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史事挖掘机
世界古代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史事挖掘机

洛克菲勒家族兴盛六代不衰之谜

史事挖掘机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6-15 20:1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关注本平台后,每天为您挖掘8篇历史史事

3月20日,101歲高齡的美國銀行家、慈善家和總統顧問大衛·洛克菲勒逝世。大衛·洛克菲勒是美國著名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族長。這個家族的開創者,名叫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是美國第壹位十億富豪。他1870年創立了標準石油,也就是後來的美孚石油公司。他開創的石油王朝在全盛期壟斷了全美90%的石油市場達85年之久,財富總值折合今天的4000億美元以上,那時,美孚石油就是托拉斯的代名詞。


不過,這位美國石油大王晚年把其財富的壹半用於慈善事業。時至今日,漫步紐約街頭,人們仍然可以感受到這個家族的影響力:摩根大通銀行、洛克菲勒中心、洛克菲勒基金會、現代藝術博物館、在生命科學領域位居世界前列的洛克菲勒大學。甚至青黴素能夠普及成為壹種通用藥品,也同洛克菲勒及其家族大有淵源。可以說,這個家族在美國現代史中寫下了濃重的壹筆。那麽,洛克菲勒是如何白手起家,成為世界石油大王的?這個美國石油業壟斷托拉斯是如何慘遭肢解的?即使遭遇如此重大打擊,洛克菲勒家族為何綿延6代,仍未出現頹廢和沒落的跡象?協和醫院和北京猿人又與這個家族有著怎樣的淵源呢?本期檔案揭秘,小编為您講述:洛克菲勒家族的秘密。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

1839年,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出生於紐約壹個小鎮。從四五歲起,他父親就讓他幹壹些小家務,然後才會給他壹些零用錢。等他再大壹些,父親就不給他零用錢了,而是直接讓他去自己家的農場打工。洛克菲勒什麽都幹:餵草、擠奶、送貨,然後他都用筆記錄下來自己都做過哪些工作,到了月底,父親會根據記錄來給他結算工資。但是長大後,洛克菲勒發現,他的父親經常在外面花天酒地,導致家中常常入不敷出。父親甚至在1855年時給16歲的洛克菲勒寫了壹封信,說自己可能無法供洛克菲勒完成中學學業。


看著不負責任的父親,再看看艱難度日的母親,洛克菲勒決定放棄學業,自食其力。1855年,洛克菲勒參加了壹個教授商業記賬技巧的速成班,並很快掌握了記賬的要領。接下來,他準備投身到經濟大潮之中去。


首先,他面對的是求職。每天早上八點,他都會穿上西服,打上領帶,把皮鞋擦得油光閃亮,前去各個公司應聘。在他壹連吃了六個星期的閉門羹後,轉機出現了。

老洛克菲勒兄弟六个青少年时期合影

9月的壹天上午,洛克菲勒走進壹家代理各種農產品運輸的公司求職。當時,這家公司正好需要壹個記賬員,老板決定給洛克菲勒壹個機會。


洛克菲勒十分珍惜這份工作,他每天天剛亮就來到公司,在辦公室昏暗的燈光下埋頭於那些散發著黴味的賬本裏,兢兢業業地完成每壹次記賬任務。他的賬簿做得條理清楚,毫無差錯。多年以後,那個老板還回憶說;“他真是壹個循規蹈矩的好孩子,任何的差池都逃不過他的眼睛,哪怕有壹分錢的問題,他都能看出來。”


有壹次,老板給了他壹份管道鋪設的賬單,讓他去付錢。接到這個任務後,洛克菲勒不是立刻去付錢,而是認真地核對起賬本來。他發現,有幾分錢對不上賬,便跑去向老板匯報,老板覺得就幾分錢而已,不必過於計較,洛克菲勒卻認真地說:“這不是計較不計較的問題,而是事關我們公司今年賬目的平衡問題。”對此,老板頗為欣賞。


在常年與數字打交道的過程之中,洛克菲勒歷練得做事十分有計劃,同時也十分認真謹慎、頑強執著,只要他看準了的事,他壹定要做到底,並把這些好習慣運用在了自己的生活中。


剛上班時,洛克菲勒就買了個紅色小本子,在上面詳細地記下自己每壹筆收入和開支。這個小本子,洛克菲勒珍藏了壹輩子。


1855年底,洛克菲勒得到了自己的第壹筆工資:50美元,這是他三個月的收入。根據洛克菲勒的表現,老板決定再交給他壹件困難的差事:替自己收取房租。洛克菲勒拿出了自己的“賬本精神”:外表彬彬有禮,內心卻十分有韌勁,不把房租收到手決不罷休。不久,老板就宣布給他加薪:每月25美元。


1857年,洛克菲勒成為記賬員主管,年收入也水漲船高。在感到自己已經具備了壹些經驗之後,他開始有計劃地嘗試各種小生意,盡管屬於小打小鬧,但每次多少都能賺壹些。


1858年,洛克菲勒的朋友克拉克提議兩人共同出資,建立壹個公司,經營農產品。當時美國正處在內戰前夕,聯邦政府正在設法籌集軍糧。經過仔細考察之後,洛克菲勒同意了。洛克菲勒向父親借了1000美元,加上自己積蓄的800美元,與比他大10歲的克拉克合股創辦了壹家經營谷物和肉類的公司。這壹年,他年僅19歲。由於經營順利,他第壹年就分得利潤4000美元。到第二年年底,公司的利潤過萬,洛克菲勒分得6000美元。

