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格上财富
中国专业的高端财富管理机构,专注于高净值客户服务和大类资产配置。百万精英人士都在关注,多次入选全国自媒体20强榜单。每日精选7篇文章与您分享,涵盖政经、投资、历史和生活,让您畅享思想与财富的盛宴。公司网址:www.licai.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简七读财  ·  如何用「财富水池」打理好你的钱? ·  昨天  
格上财富  ·  2025,如何制定一个高质量的年度规划? ·  4 天前  
格上财富  ·  一文看懂低空经济产业链有哪些? ·  5 天前  
简七读财  ·  弹性退休来了,怎么选? ·  3 天前  
格上财富  ·  日本再次收买世界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格上财富

投资感悟:太多人在平庸的机会上花费太多的精力

格上财富  · 公众号  · 理财  · 2017-04-28 21:00

正文



作者:水晶苍蝇拍

来源:雪球


公司研究的核心是空间、结构、深度、角度;交易策略的核心是概率、赔率和预期差;投资体系的核心是对象,时机,力度;而投资最本质的核心是价值、安全边际和复利。这几个环节是同心圆,越后面的越靠内环。内环决定战略和原则,外环确定策略和技术;内环是道,外环是术;内环解决了What和Why,外环实现了落地的How;内环不牢靠是闷头乱撞,外环不扎实是夸夸其谈。


市场的高波动不代表高风险,反之市场的平静也不等于均衡。平静和激烈放在不同的尺度看完全不一样,日线的惊涛骇浪可能在月线来看只是个小浪花。均衡与失衡的关键不是短期的波幅,而是到底距离价值线有多远的问题。或者说,波动的程度仅仅体现情绪的烈度,但决定中长期方向的是价格与价值的偏离度。


当流动性泛滥远去之后,你还会投资吗?你的资产结构还健康吗?这是目前我们应该问自己的战略级别的问题。在“钱多多”趋势下推升出来的收益率是有很高欺骗性的,善于用趋势变现的是高手,被趋势迷惑并在趋势末段入套的就有点儿被动了。读了这么多书,其实提炼出来就两句话:和趋势作对,你很难发财;和均值回归作对,你很容易破产。


谨慎型投资人给人感觉好像总是很胆小,但其实相对于绝大多数天天追求涨停板年年挑战高收益的“勇敢者”来说,他们赌得是整个人生。只有当你赌得足够大的时候,你才会谨慎,只有你想赢得足够多的时候,你才会忍耐。很多时候,不理解只是因为大家不在一个游戏桌上而已。


所有的大亏都是贪和怕导致的,而对赚快钱和一夜暴富的期望又是贪和怕的本质原因。稳健说起来容易,但那意味着你要在别人快速赚钱的时候不眼红,在你的保守屡屡被疯狂的市场暴击的时候不变卦。根本上是需要对自己理念和方法的绝对信心。而这种信心又不能是盲目的。信心最终只能来自于知识、历史和经验。


不管哪种投资风格和所谓门派,你可以有不同的市场假设,不同的理论内涵,不同的价值主张,不同的操作体系,甚至不同的世界观。但所有的这些不同都是表象,它们要想取得成功都必须必然必定符合复利法则。一个在复利法则上无法自圆其说的方法论,无论您拽多高深的词,拿出多深奥的理论,用多牛的人来背书,都是无济于事的。


投资要想成功需要承认两个前提:第一,我们都是凡人,我们必将不断犯错;第二,投资的核心原理早已稳定,我们要做的不是创新,而是理解并执行。投资要想惨败可以建立在另外两个前提上:第一,我天赋异禀,我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第二,我拥有或者发现了最新的炒股奥义,我在投资理论上已经帮人类跨出了新的一步。


无论是公司的经营变化,还是资金和情绪的变化,其实最终一定会在估值上反映出来。但估值反映不出来的,是这种变化到底是对还是错。而对于投资人来说,估值的意义除了“对”和“错”之外,更重要的是真相与其预期验证之后的结果分布。所以估值是乍看很直观,再看看好像很复杂,最后看时又没想象的那么复杂。


没有高赔率相伴的高确定性,是鸡肋。没有高确定性为前提的高赔率,是赌博。但市场普遍认知到的高确定性,在通常情况下又不可能给你高赔率。所以问题的本质其实是理解市场的有效性与局限性,理解错误定价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出现。


