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剪枝者
年轻人的城市、行业与生活选择助手。主推:新一线(传统一线新区与强二线城市)、新行业(传统行业新方向与新兴行业)、新朋友(同学同事之外的同辈/同类)。信息互联网时代,路径似乎无界蔓延。剪枝者协助年轻人将9-10条可能路线缩减为3-4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广西百色一中学教师被举报性侵学生、丽江机场“ ... ·  23 小时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闪送”骑手被索赔一万五 事件背后的舆论关注分析 ·  23 小时前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各地盲目“对标”杭州,要警惕发展误入歧途 ·  昨天  
一念行者  ·  修行者是挖金者 ·  昨天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舆论场观察丨山西大同“破门亮灯”风波中的三大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剪枝者

就是繁荣了,不会轻易失去!

剪枝者  · 公众号  ·  · 2019-10-20 10:56

正文

中国经济体量已经是10万亿美元。想更快增长,也不太可能了。8%不会再有,只要在6%、5%能稳住,就没事。在5-6的区间里发展十年十五年,还是变成发达国家。

像白重恩教授早就计算了不同阶段的GDP潜在增长率。我们是慢慢下台阶的,从6到5到4。(以下两张图片来自白重恩教授演讲ppt)

2050年以后,到2-3,也是正常的,30年后的人均GDP能上这个速度,那就是工业革命以来先发经济体的正常增长速度。

有那么多高水平的经济专家和决策者在操心,我们普通人不必焦虑,要相信他们的水平,相信他们发现了未曾想到的问题会快速纠错。问题肯定有,但自己不是应该先把自己工作专业水平搞上去吗?

有人在想一个大产业来个大驱动。5G投入1.4万亿人民币,即便带动力5倍,也就是7万亿,等于1万亿美元,分摊到比如5年,每年才0.2万亿,占10万亿美元的2%。而且百分比还会逐年降低。基数大了,什么产业也不会造成炫目效果了。增加值更少,有人估计,就是产出的1/3,这是一个假设,全产业链所有环节都在中国发生的话,可以比1/3高。暂且用1/3。为了方便计算,再把每年产出从0.2万亿加到0.24万亿。0.24万亿美元产出,增加值0.08万亿,对10万亿美元GDP的贡献每年是0.8%。很好了。

大产业来了,也增加不了太多。这是好事。这说明总量大,经济真的基本成熟了。没有什么新产业可以一举创造奇迹,这句话的另一面是,已经积累形成的产业,本身就很大,回头去看就是绝对的奇迹。以后,没有奇迹发生,就是最好的安排。负的“奇迹”、正的奇迹,都不要有。

不要小瞧产业存量的价值。对GDP贡献很大的,房地产,现在才7%,如果美国经验有效,可以适用于中国,那么,中国的房地产会上升到14%。我们的大中城市的房子和基础设施,还是少了。大中城市一到周末就堵车,就是基础设施少了。这不很明显吗?大城市的公路、地铁、机场、高架,就是不够啊!家庭平均小汽车数量还是少啊!中国人口规模大,城市发展快,十年前看起来前瞻的城市建设规划,还是赶不上指数式增长聚集速度。

以前大中小城市自己想怎么建设就怎么建设,有的中小城市摊子铺大了,赌的是国家兜底,造成一些问题。现在开始集中精力做都市圈建设,是很合适的。农村人去了城市,年轻人去了大城市,所以要回应他们的需求建设都市圈啊!全国的都市圈不会太多,也就15-20个吧,相当于20个韩国、15个法国。再过一二十年,20个都市圈,生活水平赶上今天的韩国、法国,5-6亿人都达到,不是很好吗!

数据来自千人快速投票

中国会持续繁荣下去,在我们有生之年都是如此。享受繁荣、迎接繁荣!中国一线城市居民的生活,除了住房比欧美差,其余都不输了,二线沿海和省会城市,也在逐渐跟上这种生活水平,这就是1亿+ 2-3亿=3-4亿人,这个规模就相当于美国人口了。不要忧心忡忡。不要担心。就是繁荣了,不会轻易失去。好好工作,自己做到本行业全国一流、世界一流。精力允许下,多生孩子,让更多后代享受繁荣。

现在中国的繁荣稳定景象不是古代王朝盛世所能比的,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别再用古代那些盛世来套现在的中国了。不可同日而语。

理解中国现在的繁荣,对照的样本,是1950年代的美国、1970年代的日本。你过上了他们曾经过上的日子,这就是中国的现代化繁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