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订阅号推送信息仅面向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在未经授权前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本订阅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推送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
医保带来的发展新增量:2024年11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发表文章《医保带来的发展新增量》,其中提到:国家医保局在坚定不移持续推进各项改革的基础上,正在积极谋划、持续推出一揽子新增量政策,提出要大力赋能商业保险。国家医保局正在谋划探索推进医保数据赋能商业保险公司、医保基金与商业保险同步结算以及其他有关支持政策,预计在大幅降低商保公司核保成本,推动商保公司提升赔付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商保公司和基本医保差异化发展,更多支持包容创新药耗和器械,更多提供差异化服务,吸引更多客户投保,促进商保市场与基本医保形成积极正向的良性互动,从而激活更多潜在资金投入商保,促进更多新的高端医药技术和产品投入应用。商业健康保险是“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赔付率较低。2023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3.4万亿元,总支出2.8万亿元,而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9035亿元,整体赔付仅为3000亿元,占2023年卫生总费用9万亿元的比重仅为3.3%。商业健康险承担的保障在全国医疗总费用支出中仍然非常有限。我国商业健康险大量的保费收入被用于营销费用、核验费用,是商业健康险赔付率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信息不对称、信用不足、理赔不便等也进一步影响了商业健康险的赔付率。医保数据赋能商保,数据服务商有望受益。商保公司此前主要通过中国银保信公司购买相关数据服务。中国银保信公司正在探索医保信息共享平台应用。随着公共数据顶层设计出台,省市级医保数据有望进一步放开,赋能商业健康保险。由于医保数据处理复杂,且需要保护个人隐私,我们认为医保数据将由第三方数据服务商脱敏、治理后再提供给下游商保公司,相关数据服务商需求有望大幅增加,为商保产品设计、核保、核验和结算等环节赋能。投资建议和相关标的。商保将承担更多保障功能,医保数据赋能商保大势所趋,医保数据处理、产品开发等都需要相关数据服务商提供脱敏、治理、平台建设和服务。我们建议关注此前在医保信息化深耕多年、具备医保数据应用试点的公司:国新健康、久远银海、中科江南、万达信息、山大地纬等。 |
1. 医保带来的发展新增量
2024年11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发表文章《医保带来的发展新增量》,其中提到:国家医保局在坚定不移持续推进各项改革的基础上,正在积极谋划、持续推出一揽子新增量政策,部分新增量政策包括:大力赋能商业保险。国家医保局正在谋划探索推进医保数据赋能商业保险公司、医保基金与商业保险同步结算以及其他有关支持政策,预计在大幅降低商保公司核保成本,推动商保公司提升赔付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商保公司和基本医保差异化发展,更多支持包容创新药耗和器械,更多提供差异化服务,吸引更多客户投保,促进商保市场与基本医保形成积极正向的良性互动,从而激活更多潜在资金投入商保,促进更多新的高端医药技术和产品投入应用。
大力支持相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一是助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国家医保局在放射检查类价格项目立项指南中,统一设置“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扩展项,鼓励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应用,将有效助推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与产业的持续发展。二是助推云存储、云计算等的技术创新。国家医保局在价格项目立项指南中,将“数字影像处理、上传与云存储”纳入放射检查的价格构成,将推动医疗影像上“云”快速普及。三是助推低空经济加速起飞。国家医保局在综合诊查类医疗价格立项指南中,新增“航空医疗转运”价格项目,由医疗机构自主制定收费标准。考虑到医保“保基本”的功能定位,该价格项目不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鼓励商业健康保险研究将其纳入保障范围。
2. 医保数据赋能商业保险
2.1.当前商业健康险的主要问题
商业健康保险是“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1”是提供基础信息平台,“3”是基本医疗保障体系:1)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2)困难群众医疗救助,3)大病保险;“N”则包括政府支持的惠民保,以及其他商业健康保险、慈善、工会互助和一些其他基金。商业健康保险目前主要包括重疾险、百万医疗险、惠民保等多种类型。
