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设计部落 ID: shejibuluo
推
荐关注
文推荐 | 知学学园
山东日照有一村,
名“凤凰措”。
措,
在藏语中是大湖的意思;
凤凰措,寓意凤凰涅槃,老村新生。
老村原名“杜家坪”,
一个典型的鲁东南石头民居聚落,
无奈在城市化进程中,
不可免俗地沦为空心村。
面对日渐荒废的老村,
设计师孔祥伟与观筑设计团队,
决定在此开始一个空心村的再生实践,
一场乡村整体营造就此展开。
△
原村落面貌
村子里大部分老房已经坍塌,
根据遗留下来十几套老房,
设计师和观筑团队将其整体定位为:
乡村艺术区。
包括民宿酒店和艺术家工作室,
设有林中美术馆、水上剧场、山顶教堂、
山畔禅苑、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空间,
以及茶室、咖啡厅、餐厅、儿童公社等休闲空间,
并保留一个区域打造为老房子博物馆。
总体设计理念:
保护与再生相结合。
在保留原街巷院落肌理、旧建筑、树木的基础上,
在其间大胆介入了新元素。
老房子坍塌留下来的暖黄色老石头,
配合新型混凝土和耐候钢板一起使用,
新旧材料的交织,
不仅保有
材料
的原真性,
也寓意着建筑的新生。
于细微处,栽植野草,
保留乡土自然的野性,
于空间和建筑,
则运用现代建筑语汇贯穿其中,
让
景观上
新老交错,
呈现出一种现代和原始共存的和谐画面。
△
整体鸟瞰
营造理念:
变设计为营造,设计师驻场设计,
并参与到具体的建造过程中,
称作
“
回家设计
”
。
在建造的过程中与工匠紧密结合,
将工匠的技艺反馈到设计中。
长期的驻场营造,
也使设计工作与自然生活融合为一体。
一期历时三年,
完成了村落入口、艺术家工作室一巷、
民宿接待中心、素颜餐厅和老院子民宿。
△ 村落入口:采用山的意向,由两片当地石材砌筑的雕塑体构成村子入口,形体与远处的大山相呼应
△ 凤凰措入口
艺术家工作室
位于西侧第一个废弃的巷子,
保留了院墙和院子里的树木,在空隙中做房子。
建筑材料主要采用废弃老房子的石头,
窗套采用混凝土和耐候钢板两种形式。
△ 凤凰措艺术家工作室
民宿接待中心
位于村子广场的方盒子建筑,
包裹进一个遗留的老房子。
建筑材料采用老石头、混凝土和耐候钢,
庭院和台地栽植芒草,室内是素混凝土,
沙发和伴手礼柜子也由混凝土预制而成。
△ 凤凰措民宿接待中心
素颜餐厅
素颜餐厅位于凤凰措民宿区核心位置,
周边由老房子和树木围绕
。
餐厅名称由来于素混凝土,
素颜是一种美,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素颜餐厅的理念
与凤凰措乡村营造追求材料的原真性相一致。
餐厅空间追求通透,
东部和南部采用大的取景窗。
建筑材料为素混凝土和当地石材。
不加修饰的混凝土用清晰有力的几何形式,
呈现出原始美感。
餐厅内部全部由素混凝土构成,
包括吧台,餐桌以及储物柜。
室内顶部采用三角形采光井,
能够享受一天中变化丰富的光影。
门窗等建筑细部均为手工制作。
△ 凤凰措素颜餐厅
老院子民宿
总体思路是保留与再利用,
采用新旧对比以及运用乡村记忆材料的方式,
保留老房子、保留院墙、保留树木和街巷肌理。
两排老房子一共五套,
在每个院子里增加厢房作为民宿,
老屋改为茶室。
分别有水泥预制小屋、水刷石小屋、
夯土小屋、
钢板小屋以及镜面小屋。
△ 凤凰措老院子民宿
张叔小院
水泥预制小屋,
是对上世纪中期的水泥预制装饰符号的追忆,
所有混凝土块均由当地木匠张叔手工预制完成,
故名张叔小院。
院子里混凝土水景,是对房子的呼应。
△ 凤凰措张叔小院
水石小院
主体建筑为水刷石小屋
,
是对上世纪水刷石建筑的追忆。
建筑将一棵老杏树包裹在内。
△ 凤凰措水石小院
锈品小院
主体建筑为锈钢板小屋,
院子里的水景也为锈钢板水景。
△ 凤凰措锈品小院
夯土小院
主体建筑为夯土建筑,
是对夯土建筑的回忆。
小屋的开窗则运用混凝土、
钢板和镜面不锈钢作对比。
△ 凤凰措夯土小院
魔镜小院
主体建筑为镜面不锈钢,
是对比最为强烈的建筑,
院子里保留了一片木瓜树,
室内的屋顶由彩色玻璃窗构成。
△ 凤凰措魔镜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