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者
《读者》杂志官方订阅号。 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全家人的精神纽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者  ·  晚安一句话 ·  昨天  
读者  ·  她迎来好消息,全网祝福! ·  3 天前  
新周刊  ·  中国高铁,大洗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者

“社恐”的人,到底在害怕什么?答案和你想的不同

读者  · 公众号  · 杂志  · 2025-01-16 18:26

正文




文/逸蒙


近几年,社交恐惧症(简称“社恐”)成为互联网流行词,还衍生出了“社恐人”一词。

“社恐人”指的是在社交方面非常腼腆,不愿意与人打交道的人,此类人以年轻人居多。

在街上遇见不太熟的朋友不敢打招呼,坐电梯遇见同事会假装玩手机,最害怕的事情是当众演讲,觉得被人看着时会脸红心跳甚至发抖……这些都被网友称为“社恐”的表现。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社恐”人或许只是简单地害怕与人交流、担心在公众场合出丑。

然而,深入探究这一心理现象,我们会发现:
每一个“社恐人”的心灵深处,都藏着一段段不为人知的挣扎与对被理解的渴望。

在社交恐惧的背后,是无数渴望被看见的灵魂

《女心理师》中有一个叫小莫的职场新人,在公司里,他永远是最默默无闻的那一个。

开会时,明明自己有想法,但就是不敢举手发言,哪怕被点名了,也是支支吾吾,声音小得像蚊子一样;
同事让他帮忙带咖啡,他总是不好意思拒绝,哪怕自己并不顺路;
同事聚餐,他也总是那个被遗忘在角落的人,即便被邀请了,也会因为过于紧张而手忙脚乱……

直到有一次,他明明没有做错事,却被同事甩锅,他依然不敢反驳,而是默默背下了黑锅。

后来,他鼓起勇气找领导谈晋升,却因为紧张而表现得语无伦次,被领导驳回,晋升无望。

来源:《女心理师》

从那以后,他陷入了极度的自我怀疑中,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甚至出现了幻听,总觉得自己被同事在背后议论,以至于无法正常工作,只能请假去看心理医生。

小莫的“社恐”,其实只是他内心自卑、胆小、懦弱的外在表现而已。

心理学上认为:人所有的恐惧,归根结底,都是源于对死亡的恐惧。

所以,恐惧的根源,是对失去控制感的焦虑,因为害怕被嘲笑、被否定、被排挤,所以干脆把自己包裹起来,不参与、不表达、不争取,用“我不在乎”来掩饰内心的恐惧。

就像《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所说:
“不敢在会议上发言,不是因为讨厌发言,而是担心‘如果我说了什么奇怪的话,被嘲笑怎么办’,或者想要逃避在众人面前发言以及因发言而遭受的评价。”

所以,社恐的背后,其实是无数渴望被看见、被认可、被接纳的灵魂。

你的“社恐”,可能只是源于童年时期的一场忽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中,蛤蟆先生原本是一个热情、时尚又爱冒险的家伙,朋友们都羡慕他。

可忽然有一天,他患上了抑郁症,变得郁郁寡欢,连起床洗漱都变得力不从心。

在朋友河鼠的推荐下,他去看心理咨询师苍鹭。

经过几次咨询后,蛤蟆先生终于找到了自己抑郁的根源——他的原生家庭。

蛤蟆先生的父亲,对他总是特别严厉,总是挑他的错,很少表扬他,而母亲,虽然温柔,却总是顺从父亲,很少为他站出来说话。

所以,蛤蟆先生从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尽量不做那些让父亲生气的事,努力活成父亲期待的样子,来赢得父亲的认可。

可是,他越是想讨好父亲,就越是得不到父亲的认可,以至于他渐渐变得自卑、敏感、懦弱,活成了“讨好型人格”。

来源:视觉中国
长大后,他虽然衣食无忧,却始终找不到快乐的感觉,哪怕在朋友面前,他也总是扮演小丑的角色,来博取大家的欢心。

他以为,只要自己足够好,就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喜欢,可是,他越是努力,就越是焦虑,最终陷入了抑郁。

