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养身厨房
”→再点击右上角“…”→选“
设为星标
”
设星标,找养身厨房更方便!
大寒
2020年1月20日
腊月廿六星期一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
大寒一过,新一年的节气就又轮回来了。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和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
所谓“大寒迎年”,民间有“食糯”、“喝粥”的习俗。
大寒节气这天,古人流行喝粥、吃糯米制作的食物。
养生堂专家带来一碗益气养血栗子粥、一碗栗香八宝饭。
栗子
熬成粥,既能补肾健脾,又能益气养血,尤其适合阳气不足的人食用。
食材:
粳米100克 栗子200克 桂圆肉15克 大枣10粒
做法:
1、粳米淘洗干净,放在冷水中浸泡30分钟,栗子去外壳,冷水浸泡3小时,大枣掰开去核。
2、粳米、栗子用1000ml的水,旺火烧制沸腾。
3、煮制45分钟后,加入桂圆、大枣煮10分钟,浓稠即可。
功效:
桂圆肉补气养血,大枣补血,适合秋冬脾胃虚弱、肾气不足、血虚,腰膝酸软、睡眠不踏实的人群。
食材:
米、栗子、腊肠、玉米、素菜等
制作:
1、米泡20分钟,小火炒香下入腊肠翻炒。2、下入栗子和玉米,加汤汁焖制20分钟。3、临出锅前加入素菜,鲜味酱油即可。
大寒时节天气严寒,
心血管容易硬化
、弹性变差,因此
心绞痛、中风
等疾病非常高发。也是
关节痛、感冒
高发季节,保暖、防寒也变得十分重要。
头颈受风寒侵袭,很容易诱发伤风感冒、头痛,甚至心脑血管疾病。
冬春养肺、防肺寒。晁老给大家推荐的这个粥就是有
调理肺肾功效的参果粥。
党参可以补益脾肺,白果敛肺定喘,扶助正气,增强体质。
注意:
方子很简单,但是很适合体质虚弱的哮喘病人和有慢性咳喘的老年人服用,但如果痰多的病人不是很适合,另外感冒或感染期间不宜食用。
腰背保暖最好的方式就是晒太阳。
晒太阳又称为 " 日光灸 ",也就是大自然给我们进行艾灸。
冬季多晒太阳可以温煦体内阳气,
驱除寒气
。
阳光中的紫外线
还是
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防止骨质疏松。
专家建议避免在10:00-16:00这个时间段内晒太阳,以此预防日晒伤。
在北京,我们一般推荐
每天9:00-10:00
和
16:00-17:00
这两个时间段内晒太阳。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容易手脚冰凉。
热水泡脚可以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代谢
。
中药的功效通过皮肤在温水的作用下被吸收,可以起到
疏通筋骨关节
,
改善体内血液循环
的作用。
中医妇科主任赵红赵老师给我们准备了一个
通气血的泡脚足浴包
。
帮助我们改善小腹受冷、手脚冰凉的症状。
材料:
生艾叶30克 肉桂10克 花椒20克 红花10克
做法:
将4味药放在一个布包中,用搪瓷盆煎煮20分钟。再加温水泡开。
肉桂、花椒、生艾叶有
温经散寒、除湿止痛
的功效。
选用比较高的桶,可以刺激到腿脚的涌泉穴、三阴交和足三里这几个穴位。泡的时候也可以自己按摩,效果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