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时代网
解读信息时代的商业变革;以调查见深度;以商业故事见功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欧商业评论  ·  西门子管理学院:赋能员工成长,驱动企业战略落地 ·  18 小时前  
商业洞察  ·  暴亏200多亿,高仿汽车之王,悬了! ·  昨天  
哈佛商业评论  ·  软银孙正义的人生轨迹,浓缩为八个关键启示 ·  2 天前  
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  ·  春节期间的白酒行业:春晚忙植入,线下忙促销, ... ·  3 天前  
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  ·  春节期间的白酒行业:春晚忙植入,线下忙促销,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T时代网

小米上市,工号1000以内千万富翁,100以内亿万富翁

IT时代网  · 公众号  · 商业  · 2018-05-03 15:39

正文

穿过幽暗地岁月,也曾感到彷徨

当你低头地瞬间,才发觉脚下的路

小米作为中国互联网尚未上市的最大“独角兽”,时刻挑动着中国资本市场的神经,关于小米上市的消息不绝于耳。

就在两年前,关于“小米上市”雷军曾表示,五年内不考虑。不过,今年三月再问及时,这变成了“顺势而为的事情”,以至于何时上市,成了日更新闻。

如今,终于在今日(5月 3 日),小米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请,上市传闻也终于“靴子落地”,并且预计最快6月底 7 月初挂牌。

这将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IPO,同时也有望成为今年全球最大型的科技新股。

小米正式提交招股书 “尝鲜”同股不同权

4月 30 日起,施行“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将可以在港交所申请上市,这是继 1989 年后,港交所重新启动此机制,被视为25年来的最大变革。

随着港交所新规的落地,香港市场对境外科技类公司的吸引力正在变强。

出于IPO成本、文化相近、市场熟悉度、投资者沟通便利等方面的优势,内地不少独角兽公司倾向于在香港 IPO

此前,由于港交所对同股同权原则的坚持,阿里巴巴放弃香港上市,赴美IPO。

四年前,遗憾错失阿里,对于今年全球最大的科技类创业公司IPO,港交所又怎会错过小米。

小米也果不其然成为了此番港交所力推“同股不同权”之后的首批申请科技企业,这无疑会使 A 股和港股市场同时振奋起来。

小米缘何能估值千亿?

综合消息称,小米希望IPO估值达到 900-1100 亿美元, P/E (市盈率) 60 倍。要知道,近些年,小米的每轮融资几乎都是“三级跳”。

IT时代网从公开信息查阅到,自2010年到最新一次的公开融资信息是2014年,总融资额 11 亿美元,估值 450 亿美元。期间,小米一共完成了5轮融资,投资方众多。


众所周知,2014年后,问题凸显小米备受煎熬, 16 年的小米尤为坎坷,手机销量一蹶不振,一度跌到全球前五开外。直到 2017 年,巨大的压力下,小米渐渐走出阴霾,扭转颓势走出低谷。

此外,数据显示,小米2015年至 2017 年收入分别为 668.11 亿元、 684.34. 亿元和 1146.25 亿元, 2017 年同比增长 67.5% ;经营利润为 13.73 亿元、 37.85 亿元和 122.15 亿元, 2017 年同比增长 222.7%

话说,小米从创立之初,雷军就一直强调小米硬件是贴近成本售卖,几乎不赚钱。那么,如此低的利润率是如何拉动企业营收的呢?这就不得不说下小米的商业模式了。

靠性价比,收获了一票铁杆“米粉”,可成就小米的,不仅仅靠手机。

在今年4月底,雷军公布了一个重要信息:每年整体硬件业务的综合税后净利率不超过 5%

此消息让业内颇为震惊,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苹果整体业务净利率为 21.1% ,华为整体业务净利率为 7.9% 。即便是公认净利率较低的家电行业,海尔为 6.6% ,美的为 7.7% ,也高于 5%

其实,这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味儿,雷军侧面向外界表明:我们不单单是一家手机厂商,不纯靠硬件获取主要利润,而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这样,这也有利于资本市场看清小米的商业模式,或将增强还有对小米盈利能力的自信,提前为IPO造势。

事实上,在提高估值这个问题上,小米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投资,从个手机厂商俨然活成了“百货商场”。甚至一些人将小米与乐视进行对比,认为其“忽悠”的成分很大。

不过,雷军终究不是贾跃亭,一出“绝地求生”的好戏让小米手机在2017年触底反弹荣耀加身。

2016年小米投资版图部分( IT 桔子数据)

对于小米的商业模式,雷军曾对外解释过,称小米本质上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物联网)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也就是“铁人三项”商业模式:硬件 + 互联网服务 + 新零售。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 3 月,小米用户每天使用小米手机的平均时间约 4.5 小时, MIUI 月活用户超过了 1.9 亿,用户规模、活跃度、使用时长等指标均达到国际一流互联网公司水平。

在小米2016年的收入组成中, 79 %来自于硬件,21%来自于互联网服务业务。硬件业务的净利润率仅为2.8%,而互联网服务业务的净利润率则超过40%,互联网服务已成为小米盈利的重要来源。

此外,还有逐渐在全国蔓延的“小米之家”。计划未来两年开 1000 家,并在五年内营收突破 100 亿美元。在新零售风口下的布局,雷布斯可以说很有发言权了。

那究竟小米值多少,有坊间传闻可信度较高的说法从600亿美元到 1000 亿美元不等。

据接近小米IPO中介方人士透露,眼下保荐人、投行、潜在投资人普遍接受当前估值至少在 700 亿美元, IPO 之后短期内小米市值超过 1000 亿美元把握很大。

雷军有望成为新首富,千名员工将实现财务自由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在股权结构上,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持股比例为31.4%,如计入总股本 ESOP 员工持股计划的期权池,则雷军的持股比例为 28%

显然,小米上市笑得最开心的当属雷布斯了。按照估算,雷军实际控制着小米公司78%的股权,也就是说,公司上市后,雷军的个人身家将达到 778 亿美元。

要知道,去年恒大集团的许家印以391亿美元的身价成为中国新首富,如若小米上市,这样的财富,远远将房地产大亨许老板甩在身后,极有可能让雷军登顶成为中国新一任首富。

在多年的奋斗之后,拼命三郎雷军终于要走向他的人生巅峰了。


快吗?小米成长的速度着实快。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站在风口上,连猪都会飞”。

事实上,“劳模”雷军也一直在努力当一头“猪”,或许是上天看到了他的努力,给了他一阵风,满足了他飞天的愿望吧。

此外,参照此前百度、阿里巴巴上市的“造富”能力,小米上市还将掀起新一波“造富”狂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