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一代的孩子,几乎没有不玩手机、平板游戏的,而如今很多游戏应用都存在着收费陷阱。近日,亚马逊同意向未经允许进行游戏内购的儿童家长退款,总额可能达到7000万美元。作为家长的你,有没有被玩游戏乱花钱的“熊孩子”坑过呢?
澎湃新闻记者 杨洋
近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与亚马逊公司达成协议,同意将2011年11月至2016年5月间由儿童未经家长允许触发的游戏内购行为视作无效并予以退款,其总额可能达到7000万美元。
这件事从2014年就开始在美国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彼时是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向美国地方法院递交诉状,指控亚马逊没有尽到足够的责任,防止儿童在大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移动设备点击进入收费的游戏,而这里头已经产生了8600多万美元的资费。
三年来,地方法院、FTC和亚马逊之间一直在互相博弈,经过漫长的诉讼过程,才有了今天的裁定结果。退款的要求不断被驳回,又反复上诉、重审,的确是因为它影响重大。移动设备上的很多游戏本身是免费的,但涉及到一些道具或者金币,就需要付费购买了,这一行为就叫内购。下载移动应用时,通常会有相关的提示,成年人可能会留意,但孩子们未必知道点击购买道具或金币将产生怎样的后果。
如今随着移动设备在中国家庭中的普及,从牙牙学语的幼儿到学龄阶段的儿童,几乎都有过拿父母的手机或平板玩游戏的经历,其中有一些孩子甚至拥有自己的掌上设备。尽管很多针对儿童推出的应用和游戏都有童锁功能,但越来越聪明的孩子会自己探索他们手中的设备与应用,触发令人意想不到的付费机制,因为很多游戏不付钱就玩不下去,或者压根就不好玩。
“我家的孩子刚学会坐就知道怎么开iPad了,根本不用教,莫名其妙地就打开了一个App开始乱戳乱划,给他拿走就哇哇大哭。”3岁男孩的父亲、网络工程师王先生说,“现在他玩游戏玩得比我还溜了,还会自己下游戏,如果不设密码真的很难控制。”
但实际上,懂得设置密码和童锁的家长并不多,而更多家长就是因为没空陪伴孩子才给他们一个移动设备作为打发,根本无暇顾及可能发生的后果。亚马逊公司所面对的问题,国内不少游戏供应商和游戏应用平台都可能遇到,只是眼下并没有人将问题集中起来与之对质,“熊孩子”们惹的祸,恐怕还是得由家长们自己来承担,毕竟让孩子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玩游戏,怎么看都是件令人担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