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们都知道,虽然我们是一个家居品牌,但一直希望不仅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好产品,也为提高用户的生活品质和审美眼光,带来些积极的影响,所以一年到头,除了发布产品,也常常发一些家居理念方面的帖子。
新年将至,正是回顾展望之时,刚好趁此机会,和大家聊一聊,我们心目中的好眼光和好趣味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产品的,怎样才能拥有这种好眼光去鉴别真正好的设计。
但是这个话题,不太容易展开。泛泛而谈很空洞,比如“要多读书,提高自己各方面修养……”,就是此类讨论最常见的陈词滥调,说了跟没说一样。
但要是谈得深入,则容易引发分歧和大规模的玻璃心粉碎,甚至招来反感。
有人甚至认为,这种好眼光和好趣味根本就是天生的,再讲也没有用。
大家扪心自问,过去的十年中,你的眼光,随着买买买,随着交各种学费,难道没有一点长进吗?
十年前你心心念念的东西,如今还看得上吗?相信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无论天赋如何,见多了,试多了,学多了,总有长进。既然如此,我们找个切入点,围绕一场具体的采访展开吧。
就从Christophe Lemaire和Sarah Linh Tran的访谈讲起吧。
Christophe Lemaire,时装设计界大神,在全力经营自己的同名品牌之前,曾先后在Lacoste(鳄鱼)和Hermès(爱马仕)任设计总监。
Hermès历任首席中,我最喜欢的是Martin Margiela, 第二就是Christophe Lemaire。而至于Sarah Linh Tran嘛——这对神仙CP相识恋爱和共同创业的故事满网站都是。话说有一年,Christophe在一间酒吧喝到凌晨,突然看到当时还是学生的Sarah,觉得来电就上去搭讪。两人话题从电影到艺术到时尚,彼此共同之处太多,相互吸引,于是就走到了一起……也曾有传言说这对眷侣如今已经分手——爱分不分,八卦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对CP在圈里圈外公认的好趣味。
每年Lemaire发布会结束时,他俩会穿着自己设计的款式携手出场谢幕,风度潇洒,常常引发观众感概:“比走秀的模特好看啊。”
Christophe Lemaire(右)和Sarah Linh Tran(左)
分手后,秀场谢幕时,他们已不再牵手拥抱
一度我曾动了心思,想把这两位在巴黎的公寓写一写,归入伽罗“大师的家”系列。为什么没写呢?诚实地说,首先公开资料很少,再来Christophe为人谦逊低调,几乎没有机会能看到整个公寓的全貌。网上能够看到的照片,满打满算也就这么几张了。
他俩的家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师的家,那是大师生活的地方,跟你我寻常人有什么关系?根本上讲,大师的家,形式上,于我们,基本上就没什么可借鉴的。有时候大师们公开展示自己的家,也是想借此传达自己的理念和想法——重要的永远是他们的想法,只有想法才能真正带来灵感和启发,才有可能被理解和借鉴。与其把自己一辈子也买不起的大师公寓拍个遍来寻找哪些小零碎可以照抄,不如听听这对CP谈他们的理念和经营,谈谈什么是好趣味、好设计和好眼光。
被问到服装什么最重要,Christophe不假思索:“实用。”
如果不作解释,这样的词听起来是不是很像是父辈勤俭节约的调调?但这样质朴平凡充满家常感的词,的确就是从Hermès这样的一线大牌前任设计师嘴里说出来的,要言不繁,少即是多。
“你放眼看去,如今时装界长盛不衰的经典款式,几乎都是工装。牛仔裤、卡其裤、风雨衣、皮短靴……绝无例外。”
为什么?
很简单,就是因为实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早已被反复证明的“实用”。没有任何风格,可以脱离实用性长久存在。
这种鸡肋型飘窗,在新的建筑当中已经不太流行了
不要再把预算花在那种为显高大上然而实用性不强的东西上了,那不是奢侈考究,是浪费。
笨拙难看,造型“奢华”然而实用性不高的美式沙发
Christophe对此的解释是:“我理解的奢侈考究,不是昂贵的炫示,相反它首先必须实用,而‘考究’则是体现在为了达到这个实用的功能,不作任何妥协,不厌其烦修改,直到它能最好地满足这个使用功能为止。”
他和拍档Sarah Linh Tran曾经这样谈起过衣服的细节设计:“比如说有一个口袋,我们会反复试穿,去感受手是如何伸进口袋的,它的高低位置是否合适,开缝方式是否合理。”
“比如设计一件冬季大衣,我们会花很多时间研究扣子如何扣上,哪个位置最适宜最顺手?比如在天气降温的时候,你会把大衣领子立起来,紧紧裹住自己,这个时候扣上扣子,领口里应该留下多少空隙才能既保证温暖又宽松舒适?”
