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月14-15日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 举行,“一带一路”的讨论再一次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普华永道合伙人陈志坚先生日前接受彭博的采访,就“一带一路”的投资、融资及风险与回报方面分享了他的观点。
陈先生认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方向是中国以及不少区域内国家的长期战略选择,虽然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立竿见影地解决区内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问题,但是就中长期而言,“一带一路”区域内国家间和企业间的合作将可以进一步推动各地方经济更快速地发展,并且将提供给企业更多的投资和发展机会。
另一方面,由于“一带一路”所涵盖的范围,在地理上、政治上、文化上、宗教上,到经济发展的模式和阶段上,都包含非常大的差别。加上区域内有不少仍是初期发展中国家,各商业投资项目中隐含了高度的不确定性和不同方面的风险。特别是大型基建项目,一般投资和回报分析都会牵涉15-20年甚至更长时期的计算,致使投资决策的难度更高。
陈先生提出,面对同时是机遇和挑战的“一带一路”,企业需要区分每一个项目的独特情况,进行详细的尽职调查工作,以找出该项目的重大和特有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项。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留意是否可以通过与当地政府的协商,调整项目的风险和回报的划分,使政府的社会政策和企业的商业目标能够同时达成。国际上通用的PPP模式,正是一种灵活度很高的法律和商业安排,兼容不同项目中各参与方就各项风险与回报进行量身定做的分配设计。
在融资方面,陈先生表示现阶段确实存在不少难度。投资方主要是通过整个集团本身的信用安排融资,纯粹的项目融资仍然不常见。但是在另一方面,一些政策性的融资渠道将会协助一些标杆性项目的商业可行性得到改善,例如亚洲基础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中国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在刚结束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开幕发言中,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向丝路基金增资1,000亿元人民币,而中国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分别提供2,500亿元和1,3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一带一路”的发展。
总的而言,“一带一路”充满了机会与挑战。对企业而言,大量详细的尽职调查、对风险和回报合理划分的架构设计,和在可行的范围内争取政策性融资的支持等,将会是提高项目商业可行性的主要考量因素。
《采访视频》:普华永道合伙人陈志坚接受彭博采访
以下为采访内容中文翻译:
主持人:
日前,中国和参与“一带一路”峰会的各国一起做出了加强贸易往来、扩大投资的承诺。我们今天很荣幸地请到了普华永道合伙人陈志坚先生一起来探讨一下中国政府提出的这个宏伟计划。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势在必行的计划,中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那么,您对中国政府兑现其承诺的信心有多少呢?
陈志坚:
首先,我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个战略性的方向选择,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现状所要求的一个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区域内部分国家选择参与的方向。“一带一路”的计划不是一个短期马上有效的解决方案,过程会比较漫长,需要通过长时间推动才会看到成效。所以,这个计划的进展可能不会那么迅速,但我认为中国会坚持下去。
主持人:
我们看到在中国过去10-15年国内的基础建设投资中,遇到不少的问题和挑战,比如重复建设、资金的效率偏低等,你作为从事交易并购工作的专家是否担心类似的问题会出现在“一带一路”的区域内?
陈志坚:
在一定的程度上,我是同意的。在这个大部分是早期的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内,在考虑一个项目时,最大的难度是分析所有风险和不确定性与潜在的回报水平。所以,对于私营企业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他们需要进行大量的尽职调查工作,并且需要更有效的方法来设计该项目的内容和范围。
主持人:
最近很多的评论认为融资是一个难题,以中国为例,中国最近致力出口国内研发的技术产品,比如高铁建设,成功的因素包括国家的融资支持和激励。您在北京工作多年,您如何看待融资?
陈志坚:
在融资方面,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一般只能是在长期计算时才会获得利润,大部分的基础建设项目的财务预测通常会计算长达25-30年,加上区域内很多国家仍然是早期的新兴国家,使融资银行面对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难以取得足够的融资保护安排。在一些案例中,PPP的结构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可以就一个项目中的风险与回报做出在不同方之间的量身订做的定义和分配,增加项目的商业可行性,从而降低融资的难度。另外,现在有一些政府支持的基金,以优惠的条件提供资金支持具有特别战略价值的项目,也会使这些项目更有商业可行性。还有一些大型国企,他们也可以通过自己集团的信用,获取优惠的贷款条件,增加参与项目的可行性。
主持人:
我们可以看出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基建项目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二是PPP结构,就是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安排。你同时提到国有企业在这些项目中的角色,我们观察到习主席一直在推动国企改革,希望解决产能过剩和经营效率的问题。你怎么看?
陈志坚:
“一带一路”这个概念涵盖了很大的区域和多样性,因此,某些国家和地区的项目会比其他的更有吸引力,更可行。另一方面,某一些企业会比另一些企业在某些项目更有优势。例如,国内的大型建设集团在考虑一个项目的时候,不仅仅关注项目的经营所带来的回报,他们也同时考虑如果同时作为项目的EPC工程总包服务提供商所带来的利益,从而可能使他们比其他类型公司有更大的优势。所以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而言,在考虑不同的项目时,会有不一样的风险与回报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