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ur, PitNETs)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鞍区的占位效应及激素失调,临床上有明显症状的患者约占1/1100人。由于其对生理学方面及解剖学位置上影响的特殊性,MACFARLANE等建议PitNETs应由内分泌科、神经外科、耳鼻喉科、影像科、病理科、眼科、肿瘤科等多学科团队进行专业的临床诊疗计划评估与实施。MRI检查是评估PitNETs的金标准,MRI常规扫描序列可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内部成分、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手术计划的制订及术后随访评估提供重要价值,但在PitNETs的精准化、个性化评估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影像组学通过提取大量的高通量成像特征,可对肿瘤进行全面、无创性量化。近年来影像组学的发展与进步为PitNETs在精准诊断、术前评估、预后预测等方面提供了新思路,可为临床决策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在PitNETs多学科综合诊疗与评估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因此,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甘肃省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周俊林教授团队对影像组学的概念进行简单介绍,并对近年来MRI影像组学在PitNETs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现阶段研究的优势与不足,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PitNETs患者的精准化评估、治疗、预后随访给予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该项目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371914)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21YF5FA123)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2021SKY 影像科研基金项目(Z-2014-07-2101)的资助。
DOI:
10.12015/issn.1674-8034.2024.06.028
】
(作者:
董文洁,周俊林
)
点击此处
“
阅读原文
”
可查看详细内容;关注“磁共振成像传媒”公众号与《磁共振成像》杂志共同成长!
周俊林,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放射影像科主任、甘肃省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兼职)、放射影像学教研室主任。
专业特长:
中枢神经系统及腹部疾病影像诊断,CT与MRI技术及诊断,在神经影像及影像组学方向颇有研究。
社会兼职:
甘肃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甘肃省放射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神经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神经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磁共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放射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工作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学分会继续教育组组长,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放射学分会副会长。《实用放射学》杂志副主编。《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磁共振成像》《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及《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等杂志编委。
获得成果、奖项或荣誉:
发表CSCD、SCI等论文200多篇,国际大会(RSNA等)录用20多篇。完成科研20多项,科研获奖20多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甘肃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和兰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主持并主讲《医学影像诊断学》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主编《神经系统肿瘤影像与病理》《能谱CT临床应用与进展》《影像病例解读》等5部著作。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省市级等科研项目20多项,多次获得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科技创新奖及教学创新奖,获兰州大学隆基教学名师奖。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兰州大学隆基教学名师,兰州大学师德标兵,兰州大学萃英学者。
获得基金项目资助情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2071872、82371914),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1JR11RA105),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2021SKY影像科研基金(Z-2014-07-2101),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1.
基于深度学习重建技术的头部增强
T1WI
序列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病变成像中的应用
吴慧芳
陈绪珠
张明宇
郑凤莲
汪晓鹏
范亦龙
丁金立
【磁共振成像
2024
年
04
期】
目的
对比分析基于深度学习重建(
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 DL
Recon
)技术的头部
T1WI
增强序列与常规
T1WI
增强序列对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病变的成像质量。
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行头部
MRI
增强扫描的
50
例垂体
...
出版日期:
2024
年
04
月
2.
增强
T2 FLAIR
序列在颅内肿瘤影像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梁泓中
郭睿
肖运平
【磁共振成像
2024
年
04
期】
在颅内肿瘤诊疗过程中,对比增强
MRI
扫描是常用的影像学评估手段。临床上颅脑
MRI
增强检查首选
T1WI
序列。长期以来,增强
T2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FLAIR
)被认为是评估软脑膜疾病和
...
出版日期:
2024
年
04
月
3.
基于
DWI
的分形维数评价
3D
打印技术对胶质瘤术后临床疗效的价值
席华泽
景梦园
柴彦军
赵志勇
袁隆
杨晶晶
徐敏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2024
年
04
期】
目的
使用基于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
)的分形维数(
fractal dimension, FD
)评价个性化
3D
打印技术是否可以提高手术治疗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出版日期:
2024
年
04
月
4.
人工智能
-
压缩感知技术在颅脑
3D T2-FLAIR
序列采集及脑白质高信号评价中的应用
曹家骏
刘娜
钟美梦
袁畅
张煜堃
苗延巍
宋清伟
【磁共振成像
2024
年
02
期】
目的
探究不同的基于人工智能压缩感知(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ssisted
compressed sensing, ACS
)加速因子对颅脑
3D
T2WI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3D T2WI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recovery, 3D T2-FLAIR
)序列图
...
出版日期:
2024
年
02
月
5.
磁共振成像人工智能技术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武佳磊
王宇博
李晓凡
李燕
田旭兵
张益松
严勋
罗达
杨斌
【磁共振成像
2024
年
02
期】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异质性大,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不尽相同。因此,术前预测治疗相关风险、并发症等对实现个体化治疗意义重大。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影像学研究,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
出版日期:
2024
年
02
月
6.