小公司的生意不錯,克拉克的朋友安德魯斯時常前來串門。安德魯斯是照明油方面的專家,他認為煤油將比其他來源的光要亮,市場也更大,因此石油業將是極有前途的行業。克拉克對此心存疑慮,洛克菲勒則越聽越心動,但是他並沒有盲目跟風,而是對這次投資進行了十分冷靜的分析:原油開采風險極大,投進去的錢很可能會血本無歸。於是他決定先與克拉克合資組建壹個煉油廠。


洛克菲勒選址眼光奇準,他將煉油廠選在壹條名叫金斯伯裏的小河邊,離鐵路不遠。由於水陸並舉,煉油廠取得了運費低廉的優勢。不久,河邊出現了壹連串的煉油廠。


洛克菲勒十分鐘情於賬本,這讓大他將近十歲的克拉克很看不慣,覺得他做事刻板,像個小職員。1865年2月,因為洛克菲勒打算貸款擴大煉油業務,這徹底激怒了保守的克拉克,兩人分道揚鑣。26歲的洛克菲勒以7.25萬美元買下了克拉克的股份。


此時的洛克菲勒擁有了克利夫蘭最大的煉油廠,每天能提煉500桶原油,是當地第二大煉油廠產量的兩倍。之所以敢擲出全部身家也要買下煉油廠,是因為他相信這個行業有著長遠的前景,而大多數開采商則心態浮躁,誰也說不清石油究竟是不是壹個曇花般的奇跡。


1865年12月,洛克菲勒又開了第二家煉油廠。1870年,兩家工廠合並,起名標準石油公司,在俄亥俄州註冊,洛克菲勒自己任總裁。之後,他又大刀闊斧地壹連收購了數家煉油廠,並涉足管道運輸業,還建立了自己的鐵路網絡。


1878年8月,洛克菲勒認為股東的分紅應該繼續投入生產,但另壹股東安德魯斯則不想再投入,兩人鬧崩。最終,洛克菲勒以100萬美元買下對方的股份,從此獨自執掌公司大權,開始了標準石油的全球壟斷征程。

为了将煤油卖到更多地区,洛克菲勒的方法是:“在许多国家里,我们得先生产油灯,再教当地人学会使用煤油。”为了扩大人们对煤油的需求,公司以低价卖出了成千上万盏煤油灯和灯芯,有时还免费赠送给第一次买煤油的顾客。


到1890年,标准石油公司已拥有了10万名员工,是世界上最大最富有的公司。在标准石油公司的影响下,美国石油产品的价格大幅下降,汽油价格从每加仑88美分下降到5美分,洛克菲勒成了蜚声海内外的“石油大王”,而他的公司成为垄断全美90%石油市场的大托拉斯。


1899 年6月,标准石油改组为美孚石油公司。 1910 年,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已达10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十亿富豪”。


但由于其实质上的垄断地位,洛克菲勒也备受指责。当他70岁生日快要到来时,他的托拉斯即将解散这一走向已经越来越明朗。


1908 年, 西奥多·罗斯福 出任美国总统,从而开始了托拉斯与反托拉斯之间最为激烈的对抗。罗斯福提出要将垄断市场、勾结铁路的美孚石油公司彻底铲除。1911年5月, 美国最高法院 宣判美孚石油公司解散,洛克菲勒为之辛苦经营40年、耗尽毕生心血建立的石油王国轰然倒塌了。美孚石油公司被分成38个独立的企业,各自成立董事会。洛克菲勒虽然仍占有38家企业的四分之一股份,但垄断地位已经不在。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正式隐退,不再担任美孚石油公司的总裁。但洛克菲勒家族仍是美国最富有的家族。

富不过3代”似乎是铁一样的定律,然而洛克菲勒家族从发迹至今已经绵延6代,仍未现颓废和没落的迹象。这与他们的财富观念和从小对子女的教育息息相关。


1864 年,洛克菲勒与劳拉·斯佩尔曼结婚,两人是之前在商业学校的班上认识的。他们生育了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儿子继承了他的大部分事业。


洛克菲勒深知财富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毁灭人,他时刻给子女灌输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孩子没长大前,他没带他们去过办公室和炼油厂,以防孩子知道自己身在豪门。退休后,洛克菲勒热衷慈善事业,和钢铁大王卡内基开创了美国富豪捐出财产做慈善的先例。

洛克菲勒家族族谱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1937年去世后,儿子小约翰继承了家族大量财富,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1913年,一场激烈的劳资冲突使洛克菲勒家族在纽约的宅院受到袭击,这彻底改变了洛克菲勒家族传承财产的态度:一方面,小约翰选择了以信托的形式,将财富传承给后代;另一方面,他将家族财富的相当一部分拿出来从事慈善事业。他一生共捐出了5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他一半的身家,从而消解了民众眼中他的家族财富是原罪的印象。而刚刚去世的第三代族长大卫·洛克菲勒在有生之年,捐赠出了近20亿美元。


