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天翼智库
天翼智库是中国电信研究院战略发展研究所承办的面向公众的智库研究信息发布平台,为您提供最新信息通信行业发展动态、政策观察、产业分析和战略洞察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哪吒2》再次带火潮玩直播 ·  2 天前  
界面新闻  ·  ABC新品“比基尼安睡裤”惹争议,现已下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天翼智库

智能手机2.0,何以为智

天翼智库  · 公众号  ·  · 2025-01-27 07:00

正文

自OpenAI发布生成式AI大模型ChatGPT以来,各大手机终端厂商纷纷加速布局,不断推出搭载了大模型的新型智能“AI手机”。随着相关技术的逐渐成熟,AI正在不断拓宽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和应用生态的边界,由此智能手机开始迈入2.0时代。

自1973年第一台摩托罗拉手机诞生至今,可以说人类使用智能手机的编年史不仅仅是科技的进步,更是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多方面交融的缩影。

智能手机从1.0向2.0演进

回顾手机的发展历程,最初手机只是满足人们基础通讯需求的工具,随着移动网络、操作系统、应用生态、新型硬件等不断应用与升级,手机功能也在逐步增加。首先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使网络的传输速度与稳定性得到大幅提升,为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基于安卓、iOS等操作系统构建的软件生态,成为智能手机1.0时代的显著标志。用户可以通过应用商店下载游戏、社交、购物等各类APP满足出行导航、社交分享、外卖购物、紧急救援等各方面需求。再次如摄像头、触摸屏、传感器等其他硬件设备的集成,一方面极大的提升了用户的交互体验与使用体验,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拓展了智能手机的使用场景。

2023年起,三星、苹果等众多手机厂商竞相推出具备AI功能的智能手机,AI相关功能已成为各旗舰手机新品发布的焦点,由此智能手机进入2.0时代。加载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成为智能手机2.0的典型特征。Canalys对AI手机定义的核心标准能在端侧运行生成式AI模型,配备专门的AI加速单元,推理速度应超越成人阅读速度。Counterpoint认为,AI手机应支持大模型的本地部署,具备多模态能力,提供流畅无缝的用户体验,以及实现上述特征的硬件规格。 OPPO与IDC则提出,AI 手机应具备算力高效利用、真实世界感知、自学习以及创作四大能力。

智能手机2.0的典型特征

通过对各家厂商AI手机的描述与定义的分析,我们认为AI手机为代表的智能手机2.0应具备以下特性:

1. 拥有强大的端侧算力,支持AI大模型的端侧或端云协同部署,确保AI功能的高效运行。

智能手机2.0需要能够在端侧运行如谷歌的Gemini、三星的Gauss等LLM和其他如StableDiffusion等生成式AI模型,这就要求手机的SoC芯片中要包含能够加速AI运行的专用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算力单元。根据IDC测算,AI手机的NPU算力要至少大于30TOPS,才能支持复杂的大语言模型、大视觉模型以及生成式AI应用。以最新的语音助手为例,为了够精准理解用户自然语言意图,识别用户的情绪,实现了无延迟语音实时对话,都需要强大的终端算力的支撑。

目前最新SoC芯片算力水平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如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搭载的高通Hexagon NPU拥有80TOPS的AI算力,联发科天玑9400芯片具备每秒处理50 Tokens的多模态大模型能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芯片的算力还将持续提升,以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AI应用需求,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智能体验。

2. 具备完成复杂任务能力,能够打破应用程序之间的壁垒,实现跨应用的任务处理。

与智能手机1.0中各项功能分散于各个独立的 APP 上,仅用于解决特定问题、完成特定任务有所不同。AI手机将打破各个应用之间以往相对孤立的局面,构建一个更为有机的生态系统,实现应用间的无缝对接、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这将极大地提高用户使用效率,全方位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目前复杂任务处理能力仍然处于逐步成熟的发展进程中,正在从实现简单、独立的AI功能,朝着具备跨应用联动并能完成用户复杂任务的方向不断演进。一方面各个系统厂商都在通过接入第三方APP的数据和API,构建AI应用软件生态。如被称为纯血鸿蒙的HarmonyOS NEXT操作系统,开发者需要基于同一套系统底层AI能力重新开发新的应用。另一方面业界也在加强屏幕读取识别大模型的研发与应用。通过大模型读屏理解能力+模拟点击技术,可以替代用户进行操作,这样在第三方APP完全不开放数据和API的情况下也可实现多应用调用和复杂任务的处理。

3. 具有主动服务和持续改进能力,能在用户提问前主动提供建议,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自我改进。

AI手机将具备强大的学习与个性化定制功能。它会深度分析用户的使用习惯,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日常使用手机的时间、打开的应用程序类型、操作频率等多方面数据,为用户量身打造个性化的界面布局、功能推荐以及资源分配方案。AI手机可以将自身配备的各种传感器数据,和通过网络获取的各类数据进行整合,感知当前用户所处的状态和周围环境,主动的发起各种服务。如当感知到用户在跑步时提醒补水或交通安全提示。也可以在用户进入新商场时,自动推送优惠信息,或根据用户喜好进行餐饮推荐。通过用户反馈数据与模型的不断迭代,AI手机将越来越智能。未来的AI手机将真正成长为具备数字人格的Agent,超越理解任务的范畴,具备自主决策能力,主动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根据小米、华为、vivo 等公司联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LLM智能体综述论文,AI Agent可根据能力和交互逻辑分为L1-L5五个等级。

数据来源:《Personal LLM Agents: Insights and Survey about the Capability, Efficiency and Security》

目前智能手机2.0的仍处在在L2阶段,要实现L5阶段仍需要在硬件性能、算法优化、数据安全等领域取得突破。

智能手机2.0将成为AI产业发展的核心切入点,也对网络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当前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具有极高的普及性和伴随性,AI手机通过提供创新的用户体验、增强的功能性、性能上的提升、新应用推动、以及技术升级等多方面因素,有望拉动用户的换机需求,推动智能手机的市场增长。据Canalys预测2025年更多中高端机型将搭载更强大的端侧AI能力,预计全球范围内渗透率将达到32%,这将极大加速AI手机的普及。新型的AI手机将成为AI技术触达用户的最便捷途径,伴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促进AI产业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AI手机的发展也对移动网络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网络带宽是多模态数据的传输与处理的基础;稳定的网络是手机与云端之间的算力协同、模型运算的关键;而低延迟对于AI手机的交互体验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适配AI手机的发展,通信运营商需要不断升级和优化移动网络,加快5G网络的深度覆盖和6G等下一代网络技术的研发,以满足AI手机日益增长的网络需求,为用户带来更加优质的智能体验。


本文作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