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在磁共振颅脑增强中减少钆喷酸葡胺使用剂量的有效性研究
梁丹
张默
马素文
卢洁
【磁共振成像
2023
年
11
期】
目的
探讨通过应用深度学习重建(
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
DL-Recon
)算法提高颅脑
MRI
图像质量,实现在
MRI
临床实践中减少对比剂
——
钆喷酸葡胺(
Gd-diethylenetriamine
pentametric acid, Gd-DTPA
)使用剂量
...
出版日期:
2023
年
11
月
7.
多模态
MRI
脑肿瘤图像分割方法研究进展
孙康康
陈伟
李奇轩
孙佳伟
焦竹青
倪昕晔
【磁共振成像
2023
年
11
期】
MRI
是一种非侵入性多模态成像方法,广泛应用于脑肿瘤检测和诊断。多模态
MRI
脑肿瘤图像分割对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部分分割工作还是由医生手动完成,效率低且主观性强,因此寻求一种高效准确的脑
...
出版日期:
2023
年
11
月
8.
基于多序列
MRI
的卷积神经网络预测胶质瘤
MGMT
启动子甲基化状态
陈晓华
张若弟
周云舒
刘世莉
王卓
张少茹
陈志强
【磁共振成像
2023
年
08
期】
目的
探讨基于多序列
MRI
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脑胶质瘤
O6-
甲基鸟嘌呤
-DNA-
甲基转移酶(
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 MGMT
)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2015...
出版日期:
2023
年
08
月
9.
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生成头颅磁共振
sDWI
图像的方法研究
夏亮
梁志鹏
张俊
【磁共振成像
2023
年
07
期】
目的
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
cycle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CycleGAN
),利用非配对患者头颅磁共振图像数据实现水抑制
T2WI
图像和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
)图像之间的相互转换,并
...
出版日期:
2023
年
07
月
10.
基于磁共振多参数图像融合及
DenseNet
网络的脑胶质瘤
IDH
突变预测研究
胡振远
魏炜
胡文鐘
马梦航
李艳
吴旭莎
印弘
席一斌
【磁共振成像
2023
年
07
期】
目的
建立一个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DenseNet
网络和多模态融合技术的预测模型,实现对胶质瘤患者术前异柠檬酸脱氢酶(
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IDH
)基因突变状态的高准确性预测。
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空军军
...
出版日期:
2023
年
07
月
《磁共振成像》杂志创刊于2010年1月,为国内第一本医学磁共振专业期刊,为公开获取(OA)期刊,业务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现为月刊,每月20日出版。《磁共振成像》杂志实行同行评议制度(双盲)和三审三校制度,刊发周期约180天。遵循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世界医学协会(WMA)、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科技部
等国际社会团体、国内政府机构制定的医学伦理和出版伦理。办刊宗旨:坚持党的出版方针,反映磁共振成像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成果,促进我国磁共振成像事业发展,为提高医疗诊断质量、保障人民健康服务。办刊理念:办精品期刊、促学科发展、惠百姓健康,打造世界一流的磁共振媒体。杂志特色:特别注重多学科交叉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前沿性、实用性和原创性,重点报道磁共振成像相关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数据库收录:《磁共振成像》杂志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2023年版,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2013-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2013-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CSCD
)
核心库来源期刊(2021-2024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23-2026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CSCD
)
扩展库来源期刊
(
2013-2018年度
)
。同时,被国内知名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网、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国家科技期刊开放平台、重庆维普
等数据库
收录;还被世界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美国《化学文摘》(CA
)
以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
(
自然科学)》(CS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波兰《哥白尼索引》(IC
)
等数据库收录。
官方微信公众号:磁共振成像传媒(cjmri-media)。
编辑部电话:010-57155853、010-57155377、010-67113815,编辑部邮箱:[email protected],编辑部微信号:cgzcxbjb。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近日接到多名作者举报:有人冒充本刊编辑名义以各种理由向作者发邮件、打电话、发快递、加微信好友,目的是让作者相信他/她是编辑部的工作人员,以便今后诈骗作者钱财。更有甚者,有不法之徒私刻我刊编辑部公章向作者发放优秀论文证书等证件。
以上行为已严重影响本刊声誉及作者的工作和生活!我刊编辑部提醒您遇到骗子要不听、不信,及时揭发、举报骗子行为,积极向公安机关、我刊编辑部提供相关证据(如果受到经济损失,请保存并提交往来电话、邮件、微信等录音、录像、汇款单据、截屏等证据)。
我刊银行账号:
开户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劲松支行;
户名:《磁共振成像》杂志社有限公司;
账号:344156659971。
如有向其他账户转账的,与我刊无关,后果自负。
我刊联系方式:
编辑部电话:010-57155853,010-57155377,010-67113815
编辑部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