第二代族长小约翰还打破了家族企业“子承父业”的弊病,退休时并没有让儿子接班,而是让基层员工出身的阿奇博尔德接任。


此后的洛克菲勒家族后代,只有能者才可以参与企业管理,凭自己实力担任一定的职务。这也就是为什么到了第三代,洛克菲勒家族仍能人才辈出:他们成为了美国副总统、大慈善家、风险投资业开创者、摩根大通银行董事长。


而他们也继承了第一代洛克菲勒的精明。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以美、英、法为首的战胜国决定在美国纽约成立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旨在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


想法虽好,但刚刚成立的联合国囊中羞涩,根本没有启动资金来建立一座办公楼。而一开始就向世界各国筹资,向别人伸手要这要那,联合国担心会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日后自己威信不保、名誉扫地。再说,二战刚刚结束,多数国家正面临频发的财政赤字而处于焦头烂额的状态,想要在寸土寸金的纽约市购得一块宝地建联合国大厦,决非易事。联合国对此进退两难。


得知这一消息后,洛克菲勒家族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经过紧急磋商,两天后,洛克菲勒家族决定出资870万美元,在纽约买下一块地,并将这块地毫无条件地赠送给了刚刚成立的联合国。同时,洛克菲勒家族还分派人员将靠近这块空地周边的土地全部买下来。

洛克菲勒家族的這壹舉動,讓許多大財團驚詫莫名。870萬美元,在當時,那是壹筆巨款,而且對於戰後經濟萎靡不堪的美國和全世界來說,那是可以拿來做很多事情的“救命錢”!洛克菲勒家族竟然將它拱手相贈給壹個“初出茅廬”的國際機構,並且什麽條件都沒要。


消息傳出後,美國許多財團和地產商紛紛質疑,並嘲笑道:“想不到洛克菲勒家族真是聰明壹世,糊塗壹時!”有的甚至斷言:“像他們這樣經營,不到10年,洛克菲勒家族,壹定淪為向別人乞討的難民團!”


然而讓人難以置信的是,聯合國大廈壹經落成,其四周的地價立刻狂飆起來,以最初投資金額數倍、十倍甚至百倍的速度迅速增長。巨額財富如潮水般,以勢不可擋之勢湧向洛克菲勒家族。


那些曾經預言和譏諷過洛克菲勒家族的人見此只能目瞪口呆。他們萬萬沒想到,奇跡就這樣不可思議地在他們眼前產生了。成功的人,不僅懂得在機會來臨前果斷傾囊付出,更懂得在譏諷面前泰然自若,逆勢狂發。

洛克菲勒家族第壹代掌門人老約翰的後半生致力於慈善事業,第二代小約翰在維持家族事業的同時,也把相當壹部分精力放在了慈善事業上。中國,也是受益者之壹。


洛克菲勒家族和中國的連接點,最著名的莫過於北京協和醫學院。這也是洛克菲勒基金會在海外單項撥款數目最大、時間延續最長的慈善援助項目。


洛克菲勒基金會於1913年成立,首批捐資1億美元,第二代繼承人小約翰為基金會主席。老約翰壹直想在中國辦壹所培養綜合人才的大學,為此先後於1908、1914、1915年三次派員來華考察。


考察團隊看到了在中國發展醫學教育的迫切性。因此,1915年,基金會斥資20萬美元購買了北京“協和醫學堂”作為醫學院校址。為符合“高標準”的規模,又以12.5萬美元的價格,另外購買了醫學堂附近的豫親王府。起初,建造預算100萬美元,至1919年底,建設學校費用竟已達750萬美元。而超出的預算則要歸因於小約翰的壹句“不惜代價”。


1921年,學校建成開學,小約翰從美國乘坐輪船,在海上航行了壹個多月後,趕到中國出席開學典禮。

此後,協和醫學院培養出林巧稚、吳階平、諸福堂等壹批頂尖名醫,在中國建立起了培養現代醫學人才的體系。而這些中國現代醫學精英,壹人往往可開辦壹所甚至多所醫院或學校,為日後中國現代醫學發展打下了基礎。


在捐建協和醫學院的同時,洛克菲勒基金會還斥資捐助13所綜合性大學,以提高其教學水平,過程整整持續八年。這其中最大的資助對象是當時中國的世界級壹流大學——燕京大學。


   

史事挖掘机


长按下面二维码 2 识别 就能关注本平台


关注本平台后每天为您挖掘 8 篇历史史事

此後,洛克菲勒基金會在華投入領域再度擴展,從與醫學有關的生物、化學、物理等學科,延伸至考古學、遺傳學、農學、經濟學等學科的研究,他們曾援助清華大學成立生物系,並為清華大學生物館的建造捐助了壹半經費41250美元;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挖掘和研究項目,便是在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資助下進行的。1929年底,中外學者在協和解剖系合作鑒定出舉世聞名的“北京猿人”頭蓋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