商业健康保险整体赔付率较低。目前医疗保障体系仍然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2023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3.4万亿元,总支出2.8万亿元,而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9035亿元,整体赔付仅为3000亿元,占2023年卫生总费用9万亿元的比重仅为3.3%。与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相近的法国,商业健康保险提供的保障占全部医疗支出的12%。英国、澳大利亚、韩国该比重分别为16%、26.8%、37%。商业健康险承担的保障在全国医疗总费用支出中仍然非常有限。
我国商业健康险大量的保费收入被用于营销费用、核验费用,是商业健康险赔付率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 信息不对称。由于缺乏全体人群的全面准确健康信息,商业健康保险公司设计的健康险产品无法精准合理定价定待遇。价格高、待遇享受条件苛刻,则参保人少;价格低、待遇享受条件宽松,则保险公司亏损。除了全面信息,特定人群、特定疾病的信息更加匮乏,商业健康保险公司在切入细分市场,开发精细化健康保险产品方面更加缺少依据。
2) 信用不足。由于长期的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担心参保人隐瞒了既往病史,参保人担心保险公司不赔付,两者之间缺乏互相信任。赔付率过低,进一步加剧了信用的危机,使得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进入了恶性循环。
3) 营销核验成本高企。我国商业健康保险9000亿元保费与3000亿元赔付之间的差额,大部分都用于营销和核验。一方面,由于群众参保积极性等外部支持不足,导致销售保险产品需要大量资金用于宣传、补贴。而另一方面,由于保险公司不尽掌握参保人生病就医的真实状况,为了避免被骗保,需要付出大量成本进行核验。
4) 理赔不便。在缺乏信息的情况下,核验的经济成本极高,时间成本更高。参保人出险后,需要自行垫资,等商保公司核验完所有的票据后,才能进行赔付。过长的等待时间,过多的核验环节,大大影响了参保人理赔的体验。
商保公司此前主要通过中国银保信公司购买相关数据服务。201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银保信)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0亿元,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直接管理。中国银保信主要负责建设和运营全国统一的银行业、保险业信息共享系统,提供交易支持、数据治理、风险管理、科技支撑和登记、验证、精算、咨询等服务。
中国银保信公司探索医保信息共享平台应用。2024年10月,中国银保信召开全国医保信息共享数据服务培训交流会,表示下一步,银保信公司将在金融监管总局的指导下,以客户信息授权为前提,分批次推动行业开展医保信息共享平台的应用。目前,商保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核保、核赔的数据调用,快赔所需的客户就诊信息调用等,但使用前,需客户签署数据使用授权书。
随着公共数据顶层设计出台,省市级医保数据有望进一步放开,赋能商业健康保险。由于医保数据处理复杂,且需要保护个人隐私,我们认为医保数据将由第三方数据服务商脱敏、治理后再提供给下游商保公司,相关数据服务商需求有望大幅增加,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场景:
1) 产品设计。根据数据服务商协助医保相关部门统计的当地重大疾病发病率、就诊费用等数据,完善精算模型,协助商保公司校核产品定价、出险率、赔付率等关键信息,提高产品针对性和细分性,扩大其销售规模。
2) 核保。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对群众进行销售时,为了避免带病体投保,需要参保人提供其精确的个人历史健康信息。在个人同意授权的前提下,商保公司可以通过医保数据查询个人健康信息,则可以大幅降低核保成本和风险。相关数据服务商将协助医保局建立安全的查询系统。
3) 核验和结算。医保部门可依托全国的医保基金监管体系,核实其真实性,对于参与“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相关数据服务商可以协助医保局建立相关核验和结算平台,为商保公司提供服务。产品购买者在看病报销时,一站式结算业务平台可对所有的报销项目按照预先确定的程序,在个人、医保、商保之间进行实时清分结算,确定各自承担金额,大幅提高个人的使用体验,降低商保公司降低被骗保的风险,节约理赔成本。
目前关于“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产品设计等已经有小范围试点。如上海、大连、天津、湖北等多地已经有个别医院和商业保险公司开展了一站式结算试点。多地惠民保的产品定价等设计过程中也使用了相关医保统计数据。
若医保数据放开,药企、医疗器械相关公司、医疗机构等都有望从不同维度受益。医保数据可以赋能药企、医疗器械相关公司研发、市场营销等环节,医疗机构的规划、科研等也都需要医保相关统计数据的支撑。
3. 投资建议及相关标的
商保将承担更多保障功能,医保数据赋能商保大势所趋,医保数据处理、产品开发等都需要相关数据服务商提供脱敏、治理、平台建设和服务。我们建议关注此前在医保信息化深耕多年、具备医保数据应用试点的公司:国新健康、久远银海、中科江南、万达信息、山大地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