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4年国内花生连续第二年增产,期初库存和产量同比双增。而在食品花生需求表现偏弱的背景下,花生价格震荡走低。
展望2025年,低价农户惜售、春节后二次补货以及进口花生到港延迟等,对一季度花生期价将产生一定支撑。若花生消费好于预期,期价或出现阶段性反弹,但产区货源消耗进度偏慢。二季度国产花生季节性抛售与延迟到港的进口花生到港时间重合,压力将较常年偏大。花生种植收益优于竞争作物,2025年花生种植面积预计仍将增加,若无极端不利天气,累库周期尚未结束,二季度以后花生价格或再度走低。
2024年国内花生种植收益高于玉米等竞争作物,农户花生种植意愿较高。据机构预估,2024/2025年度花生种植面积同比增加8.53%,至439.85万公顷。
产区天气方面,河南、山东部分产区旱涝急转对单产产生不利影响,局部产区天气异常对花生单产和品质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其中,2024年6月中下旬,河南南部、山东和安徽局部产区存在阶段性干旱,春花生处于开花扎针需水期,干旱使得麦茬花生播种延迟;7月中下旬,河南南部、山东降水持续,局部地区有洪涝风险;8月下旬,辽宁局部区域降水偏多。花生单产下降使得花生产量增幅小于面积增幅,预期2024/2025年度我国花生产量同比增长2.33%,至1632.95万吨,花生连续第二年实现增产。
品质方面,部分产区收获季降雨、洪涝及霜冻导致油料花生占比增加,品质较好的食品花生占比下降,可能导致后期随着货源消耗,好货食品花生相对较少,食品花生与油料花生的价差走扩。
现货供需继续转向宽松的背景下,花生价格明显走低。价格跌至外包地农户种植成本附近后,基层低价有明显惜售心理。购销僵持的背景下,部分产区货源消耗进度偏慢。据机构统计,截至2024年12月末,东北地区余货比例较往年同期高7.3个百分点。不过,初期在东北地区花生水分偏大的情况下,河南白沙米货源适量流通。
另外,2024年大花生出货速度同比偏快。整体来看,河南大杂花生余货量约53.6%,白沙花生余货量约60.9%。山东产区因产量不理想,本作物年度相对来看影响力更低。货源相对集中在基层,贸易商存货量有限。基层剩余销售时间窗口仍长,低价惜售情绪短期暂难明显改善,挺价惜售对行情的影响是短多长空。
短期来看,若花生价格跌至外包地农户种植成本附近,产区上货量将减少,对短期价格产生支撑。
但中长期来看,挺价惜售使得供应压力后移,对中长期行情产生利空影响。5~6月份天气转暖,基层农户普遍无冷库,农户因担忧酸价提升等质量问题,有季节性抛售需求。产区货源销售进度较常年偏慢,且货源主要集中在上游产区,可能使得二季度花生季节性抛售对价格的压力大于常年,花生价格易出现阶段性快速走低。
2024/2025年度全球花生产量预计同比增长1.71%,至5033.6万吨。其中,印度花生产量预计同比增加18.33%,至710万吨;尼日利亚花生产量预计同比持平,为430万吨;美国花生产量预计同比增长10.8%,至295.4万吨;阿根廷花生产量预计同比减少8.97%,至135万吨;苏丹受内乱影响,新一作物年度花生仍存减产预期,预估同比减少27.85%,至100万吨;塞内加尔花生产量预计同比减少1.62%,至170万吨。
全球花生丰产预期施压国际花生价格,但国内花生价格同样处于低位,进口利润不佳。进口利润相对尚可的,仍是我国进口免税的部分非洲不发达国家。但其中,2024年11月塞内加尔宣布花生出口禁令,优先保障其国内供应。截至2025年1月初,出口禁令尚未解除,塞内加尔开关时间尚无法确定,进口塞内加尔花生到港延迟已无法避免。苏丹花生再度减产,且苏丹武装冲突对港口发运可能存在不利影响,因此,国内对进口苏丹花生签约采购订单数量也相对较少。
2024年9月,我国允许尼日利亚、马拉维、乍得花生进口,我国花生可进口来源国增加。不过马拉维、乍得非花生主产国,尼日利亚是花生主产国,但其供需基本平衡,可供出口量相对有限。因此,预期2025年国内花生进口量或处于近年偏低水平。到港时间预期延迟,对2025年一季度花生现货价格有偏多影响。
我国花生出口主要是食用花生,出口目的地主要是欧盟和日本等国。近两年,由于我国花生价格不断走低,与阿根廷等出口国的性价比提升,加之国内高油酸花生市场认可度较高,我国花生出口表现良好。
2024年1~11月我国累计出口花生仁12.65万吨,同比增加41.16%。花生出口数量增加,有利于减轻国内花生供给压力。但花生出口数量占比较小,出口改善对国内花生价格的提振较为有限。
(全文刊登于2025年2月6日粮油市场报
三
版)