黑盒状态下,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很重要,围观和出价的人认为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也很重要。大多数时候和放长时间来看,盒内物品本身更重要。但特定的时间内和氛围下,围观群众的判断和出价有可能造成一些极端情况。


公司的不确定性到底来自哪里?我想主要是:1,未来市场需求与当前预期之间的差异;2,公司战略制定及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对经营产生重要影响的各种不可控因素(如原材料波动,汇率波动,政策重大变化,颠覆性技术革新等);4,竞争烈度的大幅提升;5,随着时间的拉长使一切事物不可控进而不可测。


对于上述一到三的对策,其实是解铃还须系铃人。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团队是提升这三项确定性的根本依靠;对于四,更重要的是生意属性上的根本特征,已非简单事在人为的范畴;对于五,唯一需要的就是对生命周期的敬畏和对安全边际的重视,其应对本质已在企业自身之外。


投资人的主动性努力不外乎以下几点:第一,寻找中长期经营提升确定性高的企业;第二,寻求中短期赔率好的价格;第三,构建能平衡黑天鹅风险和研究的有效回报的投资组合;第四,持续学习争取每年进步一点点;第五,保持身心健康,做好以上循环并耐心等待。其它的,基本就交给国运了。


资产配置的重要性有多大?我觉得第一它是重要的,但它一定是在一个长期的刻度上才显示出这种优势;第二,所谓的配置一定要有足够的力度才有效果,优质的配置机会但你只配了很轻的资产,也没什么意义;第三,资产配置本身并不必然导致升值,它是分担风险,这两者区别很大。最后,配置的重要性与单一资产的规模成正比,大部分的人问题不是配置而是规模。


又惊闻一位年轻有为的投资人突然去世,让人叹息。投资真的不能只争朝夕,只要坚持做对的事情,资产加零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但身体归零,一切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呢?特别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风险控制可不仅仅是在投资领域。保持健康的身心,别做高危的事,甚至别乱穿马路,都是对自己,对家庭,对客户最大的负责。


我最感谢的是时代,很多所谓的成功和牛逼都是好时代给的,没有长长的雪道,大多数群众连瓜都没得吃。我推崇经济发展,是看到世界上最多的恶,其实本质上是因为贫穷。


经常在微信看到“中国面临剧变”之类的文章,其实客观的讲中国的剧变一直在进行时中,就没停过。只不过我们经常容易高估短期事件对中国变化的影响,而大大低估中国长期持续变化的驱动力和重要性。就像复利一样,渐变且持续不断的渐变是最好的路线图。又想起最近一本书上看到的一句话:繁荣总是静悄悄的发生,而灾难总是在大吵大闹中降临。


市场时刻都热点繁多,新闻每天都有惊悚头条,但咱做投资的真要有点儿满清太祖那“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劲头。与真实的价值为伍,站在概率和赔率的有利面,透彻理解并执行复利法则,其它的何必管它那么多?大多数的所谓对策都没有存在的必要,大部分刺激的新闻都与投资没关系。其实过度的关注反映的是内心的焦虑,这是种病,而且不好治。


投资成长中有两个临界点,在第一个临界点之前是艰辛的学习,用勤奋都不足以描述,简直是废寝忘食的恶补。完成这个阶段的时间因人而异,但1万小时定律是最起码的。过了这个基础临界点后,反思和质疑开始产生价值(之前别瞎反思),实践和总结推动着越过第二个临界点,但悟性和天资可能让一些人永远翻不过去。两次质变之后,将开始享受学习积累和资产积累的双重复利。


如果用最朴素的个人投资经验来看,我自己是如果一年不怎么赚钱,第二年大概率的就会有所收获,如果第二年还是不怎么赚钱,那意味着第三年一定是超级大丰收。当然这个规律也有对照的另一面,比如如果一年大赚第二年多是平淡,如果连续两年大赚那基本上要对未来一年有相当保守的预期了。那报告下,过去两年还不错...



有网友和我说:过去10年股票赚10倍其实没什么了不起,一线房产10年也10倍了。这话可以这么说,但这账这么算就糊涂了。为什么呢? 因为房产这10年你赚的不是能力的钱,是运气的钱,是超级景气的钱。未来10年您还打算靠房子再翻10倍?但投资扎实获得的可不仅仅是钱,更值钱的是经验和能力。再过10年比比看?