Lemaire的服装秀
我自己则是听祖母私下里讲过,从前高档的裁缝师傅来定做衬衫,男客人会被问左边还是右边——指的是手表,戴手表的那只手的衬衫袖管口,会稍稍留些余地,放松一点点。量裤子的时候,男客人还是会被问左边还是右边,以便将一侧的裤管也略微放松一点点。不仅如此,客人两肩不平,脖子偏短等信息,都会在量的时候记录在案,以便在裁剪中加以弥补。
这样体贴入微的修饰和补足,自然就掩饰了身材的种种缺欠,故而客人穿上量体裁剪定制的衣服,才越发显得姿态挺拔,与众不同。
这种讲究,你说不需要钱吗?不可能。然而这样的讲究,就是一掷千金吗?好像并不是。仔细想来,这样的衣服之所以好,皆因竭尽全力,不惜工本,尽善尽美地满足“实用”。
定制的衣服,首先满足的是实用需求
家居也是同样的道理。收入水准提高,人人都奔着“消费升级”,想把生活品质提提高,但经常是不得法的。每次有这类困惑的朋友发问,我总是建议大家先不要急着买各种高级的产品,尤其不要一股脑钻进去比较这些货品的差别,哪个牌子比其它牌子更高级一点。你需要先静下来,从实用出发,想一想自己平时是怎么生活的,是怎么使用各种家居产品的。
有些人一听这话就懵:“什么叫想想自己平时是怎么生活的?这还用想吗?”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
曾经有个客人问我洗手间干湿分离的问题。他说:“那要是干湿分离的话,马桶那部分也就一米多宽,隔得那么小,会不会空间太逼仄啊,也不敞亮开阔。”我就逗他:“在马桶上方便,要那么敞亮开阔干嘛?你平时坐在马桶上开会还是阅兵啊?”
想想自己是怎样使用马桶的?每次坐在马桶上面,除了办妥最重要的事,也就是看看报刷刷屏,如果不是体重超标非常离谱,左右两侧真的需要那么多空间吗?
上完厕所呢,第一件事是不是拿卫生纸?你想一下,卫生纸在哪个位置,拿起来才最省事,最顺手?对于大部分人,答案是右侧前方——如果是惯用左力的人,则是左侧前方,不用前倾身体甚至抬起大腿就能轻易够得到的地方。
右侧前方是对于大部分人最友好的位置
可是大部分时候,有鉴于马桶安装的位置,只能在左侧前方取卫生纸,对于习惯用右手的人,就没有那么友好了。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卫生纸放在左手边不如在右手边,这个还在左后方,不方便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这还不算差的,更差的是卫生纸卷筒装在和水箱平行的墙面上,这样的位置不好用力,每次取的时候就不得不转过身用另一只手帮忙……但这还不算最差的,来看看最差的。
卫生纸放在身后就比较悲催了
最差的是卫生纸的位置装得太远,还隔着个柜子,这种位置,卫生纸不卷出足够长的一截来,你根本就扯不断,因此用得就特别浪费——图面看着是蛮漂亮的,但真正好的设计不是靠图面来秀的。
不要觉得上个厕所,有什么可多想的。其实只要静下来,退后一步,仔细体会一下自己是怎样生活的,是怎样使用家里的各样东西的——比如刚才我们举例的马桶和卫生纸——然后再问问自己,基于实用你有哪些需求满足了,哪些不满足,你会突然发现一个全新视角,充满各色各样的细节——比如说,用完了卫生纸,接下来呢?当然就是冲水,消除异味,洗手和擦干手上残余的水渍咯。
现在再回到那个朋友的提问,其实卫生间干湿分离之后,马桶区域形成一个狭窄的长方形,马桶左侧是墙壁,右侧多出一片隔断墙,正是安装卷纸最理想的位置。而马桶隔开之后,也使得整个卫生间视觉上更斯文美观。
这么做虽然干区较为狭窄,但挂壁式马桶360度无清洁死角,隐藏水箱的设计使得冲水的噪音减至最低,有的后方的墙壁向前凸出一块(也有的可以做成不凸出),视觉上形成一个假性“柜子”,刚好可以放置香氛消除气味,还可以装顶灯调节光线。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来,都能更好地满足住户各方面的实用需求,这就能称得上是好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