生保障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拓宽青年就业创业渠道等举措,助力年轻人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年轻人的消费理念变化,就像一面棱镜,折射消费潮流光谱。 在这些日常账单里,既有“人间烟火”的踏实,又有“诗与远方”的浪漫,每一笔消费都为美好青春生活添砖加瓦。


来源 | 《人民日报 》(2025年3月10 日 第08版),原标题为《 该省省,该花花,这届年轻人会当家(热评)

图源 | 网络

责编 | 潘江涛 范昌鑫(实习)

3月,全国两会将在北京召开。欢迎扫码订阅“两会新闻速递”手机报,及时获取两会热点新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