其实吧,资产增值了怎么都是好事,但人要善于分析自己的钱是能力还是运气得来的。而且,千万别用资产景气高位区域的数字当成自己的身家,最真实的身家一定要在你的主要资产处于熊市萧条期去计算。当然,在很多人眼里,自己的资产是永远只有涨潮没有退潮。讲实话,时间放长了看,德不配位比周期轮替对财富增值的杀伤力更大。


我经常和朋友说:懂得把自己放低一点儿,净值就容易更高一点儿。所谓放低点儿就是接受世界运行的复杂性和市场生态的多样性,接受自己有很多不懂的东西这个事实。放低点儿后,进,可保留扩张能力范围提升自身实力的余地;退,可更加坦然的专注于自己熟悉和能懂的领域。在投资这个人人自命不凡的世界里,老天其实很多时候更关照笨小孩。


看几个公司的历史研究报告,翻到15年上半年期间的报告时,纷纷出现“公司正在搭建互联网+大平台,应价值重估”的内容。要不是这些历史证据,还真忘了那时的“互联网+”大潮。仅仅1年半后,曾炙手可热的互联网+概念已经在市场上销声匿迹,各类报告也不再提及。一切就像个梦,一个昂贵而可笑的梦。


某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基金,自12年10月底至今的收益率是120%左右,看起来尚可。但这种策略的另一面,是其产品成立的09年4月到12年10月底的3年半里净值几乎都盈亏10%以内上下波动,产品成立的7年里其收益的90%都是来自去年的牛市。这种只做强趋势其它时间近乎空仓的策略,长期看赚钱肯定没问题,但代价也很高昂。


人之所以平庸,是在平庸的机会上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当然如果连这点儿努力都没付出,那就不是平庸而是惨淡了。但要想超越平均水平,就需要把精力用来寻找和把握人生级别的大机会。而这又是以长期的思索、通透的判断体系为前提,并以异乎寻常的耐心和超乎常人的利益计算模式为基础的。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想超越思维和决策的舒适区,还是很艰难的。


投资的窍门就是巧方法+笨功夫。巧方法是指方法论体系,让你事半功倍,做到高效聪明的整合信息碎片形成完整认识;笨功夫,就是踏踏实实花时间花精力一点点去阅读、 搜集和积累。市场里80%的人被笨功夫这层就淘汰了,基本失去超额收益的入围资格。剩下的又有一半儿被巧方法挡住了,原地打转收益与付出无法匹配。所以相当赢家,既要甘于“笨”又要善于“巧”。


相比世界上的很多东西来说,人性都算是相当可靠的。遗憾的是,人性恶的那部分,总是更可靠一些。


有朋友对我说:看你每天晃来晃去的,投资就那么轻松啥都不用干?我说当然不是,只不过我们工作的形态不同。一般工作的繁忙很容易识别,但投资工作其实就是三件事:学习、思考、做决定。除了学习研究是较容易看到的,更重要的“思考”和“做决定”完全可以一点儿外在表现都没有,但其实它们才是最重要的可积累无形资产。


职业投资人的社交很单纯,不需要维系多余的社会关系。在主动筛选后能沉淀下来的是三种人:第一种是有料。某一方面的学识好,能弥补自己的知识短板开拓思维,与之交流有益;第二种是有趣。或风趣豁达或古灵精怪,与之交往总能给生活带来一抹亮色;第三种是有品。就是能信任靠得住,价值观相近可坦率的说心里话。当然如果能多条兼顾,自然是交友的精品。


很多次被问到过”职业投资会不会让人的社会交往能力退化“?我是这样觉得:与人真诚交往的能力永远不会退化,除非你从没学会过真诚。但社交的技术套路确实有可能退化,比如不管喜不喜欢都要学会周旋赔笑的能力,看人脸色揣摩心意的能力,复杂人际间”懂事儿“的敏感性等等。确切的说也不是退化,而是没必要和懒得那么累。


投资很难赚到你不信的那份钱。往小了说,对一个公司没有充分的信心,最多只能赚到财务数据直接相关的那点儿钱,再远点长点的钱是不可能赚到的。往大了说,对国家未来从心底悲观,那么最多赚到几个波段的小聪明的钱,要赚大钱也很难了。格局、历史感这些东西在99%的时候都很虚,但在1%的重要决策时刻往往就是强大信念的真正支撑点。


格上财富:在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十年深度研究,甄选阳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财产品,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