心理咨询师苍鹭告诉他:“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蛤蟆先生终于意识到,原来,他一直在用父亲对待他的方式来对待自己,所以他活得那么累。

其实,每个人都有“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两种心态。

“内在父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对待自己的方式,而“内在小孩”则是我们内心深处,那个真实的自己。

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包容和鼓励,那么孩子的“内在父母”就会是温暖、有力量的,他就能用父母对待他的方式,来对待自己,长大后,也会更加自信、勇敢。

而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挑剔、打压、否定,那么孩子的“内在父母”就会很苛刻,他会用父母对待他的方式,来对待自己,长大后,也会自卑、懦弱、胆小。

所以,那些有“社恐”的孩子,大多都源于童年时期的一场忽视。他们的内心,住着一个总是挑剔自己的“内在父母”,和一个渴望被看见、被认可的“内在小孩”。

学会课题分离,人生才会更轻松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但如果过度自卑,就会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中,甚至产生社交恐惧,把自己包裹起来,不敢与人打交道。

那么,如何克服“社恐”,让自己变得更自信、更勇敢呢?

学会课题分离,人生才会更轻松。

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都源自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烦恼,又源于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不清。

所以,他提出了一个概念:课题分离

所谓课题分离,就是能够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

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课题负责,而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来源:视觉中国
比如,你害怕在众人面前发言,是因为你担心自己说得不好,会被别人嘲笑,这是你的课题,而不是别人的课题。

所以,你无需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你只需要为自己的课题负责,努力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就好。

而别人会不会嘲笑你,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无法控制,也不必在意。

当你能够分清楚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别人的课题时,你就能减少很多烦恼,也会变得更加自信、勇敢。

就像一句话所说:“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终点,而是起点。”

当你学会了课题分离,你才能够真正开始思考,如何和别人建立更好的关系,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

放下“完美人设”,人生才会更精彩

很多人之所以害怕社交,是因为太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害怕自己说错话、做错事,会被别人嘲笑、否定,所以干脆不参与、不表达、不争取。

可是,越是逃避,就越是焦虑,最后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其实,人生没有那么多观众,我们无需太在意自己的形象,更无需给自己立“完美人设”。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够真正做到完美无缺,我们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

只有当我们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放下内心的包袱,变得更加自信、勇敢。

就像《女心理师》中的小莫,他之所以不敢拒绝同事的请求,是因为他太在意自己在同事心目中的形象,害怕自己拒绝了,会被同事排挤。

可是,当他终于鼓起勇气,拒绝了同事不合理的请求后,他才发现,原来,同事并没有因此而排挤他,反而更加尊重他了。

所以,人生没有那么多“应该”,只有“我愿意”。

当你学会了放下“完美人设”,你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才能拥有更加精彩的人生。

来源:视觉中国

写在最后

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社恐”,只是有些人表现得比较明显,而有些人则比较隐晦而已。

但是,无论你的“社恐”程度如何,都请记住:你并不孤单。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和你一样的人,他们也在努力克服自己的恐惧,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去拥抱更加精彩的人生。

面对自己的“社恐”,请不要害怕,更不要自卑。

请相信,只要你愿意勇敢地去面对它,你就一定能够战胜它。

就像《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中所说:“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

愿你能够勇敢地走出“社恐”的阴影,去拥抱更加美好的人生。

你并不孤单,我们一直在你身边。
点击蓝字查看往期推荐

“一点破事就发朋友圈的人,没见过世面”
我花100多块钱,解决了我妈十年的精神内耗
他一开口,唱哭万人!但他背后的故事,我不敢看……
决定寿命长短的行为,不是运动,不是早睡,而是这4个字
“把赚钱说成赚米”洗脑全网,污染中文的低智黑话终于让网友爆发了

作者:逸蒙。责任编辑:祁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